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

 快乐老年435 2019-02-07

 中国古代社会女子深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影响,受到文化教育的机会较少,能够在文化领域有所建树的是比较少的。不过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是有几位绝世才女脱颖而出,她们的才华和造诣不输男子,甚至对中国的历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班昭就是这样一位才学卓著的女性,她博学高才,在史学、文学上有着卓越的贡献。康有为曾说:以敬姜之德、班昭之学、秦良玉之勇毅、辛宪英之清识、李易安之词章、宋若宪之经术,列于须眉男子中,亦属凤毛鳞角。 刘体信:班昭续成《汉书》,马融在当时,亦博学者,请伏阁从班昭受句读,其识见过后人远矣伟矣。

班超的学位精深,作为史学家,班超的贡献书是整理《汉书》、完成八表、传播汉书。《汉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正史中被后人推崇的一部,人们称赞它言赅事备,与《史记》齐名,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汉书》在中国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它写社会各阶层人物都以“实录”精神,平实中见生动,堪称后世传记文学的典范。汉书的创作最早始于还在班昭的父亲班彪,班彪死后,她的哥哥班固继续完成这一工作。就在班彪快要完成《汉书》时,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被牵连,死于狱中。《汉书》未成,稿本散乱。班昭继父兄遗志,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

班超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后汉书·列女传》记载,班昭著作有赋、颂、铭、诔、问、注、哀辞、书、谕、上疏、遗令等,共十六篇,其儿媳丁氏曾编撰成集,今佚。班昭作品存世有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九十六》收录的《东征赋》 、《女诫》等七篇 ,班昭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见于《文选》李善注中。

班超在政治方面也颇有才能,邓太后临朝听政后,特许班昭参与政事。班昭为政勤奋,邓太后非常满意,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为关内侯,官至齐国的国相。班昭年逾古稀而逝,享年七十多岁,邓太后身穿素服表示哀悼,并派使者监办班昭的丧事。

班超晚年,西汉后宫内部淫风盛行,而且朝廷已经渐渐。出现女性干预朝政的局面。班昭想通过自己对宫中女子的教育,来达到防止外戚干政的目的,因此著《女戒》。《女戒》不但在当时的汉朝广为流传,更是对中国古代女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