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一名美丽的蒙古公主从科尔沁部出发,在送亲队伍的护送下,来到了海西女真辉发部的扈尔奇山城,就在这座小城里,这位年方15岁的蒙古公主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没想到的是,22年后,这位蒙古公主竟然成为清朝第一位皇后,即孝端文皇后哲哲。 其实,孝端文皇后哲哲的父亲莽古斯与与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原先是一对仇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明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叶赫部首领纳林布禄因向努尔哈赤所要领土无果,便纠集九部联军共三万人向建州女真进攻,哲哲的父亲莽古斯与弟弟明安率领的科尔沁部军队是九部联军的重要参与者之一。谁知,最终九部联军被努尔哈赤杀得大败而归,莽古斯与弟弟明安率领残余部队狼狈地逃回了科尔沁部。 女真各部再也阻挡不住努尔哈赤的崛起了,而科尔沁部也开始试图改善与建州女真的关系,互通婚姻无疑是改善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于是,在哲哲嫁给皇太极的前一年(1613年),莽古斯的弟弟明安贝勒率先将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这名女子便是后来努尔哈赤后宫中的侧妃博尔济吉特氏。 随后,哲哲也被父亲嫁到了建州,成为科尔沁部第二位嫁给爱新觉罗家族的公主。哲哲在嫁给皇太极的时候,皇太极早已经娶亲,他的府上有两位福晋,一位是嫡福晋钮祜禄氏(额亦都之女),另一位是侧福晋乌拉那拉氏(豪格生母),所以哲哲最初的名分是皇太极第二侧福晋。 后来,随着蒙古各部战略地位的上升,蒙古女子在爱新觉罗氏家族的地位逐步增强,皇太极的前两位福晋钮祜禄氏和乌拉那拉氏,或是早逝,或是被皇太极休弃,于是哲哲便成了四贝勒府上的当家人(大福晋)。而且,考虑到科尔沁部对于建州女真的重要性,皇太极对哲哲非常宠爱和尊重,哲哲连续给皇太极生下了三个女儿,分别是固伦温庄长公主(皇次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三女)和固伦端贞长公主(皇八女)。 1636年4月,就在哲哲嫁给皇太极的第22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立了大清国。同时,皇太极还改革后妃制度,册封为五位后妃,哲哲被封为中宫皇后,坐上了凤椅,称国君福晋,入主清宁宫。哲哲就此成为清朝第一位皇帝正式册立的皇后。值得一提的是,哲哲的两位亲侄女也被皇太极纳入了后宫,分别是关雎宫的宸妃海兰珠和永福宫的庄妃布木布泰,布木布泰便是后来的孝庄太后。 1643年8月,皇太极在清宁宫中“无疾而终”,随后,经过满清权贵的一系列政治争斗,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承了大清皇位,是为顺治帝。哲哲被尊封为皇太后,随后与顺治帝、庄妃从龙入关,住进了金碧辉煌的紫禁城,由此,哲哲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皇太后。 顺治六年的四月十七日,皇太后哲哲病逝于紫禁城,享年51岁,随后顺治帝赐谥号为孝端文皇后,将其梓宫运回了沈阳火化,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地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