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鲁迅的情书,才看懂爱情

 墨菊香 2019-02-07

回复【早安】送你一张专属祝福卡片

两地书一生情 来自有书 14:07

文 | 蓝橙&尔生不凡 · 主播 | 赏新晴


心灵巨著


谈论爱与人生


鲁迅家书



鲁迅丨致信

听讲的学生倒多起来了,大概有许多是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厦门。


乖姑!小刺猬: 


在沪宁车上,总算得了一个座位,渡江上了平浦通车,也居然定着一张卧床,这就好了。


吃过一元半的夜饭,十一点睡觉,从此一直睡到第二天十二点钟,醒来时,不但已出江苏境,并且通过了安徽界蚌埠,到山东界了。


不知道刺猬可能如此大睡,我怕她鼻子冻冷,不能这样。 


……


我不知乖姑睡了没有?


我觉得她一定还未睡着,以为我正在大谈三年来的经历了。


其实并未大谈,我现在只望乖姑要乖,保养自己,我也当平心和气,度过预定的时光,不使小刺猬忧虑。 


今天就是这样吧,下回再谈。 


(一九二九年)五月十五夜 




想不到吧,这封浓情蜜意的信件,竟然出自一代大师鲁迅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我们印象中的鲁迅。


鲁迅的随笔杂文犀利冷峻,但是他家书却温暖细腻。


《两地书》中,收录了鲁迅和许广平4年间100多封通信,这100多封家书是鲁迅的恋爱史,也堪称“大型秀恩爱现场”。


有人说,喜欢一个人,即使把嘴巴捂住,爱意也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读完鲁迅和许广平的信件才发现,的确如此。


最开始,鲁迅称呼许广平为广平兄。许广平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称呼我?鲁迅说:


旧日或进来所识的朋友,旧同学至今还来往的,写信的时候,我都称“兄”,其余较为生疏,较需客气的,就称先生,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大人……之类。


翻译过来就是:对我来说,你不是外人。


要知道,这个时候,他们才刚刚通信一两次,如此亲昵的解释,让处于暗恋期的许广平彻夜难眠。


但这还只是一个开始,到了两人确立恋爱关系后,鲁迅便一发不可收拾。


多数时候,他会叫她小刺猬,心血来潮,会叫她莲蓬、乖姑、害马,许广平怀孕后,鲁迅叫他们小莲蓬和小莲子。


爱怜之心溢于言表。


1926年9月4日鲁迅离开妻子许广平只身赴厦门任教。


如同普天之下所有普通男人一样,不苟言笑的鲁迅在给妻子的一封家书里表起了决心:


“听讲的学生倒多起来了,大概有许多是别科的。女生共五人。我决定目不斜视,而且将来永远如此,直到离开厦门。”


人常说分居两地是夫妻之间最大的考验,鲁迅却早早的把信任给到妻子。



除了爱称,鲁迅还处处为许广平担心。


我看你的职务太烦剧了,薪水又那么不可靠,衣服又须如此变化,你够用吗?


他担心她工作繁忙太辛苦,知道她需要多买衣服,怕她钱不够花,心思竟然如此细腻。


  • 他会写信给许广平吐槽:


我太不冷静,他们的东西一看就生气;


因为太可恶了,昨天竟决定了,随是什么青年,我也不再留情面,于是作一启示,比他的长文要刻毒些。


  • 他会格外珍惜对方送的礼物:


包裹已经取来了,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需棉袍了;


此地冷了几天,但夹袍亦已够,大约穿背心而无棉袍,足可过冬了。


让你知道我在做什么、想什么,让你时刻都能感受到,我在思念你,在爱着你。


人生路漫漫,最好的夫妻关系就是互相信任,相知相守,互相扶持,让彼此成为更好的人。




鲁迅对母亲的爱是平和恭顺的。


对于母亲鲁瑞来说,三个儿子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和周建人里面,她最喜欢的莫过于老大鲁迅。


在鲁迅和弟弟周作人失和以后,母亲果断选择站在儿子鲁迅这边。


但是再好的母子关系也免不了一些小摩擦和小误解。


有一回鲁迅回老家探望母亲,却意外弟弟周作人的孩子们照片高高挂在墙上,而唯一的儿子海婴的照片只是放在母亲床头。


爱子如命的鲁迅对此耿耿于怀,他向妻子许广平抱怨:“颇不平。”


但是后来鲁迅又发现每当有客人来,母亲便高兴的拿出儿子海婴的照片极尽炫耀,而挂在墙上的侄子们却从不被提起。


至此他也释然:“这是她的一种外交手段!”


是的,毕竟自己漂泊在外,而母亲和弟弟们在一处,老人也有老人的权衡考量。


鲁迅常年漂泊在外,家书中很大一部分信件,是写给母亲的。


对比写给许广平的信,写给母亲的信件中,就显得语言正式许多。



在跟母亲的通信中,为了却母亲的爱孙之情,他不厌其烦的絮叨儿子的日常:


“海婴疹子见点之前一天,尚在街上吹了半天风,但次日却发得很好,移至宾馆,又值下雪而大冷,亦并无妨碍,至十八夜,热已退净,遂一同回寓。


现在胃口很好,人亦活泼,而更加顽皮,因无别个孩子同玩,所以只在大人处吵嚷,令男不能安静。


所说之话亦更多,大抵为绍兴话,且喜吃咸,如霉豆腐,盐菜之类,现已大抵吃饭及粥,牛乳只吃两回矣。”


事无巨细地写儿子实际是毫无嫌隙的在跟母亲唠家常。


当得知母亲喜欢看张恨水的小说后,鲁迅对好友荆有麟说:


“因为老太太要看书,我不得不到处收集小说。”


然后回信给母亲:


“张恨水们的小说,已托人去买去了,大约不出一礼拜之内,当可由书局直接寄上。” 


然而小说寄的多了,母亲又开始替他心疼钱,于是鲁迅贴心的回信道:


张恨水的小说,定价虽贵,但托熟人去买,可打对折,其实是不贵的。即如此次所寄五种,一看好像要二十元,实则连邮费不过十元而已。”


即便是一代伟大的学者也践行着孝的大道至简。


所谓孝顺,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顺了才能谈孝。


所以鲁迅理解母亲的难处,成全母亲的爱好。


这是对母亲最深的爱。


家书有限,爱意无限!




我们总是问:


什么样的爱,才是最好的爱?


其实,最好的爱,不是给家人带来多少物品,也不是我能给你什么承诺。


而是在每一天的细水流长里,在每一分不让你担心的话语里。


就像鲁迅自己评价《两地书》:


这一本书,其中既没有死呀活呀的热情,也没有花呀月呀的佳句;


如果定要恭维这一本书的特色,那么,我想,恐怕是因为他的平凡罢。


在他看来,这些信件就是最日常的对话,是最平凡的纪念。


但是在我读来,这里面却蕴含着比风花雪月更深厚的感情。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由鸿雁传书到邮政传书再到今天的信息秒达,回溯往昔,很多变化令我们不禁咋舌。


虽然今天的我们不会郑重其事的手写一封家书或者遥盼来自家乡亲人的亲笔书,以致少了那份仪式感,但是爱是亘古不变的。


以前纸短情长,是诉不尽的相思与家愁,今天就更应该趁着时代的东风好好践行爱与陪伴。


值此新春佳节,不妨对所爱的家人当面或隔着视频镜头说一声:“我爱你们!”


这才是我们对所爱的人,能做到的最好的方式。


💗

记 得 拉 至 文 末 为 有 书 君 点 “好 看” 哦 !


作者:蓝橙&尔生不凡,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请联系有书君微信号:youshu9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