读古人,我们还真要心服口服。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两句诗出自“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之手。苏轼评价这个弟子“诗超轶绝尘 ,独立万物之表。”可见,黄庭坚的文学、书法成就非同一般。 1085年,黄庭坚在山东德州给远在广州的老朋友黄几复写了一首诗。其中前四句写道,“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想起多年未见、南北相隔的老朋友,黄庭坚心绪起伏。相隔千里并没有阻断对老朋友的思念,可“寄雁传书”实在难以表达自己的感情。十年前匆匆的京城相遇相聚,喜气萦怀,至今难忘。 近一千年来,人们大都认为“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两句诗非常有名。抒写对老朋友的别后相思,以及人生之苦。 这两句不写“遥想当年”,不说“曾几何时”,而用了几个表达场景、环境、情景的词语,“桃李”“春风”“江湖”“夜雨”,让人马上产生了画面感。春风桃李的美好时节,老友相聚一杯酒。酒里的文章、酒里的心意、酒里的惆怅,任凭读者想象。黄庭坚的这杯“酒”和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那杯酒是多么的相似,酒中都有叹息,都有无可奈何。 而黄庭坚在对这杯酒里的追忆里,似乎包含更多的凄苦。江湖不平静——辗转漂泊、心无定所;夜雨敲冷窗——身无暖意、心坠寒窑;十年灯——愁思密布、心无所依。一句话,“江湖夜雨十年灯。”人生中萧瑟、冷遇、孤苦、漂泊的味道全部出来了。 哎,十年了,别提了。如果用今天这话和黄庭坚相比,真是差的不是一点点。 黄庭坚的这两句话里,不见“愁”字而愁云密布,不见“苦”字却苦不堪言。有人说黄庭坚用最普通的词语写的是最基本的情感,但是平中见奇,奇中有巧,巧中含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