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某,女 ,49岁。在某三甲医院行上腹部CT示:胃壁增厚、占位?肝内多发占位,考虑转移瘤:腹腔淋巴结转移,后行胃镜示:贲门炎。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考虑“晚期肝癌”不宜手术,未行放化疗,在家服药治疗效果不佳,经人介绍来诊,刻下症:乏力、纳差、口苦、面黄腹胀如鼓,伴胁下痛,舌红苔黄,脉弦。复查B超示:肝转移癌,腹水(大量)。西医诊断:肝脏转移癌(晚期) 腹腔淋巴结转移 腹水形成。中医诊断:臌胀。辨证为:肝郁脾虚 水湿内停。西医积极给予腹腔置管引流、营养对症。中药予以中药疏肝健脾,逐水兼软坚散结。(2009年6月)当时拟方:柴胡10g,黄芩12g,法半夏10g,党参15g, 鳖甲2袋(冲),丹参10g,龙葵10g,大腹皮10g,山慈菇10g,夏枯草15g,炙甘草6g。水煎服至2018年9月自觉症状加重伴腰背困痛,来诊,建议进一步骨扫描明确骨转移,但患者认为该病已属晚期,明确意义不大,遂建议继续中医治疗,正好拜读王三虎主任中医抗癌进行时(即《中医抗癌进行时Ⅲ----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感悟颇深,随手将王三虎主任自拟的治疗肝癌主方保肝利水汤加减用之。具体方药: 柴胡12g,黄芩12g,夏枯草30g,甘草15g, 田基黄15g,黄芪30g,桂枝12g,干姜12g, 生姜4袋,红参1袋 ,茵陈40g,大腹皮30g, 半枝莲30g,白芍40g,猪苓30g,茯苓50g, 泽泻15g,炒车前子2袋,鳖甲30g,骨碎补15g, 土鳖虫30g,鸡内金1袋 服7剂后症状大减,现仍间断来院中药施治三月,效果良好。 (二)卫某,女,48岁。直肠癌术后3年,腹腔转移,一线化疗后一年,“头痛3天“来诊,头颅MRI片提示脑转移,建议上级医院会诊,专家阅片后认为,脑转移合并扁桃体疝不宜放疗,需紧急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但患者血型为RH(-),且晚期恶性肿瘤转移手术意义不大,患者遂放弃治疗回家。近5天,症状加重且伴间断性意识障碍,遂又来我院,充分沟通后,收住我科,当时刻下症:间断头痛,痛时抱头,以转头或受风时明显,面红赤,舌红苔薄黄脉弦,当天即给予甘露醇静点日3次,晚上出现2次意识短暂丧失,针刺人中、合谷后好转,次日查房,结合病史、症状以及最近我拜读王三虎主任中医抗癌进行时(即《中医抗癌进行时----王三虎教授临证日记Ⅲ》)理法方药,拟方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5g钩藤15g,川芎15g,法半夏9g, 菊花30g, 蔓荆子15g, 蜈蚣3g,蜂房15g,全蝎3g,僵蚕12g,蒺藜15g,石膏30g。颗粒剂 温开水冲服。 三日后头痛明显减轻,无意识障碍出现,现仍住院中药治疗。我的感受是王三虎主任对经方研究博深,入微入理。有医家之风范;著书立说善传道授业解惑乃大师之风范;临证验方效果奇好,值得我们拜读效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