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小编说到“黄筌富贵,徐熙野逸”,五代宋初的黄筌开拓中国花鸟画新的格局,作品传世千年。今天我们要说一说和他齐名的徐熙,他和黄筌同为中国花鸟画的先祖,只是艺术风格不同。黄筌一派的花鸟画,用重色,气象华贵,非常艳丽;徐熙则用“水墨淡彩”予人以超逸清雅的感觉。后世称之为“野逸派宗师”。 徐熙,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出身于“江南名族”,因不屑于踏入仕途,终生置于画院之外,故后人称他“江南处士”或“江南布衣”。他生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后在开宝末年(公元975)随南唐后主李煜归宋,不久病故。他志向高远,放达狂乱,常样于郊野园圃、观察竹花鱼虫的自然习性,他擅长画汀花野竹、渊鱼水鸟,就连最普通的菜与药也会成为他的绘画题材。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形容徐熙画“以墨笔为之,殊草草,略施丹粉而已,神气迥出,别有生动之意”。北宋大家苏东坡题徐熙《杏花图》诗云:“却因梅雨丹青暗,洗出徐熙落墨花。”故宋人称“落墨花”。且时称“江南花鸟,始于徐家”。较为可惜的事情,如今徐熙作品真迹无存,现传为徐熙的《雪竹图》、《玉堂富贵图》、《雏鸽药苗图》皆非真迹,只能从中领略其风格和画法。 ▲五代 徐熙 《雪竹图》 上海博物馆藏 现藏于上海市博物馆的绢本墨笔《雪竹图》,纵 151.5 厘米,横 99.2 厘米,无落款,有的研究者视之为北宋作品。画的是竹树在雪地中坚韧挺拔耐寒的情态。该画在技法上十分别致,坡石竹树均以浓淡墨色反复烘托映衬,有的地方不采用流行的双勾填色,而只以浓墨勾提。宋代梅尧臣咏徐熙夹竹桃花说“年深粉剥见墨踪,徐熙工夫始惊俗。” ▲五代 徐熙《玉堂富贵图》 牡丹花常被人们称为富贵花,乃花中之王。自唐代以来,牡丹就成了民间所爱的、画家常写的传统花卉了。牡丹与白头翁 (鸟名 )画在一起,寓意“玊堂富贵”。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玉堂富贵图》,传为徐熙之作。绢本,重设色,纵 112.5 厘米横 38.3 厘米,据推测为大屏中的,全幅布满了玉兰、牡丹、海棠花间有两只小鸟,一只野禽立于花下,花卉枝叶均生动传神,以石青布地,加强了色彩的装饰和对比效果。对于此画与徐熙的关系正在研究中,也许是他画的装堂花的样式。 ▲五代 徐熙《梅花双鹤图》 ▲五代 徐熙徐熙《飞禽山水图》 ▲五代徐熙《豆荚蜻蜓图》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