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的思考(1) ——对认知过程的挑战
2019-02-08 | 阅:  转:  |  分享 
  
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的思考(1)——对认知过程的挑战汤惠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技术扩展到社会的每个领域。人们的各种活动变得越来越“
数据化”,人类社会正在成为一个可计量、可分析的系统。“5G”通讯技术,以及AI人工智能术、Blockchain区块链技术、Clou
d云计算技术和Data大数据技术(ABCD)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介使得信息传递与认知效率大幅度提升:促进了多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与
技术的集成,必将导致重大的创新突破和新学科的诞生,也正在孕育着新一轮的产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全球化趋势正在改变着全球技术资源的融合与
有效配置,科学技术向应用转化不断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大幅度缩短,也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产业结构与生产组织形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
科学相互渗透,改变着人们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也面临着全新的变革与挑战。如果说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克服了人类肌肉
力量的限制,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第一次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的发展历史。那么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克服人类大脑局限
为主要诉求的技术突破,将可能帮助我们超越诸多能力极限。这种高效拓展人类大脑的工业革命,势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为重大的影响。10
0年或200年之后,人们将会怎样评价我们这个时代,是否会发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的思维方式与认知过程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是否会发现因
信息的高效互联互通使得人类社会中的相互依存与融合性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我们的确需要重新思考一些与人类认知过程相关的问题:互联网数据,
需经过怎样的“分析处理”,才可能成为有用的信息(价值解析过程)?所获取的信息,需要哪些专业技能,才能将信息转化为知识(逻辑判断过程
)?所掌握的知识(因果逻辑),需怎样的组织机制与经验集成,才能成为智慧(决策过程)?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一认知过程在数字化时
代,是否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这样一个主要以技术驱动发展的时代,人类的认知过程又将面临着哪些新的挑战?数据与认知互联网上充斥着海量无
明确定义的非结构化数据,如不加工处理则价值不高,更无竞争性。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远远超过信息分析所需,数据的价值早已淹没在信息噪音之
中:数据资源所具有的战略意义不在于它的普遍性,而在于它的稀缺性和特殊性数据结构(完整性与准确性)的重要性远高于数据规模认知不等式:
数据≠信息≠知识≠智慧。因此数据处理技术(专用软件、专用中间件)越来越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统计与数据分析人才将成为最为紧俏的稀缺资
源。当高质高效的决策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的时候,拥有数据是一回事,数据分析能够支持怎样的决策则是另一回事。因此,决策的人及决策机制永
远比数据本身更重要。互联网信息,侧重已然而非偶然、侧重事实而非概念当我们关注互联网上的那些已发生的事件或侧重“已然”的时候,就可能
忽视了那些发生在两种或多种必然交汇处的“偶然性”,这将可能局限我们的想象空间、束缚我们的思想深度。如果我们仅关注表层的“事实”而不
去深究其中的科学“概念”,如果我们仅对事务的“相关性”感兴趣而忽视了因果关系的“逻辑性”,不仅将思维局限在“相关性”那些有趣但肤
浅的层面,还有可能淡化逻辑能力,更有可能错失创新发现的重大机遇。当几乎所有问题和对策都不必深思熟虑,“上网查询”就可能找到答案的时
候,我们也许会养成一种近乎天真的思维习惯,以为每个问题肯定会有能追索到的答案,甚至不加思索地相信互联网“一定会有答案”这样一种思
维惯性。那么是否还存在我们独立思考的空间?难道没有怀疑过在互联网查询到的方案真的正确有效吗?互联网可能会产生哪些误导、谁又应对此承
担责任?(例如:曾轰动一时的魏则西事件,无良莆田系是凶手吗、百度模式是帮凶吗?)这是道德问题还是法律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提供方
、信息发布方(平台)和信息使用方(用户),各自应当具备哪些能力与素质聊以自勉,各自需要遵循怎样的职业与伦理道德严以自律?互联网使用
,侧重由共识而非自省形成的判断互联网使我们便捷地了解“多数人意见”的统计结果,这种便利很容易引导人产生从众的“共识”倾向,而非独立
思考的判断。“多数人意见”的统计数据,很容易被人为地进行技术处理而具有特定的价值取向。在这样的互联网环境下所形成的“共识”,到底是
从众的“跟随”,还是自省的“价值判断”?在互联网社交无处不在的环境下,当面对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共识的时候,一个人是否还有勇气,做出并
非共识的独立思考与判断(如:崔永元、柴静这样的独立思考者)?在互联网环境下独立思考与判断,依然作为一种优秀的品质受到广泛尊重,还是
作为一种与互联网“分享共识”精神相悖的异类而遭到舆论围剿?互联网时代,并非完全是一个“大众赋权”、“自主思维”的时代在互联网时代,
计算机解决了信息的获取、保存和提取问题,各类数据可以无限量地并且以能够加工处理的形式有效储存。各类信息唾手可得、通信瞬间完成(速度
为王),使得人们更愿意成为“查询与搜索者”而不是“思考与研究者”(价值边界消失)。人们对“信息”本身的关注度在提高而对信息“内涵”
的关注度在下降(虚拟生态崛起):在互联网环境下,当我们自由便利地转发文章或进行点评的时候,当我们分享共识并成为千百万个“转发者”或
“点赞者”之一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获得了思想自由?“转发”或“点赞”是一种情感的诉求还是理性的判断?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还仅仅是
“表达共识”的追随?当我们通过“转发”、“点赞”表达个人意见倾向的的时候,也许已经不自觉地放弃了“自主学习”与“思维主权”?尽管几
乎无人承认这个事实。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被高效包装通过互联网“信息精准定制”技术,可以锁定某些人群并催生出“粉丝圈”。“眼球经济模式
”培育了大批不习惯独立思考的“从众跟随”消费人群,使商家赚取到巨大的“互联网经济收益”,而不必承担任何道德风险。互联网上游荡着许多
“专家教授”“学者大师”。这些所谓的“精英”们通过似是而非、无明确定义、不可伪证的演说视频和讲授课程,“包装信息”或“塑造真相”,
操纵舆论和引导民众情绪。这些兜售“观点”的所谓“专家”们在赚取钱财的同时,更是在肆意侵犯他人思维主权与思想自由。即便面对同样的原始
资料信息,人们因不同的社会经历、教育背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等差异,导致互不相让的立场观念短兵相接(例如:食品安全、贫富差距、医患关
系,甚至某些敏感的政论内容),使互联网上经常充满暴戾之气。当然这更多的是因为无知而非恶意、是因为误解而非仇恨所导致的观念冲突。网络
披露信息和互联互通,也许能加强沟通、缓和矛盾,但更多的却是火上浇油。需要建立怎样的互联网环境,才能使得民众在分享信息的同时,能够留
给网民一些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是一个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还是需要建立特殊的互联网秩序加以规范,并成为一项道德或法律的任务?
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与书本学习的不同体验当计算机提供了信息的获取、保存和提取的时候,各类信息甚至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使得人们更愿意成为
“知识的查询者”,而不是“学习与探索者”。人们对“答案与结果”的关注度在提高,而对知识的“原理“”逻辑”的关注度在下降。互联网环境
下的学习过程正在演变为急功近利的答案查询过程: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开发的初衷也许是希望人们“将碎片化的时间用于学习”,然而其结果却导
致人们“将整块时间耗于碎片化知识”这样一个几乎相反的体验。人们对互联网环境提供的“答案”与“结果”抱有浓厚兴趣,而逐渐远离了那些系
统性的学习过程。互联网提供了急功近利的学习捷径,与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不谋而合。充满功利色彩的“学习体验”仅仅是获取“答案与结果”,
却从来没有涉及知识的原理、逻辑与系统性。当人们热衷于通过互联网寻找答案的学习方式之后,学习变成了急功近利的“快餐式”过程。互联网存
在大量的付费网站,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鸡汤”类的课程,直接购买所谓的“知识”和“经验”。目前在中国,付费购买知识的用户数量超过500
0万人。到底是急功近利的快餐式学风导致了社会的唯利是图与浮躁之气,还是相反的因果关系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需要怎样的努力才能使学习的
过程重新回归正常的轨道:不经过独立思考而网购到的“知识”,无异于知识抄袭。这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除了时髦词汇与
肤浅观念之外,学习者将一无所获。购买的知识永远不可能成为“自己的知识”。通过长期、艰苦、系统地学习与实践,逐步构架起个人独特的知识
架构,并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拥有科学信仰,最终在价值观层面得到升华。这是互联网提供的“快餐式”学习模式绝对不可
能实现的结果。从“外部索取”(网络查询)转变为“向内索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而非提供答案的典籍,
将互联网提供的“碎片化信息”作为一种应用辅料,充实到个人的知识架构之中,是值得倡导的有价值的学习方法。对于那些没有丰富专业经历,或
未经系统学习过程,尚未形成个人知识架构的非专业人士(或年轻人)而言,试图通过互联网学习“捷径”永远不可能成为专业人才。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两点启示:学习的过程永远比内容更加重要互联网的信息碎片,只能为我所用,不能为我所倚读书,向书本(含电子书籍、网络
书籍)的学习不仅有利于逻辑与概念思考,更能使读者与作者建立起思维的关系,读者不仅能够获得逻辑完整的知识,而且能逐渐了解作者思想的深
度与广度,以及逻辑形成的过程。由于阅读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还可以跟随作者的思路学习不同的思考方式,逐步形成严谨
独立的思考能力。阅读,在这样一个与作者建立思维关系的过程中,可能领悟到文字之外的弦外之音,感受到作者的精神与情感,可以陶冶一个人的
情操、研磨一个人的修养。这是一种学习的享受,这是向内索取的学习能力,也是一种逐步形成个人知识架构的过程体验。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会沟通
与交流人类获取知识主要通过三种渠道:阅读、独立思考、人际交流。富兰克林曾说过: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人与人之间
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实现思想的探讨和交流,除了交换信息中的实质性内容,还将通过“语言”、“语气”以及谈话所形成的“语境”,实现情感和
心理维度的沟通与交流。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中所形成的社交,是以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为媒介实现的交流,它促使人们趋向于自我、孤立、
冷漠和非社会化,它导致人们不愿面对面地沟通交流。这种社交方式的变化,可能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缺少人情味,容易导致人们对现实社会的
麻木和道德冷漠(失去现实存在感,缺乏有效的道德判断力)。这种社交方式所产生的非社会化倾向,虽然尚未成为主流,但它所涉及的人群数量极
大,使得现代社会的治理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与现实社交所具有(时效性、互动性、相对真实性)的特点明显不同,互联网环境中的社交具有虚拟
化和隐蔽性,这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复杂且更具不确定性:社交虚拟化最突出的特征是,忽视了人的身份特征(姓名、性别、年龄、社会
地位、受教育程度,等),将交流聚焦于“信息”核心内容。由于互联网社会“分散式的网络结构”,使得网络社交没有中心、没有阶层、没有等级
关系,使得交流更加轻松自由,也更为直接和坦率。但这仅仅是互联网技术设计层面所追求的效果,而在实际运行的网络社交中(正如本文第3、第
4要点所思考的那样),无法摆脱现实社会的影响,网络社交不过是现实社会的一种折射形态而已。网络社交实现了全球交流与信息共享,人们可以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由地交流。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等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融合成为可能。这
种多元化的网络环境中难免掺杂着偏离社会正常道德规范的各种奇观异念、极端主义色彩的异化思潮,使得网络社交环境充满着各种不确定风险。通
过互联网实现文字(必要时,还可以有语音和视频)信息的传递,使得信息交流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发送文字信息时,具有斟酌编辑的机会),但同
时也有可能传递片面(经编辑过的语音、视频)信息而有失真实性,这为网络暴力、网络诈骗、网络色情等网络犯罪提供了更加隐蔽的空间。与面对
面(主动+被动,主动+主动)的交谈方式不同,网络社交使所有参与者都成为主动交流的认知过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选择参与或不参与、
互动或不动,甚至可以选择即时或延时交流(控制交流的时效性)。因此网络交流不会给参与者带来任何“紧迫感”的压力。这也许是导致许多人
逃离现实社交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现实社交活动中,每个人都随时面临被他人“审视“”观察”的局面,可能使人产生某种“焦虑”与“紧迫感
”;在现实社交活动中,每个人都相对真实地展现在他人面前。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贫富差距、学历差距、地位差距。。。)可能会使人产生“不
平等”压力;在现实社交活动中,思想沟通使得各种观念短兵相接,每个人的自我精神世界都面临“被侵犯”的可能,以及自我意志“被削弱”的压
抑感;在现实社交活动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言谈举止”方面的尴尬局面,当缺乏必要的幽默与智慧化解困境的时候,人们必然产生担心“被冒犯
”,恐惧“被他人审视“”被他人观察”的心理;长期沉迷于虚拟网络社交,可能导致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流能力急剧降低,这是当前许多“网民
”面临的现实危机。尤其是对于中国独生子女一代人而言,所面临的这种现实社交能力严重缺失的个人困境,势必对个人职业发展、社会和家庭产生
长久的负面影响,更是在互联网时代全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结束语以克服人类大脑局限为主要诉求的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却(尽
管不是必然地)导致了“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弱化”这样相反价值的认知效果。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形成的信息互联互通的网络社区,却引发了排斥
现实社交的非社会化心理倾向。几乎每一位本文的读者一定目睹过“因管理或其他原因产生的违背社会道德或法律法规的行为,导致一些互联网和数
字化技术的应用或商业推广受挫或失败”的案例。其根本原因,是先进的技术发展水平与落后的社会发展程度之间的矛盾。当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
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成为强大驱动力的时候,必然会促进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融合。我们寄望于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所
形成的虚拟世界能够与现实世界进行“无缝交互对接”,不仅意味着技术应用的普及与广范,也意味着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实现同步的结果。但愿技
术的发展能永远追求并促进人类正义与善良的价值观。无论互联网与数字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怎样的挑战,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永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在此我愿用罗曼罗兰的名言,作为本文的结束:“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还仍然热爱它。”参考资料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郑毅:《证析—大数据与基于证据的决策》李彦宏:《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安德鲁.麦卡菲:《第二次机器革命》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罗伯特.艾伦:《哲学的盛宴》SueHallidayandYa-PingYin:DynamicCapabilitiesin‘Smart’Cities2019-02-07广东-中山凯茵新城
献花(0)
+1
(本文系汤博士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