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 | 让中国歌曲的美漂洋过海

 北书房2014 2019-02-08

作者:小暑

来源:《品读》2019年第1期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坚持每周翻译一首好听的中文歌曲,并邀请校园歌手将英文版歌曲翻唱出来,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


他们的粉丝遍布全国乃至世界,这些歌曲让瑞典、德国留学生竖起大拇指,也曾在巴黎街头的出租车上响起。



用歌词向外传递

“中国声音”


上海外国语大学是一所全国闻名的外语语言特色高校,潘江浩是上外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曾经参加过学校接待联合国青年特使的活动。


一名来自埃及的特使在与潘江浩的交流中称,自己在埃及几乎对中国“一无所知”,希望能听到更多来自中国青年的声音。


这样的话,多少令潘江浩感到有些不自在,他想:


“我们能做什么,让世界更多地听到中国年轻人的声音?”


2016年9月, 20岁的潘江浩决定与好友、上外民乐团团长林洪莹一起开办一个微信公众号MelodyC2E,想要通过音乐向外传递“中国声音”。



“中国的民乐对外传播其实还可以,要不试试流行音乐?”


林洪莹与潘江浩恰好有相同的感受,在一次赴埃及做志愿者的过程中,她发现无论是美国人、法国人还是德国人,大家在初次见面的破冰游戏中分享的歌曲几乎清一色都是英文流行歌曲。


林洪莹拿出《青花瓷》的一段经典歌词——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中文歌曲曲调优美,又有这么美的意境和词语,不正是最好传播的东西吗?”


其实,彼时的潘江浩和林洪莹正在谈恋爱,听了女友的话,他小心翼翼地拿出自己用英文翻译的孙燕姿的一首《遇见》。这首歌意境优美,朗朗上口,既是潘江浩对恋人的表白,也是他们拿来试水的初曲。


林洪莹负责做微信,还找来室友“歌霸”艾丽菲热翻唱,当时的设备很简陋,他们是用手机录制的。


2016年的初秋,第一首英译版歌曲《遇见》发送到微信公众号上后,全靠朋友转发。没想到反响还不错,这首歌有2000多的阅读量,而关注的粉丝也超过了1000人。


潘江浩和林洪莹决定“招新”,团队一下子扩充到70人。在上外这样的学校,用英语翻译流行音乐有着天然的粉丝基础。



60首热门歌有了英译版


MelodyC2E对中文歌曲的转换并不完全是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而是一种“再创作”。团队成员们认为,语言的屏障并不影响美的表达,只要翻译恰当,仍然能传递歌词的音韵美。


于是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特色——忠于原歌的故事,每一段押一个韵,尽力保留、提升原歌的音韵美。诗可以言志,词可以传情,他们开始尝试着用歌词讲述中国的故事。


歌词的翻译少不了功底硬、实力强的“英语狂人”。


MelodyC2E的3位主要译者陈路云、何广泰和黄婧薇,都是上外在读的学子,作为团队的中流砥柱,他们不仅要保证语法和时态的正确、句子的通顺,还要考虑英语的说话习惯。


对于中文的阐释、英文的表达和韵律的掌握,他们努力做到丝丝入扣。



周杰伦的《菊花台》在中国年轻人中如此风靡,怎么才能让外国人理解?


就读于上外工商管理学院大三的何广泰用The Grave of Petals(花瓣之墓)来翻译歌名,一句“Petalsworn, people mourned”将方文山“菊花残,满地伤”的情绪用颇具古风的方式诠释,广受好评。


何广泰说,写英文词要把自己置身于歌曲的故事场景中,反复地哼唱、感受。要跨过语言的束缚,除了合适的用词,更要与歌曲产生共鸣,才能把故事讲好。


被笑称为“高产作家”的德语系大二学生黄婧薇坦言,翻译歌词很有挑战性,因此她也一直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为了斟酌一个词,她会盯着键盘、翻着词典,想一个小时的韵脚。久而久之,似乎让自己患上了“押韵强迫症”。


每一次推送英文歌词后,团队都会附上英文单词、短语的注释,或创作的灵感来源,文末的注释一来方便读者理解,二来作为一个英语学术平台,MelodyC2E为喜欢英语的粉丝们带来英语知识。


《追光者》《体面》《知足》《凉凉》……MelodyC2E已经发布的英译中文歌中,很多歌曲收获了好几万的浏览量与点赞,跨越微信、微博、哔哩哔哩、网易云音乐等多个平台,收获的粉丝遍布海内外。


作者:小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