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社火” 社火是我们家乡闹元宵元时传统的风俗习惯。每逢大年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各乡、各村便组织群众,化妆成古代戏剧中的人物,穿着长袍马褂,手持刀具花杖,头戴形态各异的盔帽,排练一番就上演了。 简直活灵活现,再添上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队伍一摆几条街,气势宏伟 ,热闹极了! 今天是正月十五,一大早,我就醒来了,盼望着社火队早点出来,好一饱眼福。 终于熬到了十二点,阵阵锣鼓声由远及近,我拉着奶奶一下子跑到了县城十字路口。这里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瞧!北大街的社火队来了,这可是北关村的社火,素有“高跷”之称。只见好多人扮成古代英雄人物,穿着色彩艳丽的戏衣,踩着高跷,排着队精神抖擞地行进着。仔细一看.嗬,这走在前面的不是吕布嘛,后面还有杨门女将、岳飞等英雄人物,个个英姿焕发,神采奕奕!西关社火队彩旗招展,沿着西大街浩浩荡荡地走来了。西关社火素有“车亭”之美誉。你看,车亭上端10米高的木架上站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他头顶着一把大木伞 ,伞分两端,又撑起两把小木伞,分别顶着五六岁的小孩,惹得十字路口的人群赞不绝口。素有“马国”之誉的东街社火队也汇集到县成中心广场来了。只见三十多个人装扮成古代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兵器的武土,有关羽、张飞……真是威风呀!南街的南关村的社火队也来了,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大家把目光一下子投向了前方。嗬!两条红,黄巨龙从天而降,令人惊喜万分。舞龙的人不停地挥动着手里的木棍,两条巨龙伶例地吐着火球。过一会儿,四头“雄狮”奇迹般地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狮子一会儿顾皮地打滚,一会儿又张牙舞爪,真是逗人喜欢。 啊!我真喜欢家乡的社火呀!明年这个时候我还想去演杜火呢! 点评: 本文结构明晰,条理清楚,详略分明。在场面描写、"人物”刻画上形象准确,让人如身临其境,作者的欢欣、榆悦之情也跃然纸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