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战壕中的清场利器 子弹喷射机mp18

 历史探奇 2019-02-07

在那场变了世界格局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各种各样新式武器,大多数的人们或前所未见或一知半,因为不熟悉这些新式武器威力所以士兵的伤亡非常大 。

这些在当时来说新式武器是坦克、飞艇、毒气弹、重机枪当然也包括号称“子弹喷射机的”mp18冲锋枪。。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堑壕战一度成为主要战场,进攻的一方要想打破由机枪、快炮、铁丝网武装起来的纵横交错的战壕坑道,一般的战法必须以猛烈的炮火袭击,然后以步兵进行集群冲锋,以人命填平壕沟战壕,除非有坦克。

马恩河战役中的德国军方,为了打破这种和绞肉机似的堑壕战法,绞尽脑汁想出来了步兵渗透战术——其实就是派遣经过特种训练的小股精锐突击队,从敌军防线薄弱处渗透进入敌军防线。

精锐小队需要避开敌人火力凶猛的坚固要塞,不与守军纠缠,迅速向纵深穿插,破坏敌军的指挥系统和炮兵阵地,也就是现在的“斩首行动”,这股名叫“暴风突击队”的精锐小队,也可以说是最早的特种部队。

既然要给敌人来个腹内开花,为了不惊动敌人,搞出来的动静绝不能太大,突击队员必须要少而精,而且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和猛烈的火力配备,而德军的制式制式装备毛瑟步枪显然不能满足这个要求。所幸,德军军队已经拥有了MP18冲锋枪。。

1918年型机关手枪,即MP18/Ⅰ,是由路易斯·施迈瑟设计的。MP18/Ⅰ是在1917年,应德国军队要求而设计的一种能够在堑壕近距离作战时有效使用的速射武器,用来发射当时德国的制式9×19卢格手枪弹。

MP18冲锋枪采用自由枪机,为能有效散热采用开膛待机方式,枪机通过机匣右侧的拉机柄拉到后方位置,卡在拉机柄槽尾端的卡槽内实现保险。这样的固定方式不够保险,意外受到某种震动时拉机柄会从卡槽中脱出,导致枪机向前运动击发枪弹发生走火。

MP18最有特色的是枪管上包裹套筒,套筒上布满散热孔 ,在连续射击时利于枪管的散热。德国军方担心暴风突击队弹药消耗过快,还专门为暴风突击队配备了专职的弹药补给员。

mp18原型枪在被测试时,使用的是双排弹夹,但是军方坚持要求采用一种32发的蜗牛状弹鼓,这种弹鼓最初是为卢格P08手枪设计的。

然结果这种笨拙的弹鼓导致整支枪使用起来极为不便,而且相当不可靠,反而成为了该枪主要的缺陷。不过,仍然有30000支MP18/Ⅰ在停战前被生产了出来,至少10000支被送到了前线装备了德国士兵。德军士兵把MP18冲锋枪称为“Kugelspritz”可译成“子弹喷射器”(bullet squirter)。

MP18冲锋枪的发明虽然对战局大体没有决定性影响,可是已引起协约国方面的重视。一战后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冲锋枪是在禁止继续研发与制造的武器之列,战前生产的MP18只能交由德国警察使用。MP18Ⅰ冲锋枪转移到瑞士工业公司授权生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