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是中国古典历史演义流传最早的一部历史小说,里面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流传至今,尤其杨门女将的风采更胜儿郎,佘太君和穆桂英更是杨门女将中的代表。现在人们普遍把历史演义当做了真实的历史,其实杨家将并非小说中写的那么辉煌,而杨门女将更是子虚乌有的事,穆桂英跟佘太君也都是虚构中的人物。 其实穆桂英的形象取自少数民族地区,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播州杨家将的故事里,有一个英勇无比的寡妇土司,她的经历与穆桂英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位女英雄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良玉。 ![]() 秦良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单独载入正史列传的女英雄,秦良玉生于明朝万历二年,自有显露出一般女子难以企及的军事才能,成年后的秦良玉嫁给了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在她的帮助下,马千乘创建了一支远近闻名的‘白杆军’,这种女强男弱的模式,与杨门女将的模式非常相似。 后来秦良玉夫妇参加播州杨应龙的平叛,‘白杆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女将军’的称号开始传扬,此时秦良玉才26岁,十年后秦良玉的丈夫冤死云阳狱中,秦良玉为了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未有反叛之心,继续抗击外族,这点与《杨家将》中杨家男儿冤死金沙滩后,杨门女将没有离开朝廷,而是继续保卫大宋的杨门风骨一脉相承。 ![]() 万历四十四年,女真族努尔哈赤连连发动对明朝的进攻,明朝屡战屡败,东北告急,朝廷全国征兵,于是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与弟弟秦民屏带领白杆军驰援,与八旗骑兵展开血战,令战无不胜的八旗军胆寒,但由于寡不敌众,秦邦屏战死沙场,白杆军死伤过半,后金主力受到重创,退守辽东,但自此‘白杆军’名闻天下。 崇祯三年,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绕道长城喜峰口入侵,直抵北京城外,皇帝下昭全国勤王,年已54岁的秦良玉慷慨誓众,与袁崇焕的关宁铁骑打退了满清的进攻,秦良玉再建首功。崇祯时,明王朝内忧外患,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义军风起云涌,秦良玉作为西南土司专办蜀贼,多次重创农民起义军。 ![]() 但土地岭一战,由于指挥失当,再与张献忠的激战中,三万白杆军全军覆灭,秦良玉单骑逃回重庆,遭遇了人生从未有过的失败,她的失败,标志着蜀地的沦陷,结果张献忠再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但碍于秦良玉的威名,石砫地区始终未归于‘大西’政权。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再煤山上吊自杀,统治中国276年的明王朝自此而亡,秦良玉服孝痛哭,清顺治五年,再西南颠沛流离的南明永历帝派人加封秦良玉为四川招讨使,当时秦良玉已经74岁,最终抱病而终。他的儿子马祥麟在湖北御敌时战死襄阳,留给秦良玉的遗言中写的是:二誓与襄阳共存亡,愿大人勿以儿为念,与《杨家将》中杨门女将传来杨宗保死讯,何其相似。秦良玉一门忠烈,至死不叛国,堪称忠烈。 ![]() 可叹的是,如此女中豪杰,‘文革’中墓地也不能被幸免,被红卫兵毁坏,干出连满清政府也没能做出来的令人发指之事,秦良玉一生与传说中的‘杨家将’一样,南征北战,建功无数,永远值得后人称颂敬仰。 觉得好,请在下方点个好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