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地球》很好,但还有遗憾

 冲霄3e8ixadnpn 2019-02-07

《流浪地球》上映了,朋友圈刷屏了,作为刘慈欣老师的忠实读者,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去贡献了票房。观影期间,眼泪流了干,干了再流,上一部给我这种触动的电影还是《星际穿越》。可以说《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给中国科幻电影树立了标杆,也是中国电影史中必将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优秀电影。

《流浪地球》拍摄过程中的百般曲折堪比九九八十一难,中间还差点夭折。但以导演郭帆为首的流浪地球制作团队是抱着极大的热情,充满着情怀将影片的拍摄坚持了下去,最终修成正果。以约五千万美元的费用达到现有电影效果,真可以说是一群有理想的人在用爱发电——毕竟《流浪地球》的特效看起来起码值一点五亿美元预算级别了。

电影是好电影,故事是好故事,刘慈欣老师贡献了一个恢弘绝伦的题材,而郭帆导演将其在银幕上实现。然而现在各种“吹爆”却让笔者觉得不安,各路爱好者已经摆出一副“天上有,地上无”,“拳打卡梅伦,脚踢诺兰”的架势了,这已经快成了“捧杀”了。今天笔者就《流浪地球》中一些缺陷来谈一谈。

(注:以下内容含剧透。)

 火石与救援行动

《流浪地球》中推动地球飞行的是以石头为燃料的重聚变行星发动机,在整个地球上有一万多座如山一般高的发动机给地球提供逃离太阳系的动力。要启动巨大的重聚变行星发动机需要使用“火石”。火石是用来点火的,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火石就是打火机中用来摩擦引发火星点火的火石。剧中的火石是用来启动重聚变引擎进行点火,一旦重聚变发动机停止工作,需要火石来进行再次点火,可见火石是一次性物品。对于重聚变发动机而言,这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核心配件了,还是消耗品。

 然而,剧中受到木星引力变化影响,导致全球四千多座发动机熄火,需要救援来启动。从CN171-11救援队来看,大部分的救援队任务是运输启动发动机所必须的火石,将火石与技术人员送达发动机。然而,救援队是从哪出发的呢?从片中来看,CN171-11救援队在济宁附近时由于发生事故,需要征用姥爷与刘启、韩朵朵所乘坐的运载车,目的地时杭州。济宁到杭州是从北到南,那么救援队出发地可以认为在济宁以北。从济宁到杭州直线距离为660公里,而片中并没有选择以直线距离前往杭州,而是绕行上海,当然可以理解为地形地貌原因必须绕行上海(废话,不去上海怎么拍冰冻的陆家嘴啊!)。

而绕行上海后,从济宁到达杭州的直线距离(不计算地形地貌导致的绕行等因素)也达到了850公里。火石这种如此重要且为消耗品的部件,在杭州发动机、杭州地下城以及周边区域没有备件仓库,必须得千里迢迢从北方运来?

济宁—上海—杭州,直线距离850公里,实际距离更长

当然片中可以得知,杭州地下城遭了灾,岩浆四处留,可能杭州的备件仓库直接就在灾难中毁了,需要从别处调运。然而整个长三角地区,周边地区都没有备件,必须从北方调运么?这地球联合政府的备件管理水平很成问题啊~

本来以为从济宁(或者更北方,可能北京)调运火石去救援杭州已经够远了,然而《流浪地球》中,在上海还找到了一个从中国出发去印尼苏拉威西三号发动机运输火石进行救援的救援队——我稍微量了下从上海到印尼苏拉威西岛的直线距离,约3600公里。

国内缺少备件,长途调配多少还可以理解,然而从中国派遣救援队到印度尼西亚,光直线距离就要有3600公里,考虑到出发地并不在上海,距离就更长了。就算是飞行救援队,就算是不惜代价进行饱和救援,那也是本着就近的原则。真不知道地球联合政府的应急预案是哪位天才写的,要是这样的预案交到我手里,看了一眼就可以直接扔进碎纸机了。地球联合政府虽说武德充沛,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建立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建立了一万个大型地下城市,然而这应急抢险与物资管理水平,怕是连一个大型地方国企都不如啊……

 火车(数字放大)综合征

《流浪地球》中的片头新闻片段里,为了体现背景宏大,灾难的严重性,列举了人类所遭到的灾难。其中就有一句:十年内海平面将上升300米——南极北极的冰全都融化了也做不到水平面上升300米啊。

而当刘启一行人遇到坠毁的114救援队的飞机,开上运输车准备继续执行印尼苏拉威西三号发动机救援任务时,给出的预计时间是近20小时。114救援队飞机坠毁在上海区域,从上海到苏拉威西岛直线距离就有3600,考虑到冰川地貌实际路程至少4000公里。要在20小时内到达,那么运输车需要以平均200公里的速度行驶——这还是在冰川地貌上。而《流浪地球》中的运输车是传统造型,采用了一定的全地形设计,但并没有表现出对应高速应有的外形特征。毕竟在天和日丽风平浪静的9102年,地面上速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的交通工具是这样的:

CRH2动车组

或者是这样的:

迈凯伦720S

考虑到现实中与片中运输车造型最接近的车辆是这个东西,那想要将这车在越野条件下冰川上开到平均2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可是非常的“科幻”了。

当然比起找合理性,更合理的解释是:剧情需要。又需要展现不远万里去救援的地球主义精神,又要赶得上救援时间表,那只能请看起来最多越野时速80公里的运输车加把劲,拿出气势,开出200公里每小时的均速在冰川上跑火车了。

至于其他的“火车综合症”,还有领航员号空间站上那三十万吨的燃料。领航员空间站作为一个最大直径目测约4000米的伞状空间站,怎么看也不像有着能存放30万吨燃料的体积……

唐突的加特林

在一刷《流浪地球》时,171-11救援队刚登场时那一身外骨骼动力装甲的造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流浪地球》所处的环境来说,军警及工程技术人员使用外骨骼动力甲是非常常见的事,毕竟在那恶劣的环境下可以节约体能,增加效能。当171-11小队在上海中心大厦需要寻找出口时,动力装甲架设加特林机枪那一串特写镜头让我大呼过瘾。然而这时“杠精”本能上线,以至于我在接下来的时候一直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171-11救援队,要携带加特林机枪与大型弹药箱这样的重火力。

如果说是应急抢险救灾用,外骨骼可以携带大型装备,那也应该携带常人所不能携带的大型工程破障类工具:液压剪,千斤顶,切割机之类。毕竟比起加特林而言,上述的破障类工具在可能面临的场景中有着更高的使用可能性。我一直期待着带着那么大一挺加特林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在冰川上赶路时我在想会不会冒出不长眼的路匪来抢劫救援车;在苏拉威西发动机那时面对一心撤离的救援车我在想会不会用加特林进行警示射击,在离开的车辆前扫射一道把车拦停,结果都没有。继冰墙上用加特林开洞了后,那么大一挺加特林再一次开火是救援行动无望后发泄情绪对着木星扫射了。以至于我一直和友人吐槽:带着那么大一挺加特林去抢险救援,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战狼3》或者《红海行动2》,要去救人质或者夺还被抢核弹呢。

在笔者看来,既然有外骨骼动力装甲并且还有辅助臂,那完全可以将加特林机枪换成大型多功能工程破障工具。若要保证视觉效果,可以将加特林换成一把一米长的高振东单分子刀,

比如这样的:

抱歉,拿错图了

毕竟灾后应急抢险嘛,有这种工具可就方便多了。然而二刷时看着加特林,突然想到:对科幻片而言,高速旋转的加特林机枪与雨点般落下的冒烟弹壳本就是一种浪漫,就犹如切割时高温产生的红边,或者链锯切割时溅起的火花。

对于科幻片而言,加特林已经是一种浪漫了,不管是否真的需要

 美中不足的演技

我给《流浪地球》打分的话,可以打个9.5分。主要的扣分点在青年演员演技的不足,以及吴京上。而青年演员中,让我比较不满的部分是韩朵朵在指挥中心进行全球求助时的广播。在广播中,前半段韩朵朵充分表现出一个初中女学生在面对巨大灾难与困境中的无助,声音带着哭腔:

“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韩朵朵是一个初中学生。我们的救援队正在执行最后的救援任务。我现在很害怕,都在止不住的发抖。我只能看着大家拼尽全力,我什么忙也帮不上。昨天老师还在问我们,希望是什么。在这之前,我根本不相信希望这种东西,但现在我相信,我相信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梦想。”

然而很快,韩朵朵的广播,就从一个无助的女学生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女战士:

“回来吧,加入我们一起战斗,点燃木星,救回我们的地球。我们正在苏拉威西三号行星发动机指挥中心,正在王磊上尉指挥下行动,中国CN171-11救援队,韩朵朵。”

如果说后面那段语气坚定的台词由救援队女战士周倩来说,那是非常符合人物设定的。但是韩朵朵前一秒还在带着哭腔向着“叔叔阿姨们”求助,说着课堂上的内容,后一秒就立即语气坚定充满着顽强,这个转折就过于生硬了。

而《流浪地球》话题的中心,吴京,他在片头与四岁的小刘启沙滩野营时,那段演技是非常上线的——吴京到底是一个四岁孩子的父亲,有着切身体会。然而当吴京与21岁的刘启上演文戏时,演技就显得有些生硬了——毕竟吴京并没有如何面对一个21岁叛逆儿子的经历。在电影高潮部分,当儿子刘启所在的171-11救援队陷入绝境时,空间站里的吴京看上去情绪没有丝毫波动就让我感到颇为出戏,以至于我对吴京最大的印象反而是他那真诚而又纯洁的大眼睛。加上吴京那看上去只有三十多岁的娃娃脸,去扮演一个21岁叛逆少年的父亲实在是有些不合适。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培强这个角色要是由张国立来演的话可能会非常合适,毕竟张国立有着类似的生活经历,本色演出就够了。

虽然吴京的文戏部分有所欠缺,但不得不承认,在外太空部分的动作戏这一吴京擅长的领域,他表现的还是非常好的,颇有《地心引力》中外太空场景的水平,而最后吴京在无重力环境下飘荡的泪水,让笔者也不由落泪。吴京的演技问题其实更多的是选角上的问题,老父亲这一角色对他这个娃娃脸来说多少有些不合适,与《太空穿越》中马修麦康纳对比的话差距就更加明显了。不过这也怨不得剧组,就算我当导演,谁掏出六千万来支持拍片我也让他想演什么角色就演什么角色。

 合理并不难,只是需要费点口舌

关于流浪地球的缺陷说了那么多,估计有不少读者会觉得我在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甚至可能认为我是个战狼/地球PTSD患者。本文中所指出的一些硬伤和缺陷很多是属于本应可以避免的,而指出这些缺陷是为了以后能看到更好的作品。或许有人会说:那你行你上啊!那我就作为一个十几年的科幻迷,对其中部分硬伤给出更合理的“解释”。

火石是启动重聚变发动机所必须的点火装置,重聚变发动机顾名思义是用重元素进行聚变反应产生推力,本质还是聚变反应。说起聚变反应大家想起了什么?没错,是氢弹。而氢弹引发聚变反应需要“核扳机”,也即一枚小型裂变原子弹来引发反应条件。那么火石的作用也就很明显了,这就是一个“核扳机”,一枚特殊的用于引发聚变反应的裂变核弹。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火石这种重要配件没有在发动机周围存放了:谁会把一枚“核弹”存放在如此重要的行星发动机周围啊!尤其考虑到现实中“核扳机”有着严格的维护与存放条件,剧中火石集中保管也就可以理解了。何况剧中说行星发动机30年没有停过机,使得管理层思想松懈也是很有可能的。这样对于北京/济宁千里驰援杭州;从中国不远万里驰援印尼苏拉威西也就可以解释了:这玩意真不能随便存放,得集中保管维护啊……

而那些“火车(数字放大)综合症”,这个要治起来也颇为简单:数字后面砍掉个0就合理多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

《流浪地球》是近几年来中国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作为一个科幻迷我对这份新年大礼也颇为激动。设定、台词与演技上虽有缺陷,但瑕不掩瑜,对于童年期的中国科幻电影来说,这已经是一份超出满分的答卷了。对于《流浪地球》,对于以后的中国科幻电影,保持“不吹不黑”的心态,或许是最好的:肯定其成果,而又不忽视其缺陷,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