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70%的日本中小企业不用银行贷款 | 企投会

 苏信环境惠旅锋 2019-02-08




“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像蚂蚁一样,活着死了都无足轻重。”年关岁末,在一篇探讨经济下行的文章末,看到这样的留言。

 

经过2018年365天的“承压”,不少中小企业主的情绪由原本的焦虑下沉至上述的“悲观”,令人担忧。

 

经济形势,说白了,赌的是“心理预期”。如果存在像《三体》一书中,为每个中小企业主脑中打上“必胜”信念的钢印机器,那良好的心理预期或能将中国的势能带回。

 

邻国日本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企投启示,可以用来助打“钢印”。

 

1

“不是小如炮灰,是灿如星辰”

 

日本的中小企业虽小,却从不妄自菲薄,总是一副“任你气势如虹,我自安之若素”的样子。

 

2017年数据显示,日本中小企业虽然只有55万家,却雇佣了2200多万员工,接收了近50%的就业人口,换言之,养活近一半的日本人。


即使“失落二十年”,中国人也要到日本买马桶盖。


日本的科技之美和“匠人精神”背后,是这些中小企业的顽强与进取。

 


现在,中国所遭遇的转型升级困境,恰似30年前日本中小企业所面临的。

 

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巨头企业到海外建厂,日本中小企业逐渐失去订单。为谋求生路,本土中小企业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这其中,一个重要方向是:从大批量低加工生产转型为承接高精尖的小批量加工业务。

 

譬如,诞生于1968年的滨野制作所,在80年代面临转型升级困境时,在失去大企业订单情况下,转而做试作品(即产品未定型时所制作的原型样板、样机),将“短交期”做到极致,客户奇迹般地从原来的4家扩大到1500家。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丁可曾介绍过,一家近70年历史的自动化设备工厂,一开始就生产简单的瓶盖、方便面包装设备,后来成功转型到对技术和精度要求更高的药品包装设备,近年来更是涉足半导体设备制造业,现在竟成了特斯拉电池的设备供应商。

 

苹果的音乐播放器iPod风靡全球,却甚少有人知道它光滑如镜的机身,全球只有几家日本新潟县的小企业能做,其中最小的企业是一个仅5个工人的家庭作坊。


相较于大企业患上官僚主义、积重难返等毛病,小企业的灵活性、创新性、针对性反而更强。日本中小企业用生命、用实力阐释了“不是小如炮灰,是灿如星辰”。


2

“大哥很强,小弟我也不差”

 

美国的中小企业多怀揣一两项技术和创意,寻找创投基金;欧洲中小企业则多为奢侈品的设计制造,意大利时装、瑞士手表等都是协作结晶;但在日本,中小企业凭着精湛的加工技艺和强大的配套能力,在与大企业合作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犹如金字塔一般的日本“下包制”产业链。“下包制”产业链,保证了大小企业间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丰田、松下、索尼、佳能这样的大企业在塔尖,从它们自上而下,一层层的供应商将零部件和工序下包,越往下走,中小企业数量越庞大,领域越狭小,分工越明细。

 

比如在汽车生产领域,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哪家是丰田系,哪家是日产系,因为各自的风格、技术都特点鲜明。

 

日本一桥大学教授西口敏宏曾表示,日本丰田仅需要依靠300名采购人员向300家一级供应商采购,便可实现360万辆的产量。这些一级供应商背后,正是位于塔基的中小配套企业群。

 

“下包制”产业链,不仅让配套的中小企业订单稳定,更让它们便于专注于专属领域的技术研发。


它们几十年如一日,只服务一个客户,只生产一种产品,“企投有专攻”使其成为垂直领域中的佼佼者。



此外,大企业在海外建厂的时候,常常带着中小供应商集体出海。这种帮带的方式,使得小企业的海外经营也能较好走上正轨。

 

一种“大哥很强,小弟我也不差”的平等合作关系,维护了日本制造的金字招牌。


3

多是安全驾驶的“老司机”

 

在经济周期上行、货币环境宽松时,中国企业往往选择举债、跨界、收购措施扩大生产规模,现今许多企业遇到的资金困境,一方面是市场环境变化造成,另一方面则是以往过度迷恋速度与规模的“后遗症”。

 

求大求快的经营理念,碰上经济下行周期时,裸泳者就会现出原形,困窘难当了。

 

不同于中国企业家喜欢“速度与激情”,日本的企业家多是不求高速不求超越,只要安全驾驶的“老司机”。

 

亚洲通讯社社长徐静波曾在文章中表示,日本企业一般会保证自己有半年以上的流动资金,也就是说,企业在半年内接不到一份订单,也能扛过去。

 


企业很少盲目扩大规模和从事跨行业投资,现金流十分健康。日本银行曾调查中小企业,问他们要不要银行贷款,其中70%的中小企业告诉银行,自己不需要贷款。

 

从“快经营”转变为“慢经营”,纵使市场风云变幻,企业家也能手有余粮心不慌。


4

若是重视客户,那就“员工第一”



在企业遭遇困境自顾不暇时,一些企业家最先选择的“牺牲对象”常是员工,这样却更使得人心离散,加速企业死亡。

 

“只有把员工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大家团结一心,经营者与员工的心灵产生共鸣,企业才能走出困境,才能获得健康发展。”叙述令日本航空起死回生的原因时,稻盛和夫如是说。


5

留下借鉴的同时,还有警示

 

在强调日本中小企业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时,不得不提及政府这只“有形的手”。


徐静波认为,日本在扶植中小企业上,主要做法有两点:


1

第一是减税,日本法人税从30%减到了23%,中小企业法人税从25%减到了15%

2

第二是资本支持,日本银行的商业贷款的利率只有1.2%左右。其中,在资本支持上,在主要经济体中,日本在证券类等直接融资方面仅次于美国,高于欧洲,远高于中国。


中小企业能在直接融资方面如鱼得水,有赖于日本完善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除了以上两点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高端技术人才教育体制等,也助推了日本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


不过,日本在给中国留下许多借鉴之处时,还给出了一些警示。


根据近期《日本新华侨报》的报道,日本127万家中小企业后继无人,不得不荒废产业。这些企业中,不少是在赚钱盈利状况下无奈停业的。


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恐成为冲击日本制造的最大“灰犀牛”,这就不难理解日本企业界对员工如此重视了,毕竟人越来越“金贵”了。


浪成于微澜之间。1月21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显示,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全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为1949年以来新低。而2018年末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约8.9亿人,相比2017年下降470万人。


和日本一样,“灰犀牛”也正向我们奔来。

 

参考资料:

中国商务新闻网:《日本中小企业“衰落”的背后》

徐静波:《日本是如何扶植中小企业的?》

岩本隆:《中小企业缘何成日本经济中坚力量》

坂本光司:《日本最了不起的公司》

暴财经:《可怕的日本人,80%企业不需要银行贷款!》

启程日本:《日本中小企业:“职人气质”造就隐形冠军》


1年时间,6大必学模块,100 企投实战导师,1000 企投会会员,带你跨越从企业家到企投家的思维鸿沟。企投会EIC四期招募正式开启,欢迎加入企投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