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的浦市情

 昵称62097809 2019-02-08

沈从文的浦市情

姜再生上海网站优化

古镇浦市是个好地方,不仅商铺林立,窨子院落老宅深深,一条大河从城前湲湲流去,且风物养眼,生活在这里的人实在热情好客,给到过这儿的游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游人流连回味。文学大师沈从文在著作中时常提到过它,并用细腻的笔调描绘过它。

沈从文先生自水边生水边长,一条清澈的小小沱江使他认识了字认识了人,让他放飞人生的理想,走出闭塞的凤凰。他与水有深厚的情感,不论他的散文也好,还是他的小说也罢,我收藏了先生的文集,读过先生许多作品,绝大部分都与河水有关系。水造就了他的性子,他的情感,如水一般透彻温柔,是一个彻底的善良的文化人。

先生缘何与浦市结缘呢?上个世纪30年代,沈从文来到沅水中游的一个名叫沅陵的地方当兵。看到这条大河,扩大了他的眼界,使他的思想得以升华,自然从心底生出多情来,就喜欢爱上它了。由于差役的原因,他乘着风帆小船多次来浦市,并在这里住下,甚至有时一住就是半月二十天。

白天,他穿行在浦市的大街小巷,考察地方风土人情;傍晚,他坐入茶社茶馆,边喝茶边听茶人的龙门阵和辰河高腔,了解当地人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晚上,他仰望着夜空中的明星闪烁,听沅水波涛荡漾的声音,久久地难以入眠。他思索,他求索,他理解,浦市这地方烙在了先生的脑海中,才让后人读到他著名的篇章:如散文《月下小景》、《泸溪·浦市·箱子岩》等等;他还在浦市古镇发现并釆用了一个人物的素材,写出了小说《柏子》,等等,还原了浦市昔日的风貌。

由于喜好,沈从文细致地观察和了解浦市,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古镇中,加之有这条奔流不息的沅水好几年的滋润,他的思路敏捷,情感更加丰富,创作的风格愈发独特。古镇浦市,对后来他的代表作《边城》、《丈夫》、《萧萧》的创作起到积极而深刻的影响。

事实证明,沈从文热爱这方土地,热爱这方人们,更加热爱湘西的生活,以饱满的热情反映湘西的一山一水,勾画出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大湘西,使世人了解这片神奇的地方,认识这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放而又好客的汉子和温柔隐忍的女人,消除了外人对湘西的种种误解荒蛮。他的作品有一股浓浓的乡土味和温馨气息。

正因于沈从文对浦市古镇独有情钟,他在作品中写道:“廿日到的浦市,可是个大地方,数十年前极有名,在市镇对河的一个大庙,比北京碧云寺还好看。地方山峰同人家皆雅致得很。”他认为“正因为那点‘旧家子’的神气,大屋、大庙、大船、大地方,商业却已不相称,故看起来尤其动人。……”

这个大庙便是现在的“江东寺”。 古寺建在古松柏掩映之中,自古到今香火很旺,课时从佛堂内飘出袅袅檀香,鱼鼓声声,诵经阵阵,向神灵祈告自己的愿望,使善男信女有几分陶醉。沈从文在他的名散文《泸溪·浦市·箱子岩》中有很生动的描写,并挖掘出此庙的历史:“庙内古松树要五人连手方能抱住。老梅树有三丈高,开花时如一树绛雪,花落时藉地一寸厚。……庙宇还是唐朝黑武士尉迟敬德建造的。”

正由于浦市的美深深吸引了沈从文,多次乘小船来到这里进行采风活动,只身走在浦市的大街小巷,融进当地居民之中,了解这里的淳朴民情,对浦市有了深厚的认识并产生了浓浓的情谊,他在作品中赞美古镇之美:“河面既异常宽平,码头又干净整齐。街市尽头为一长潭,河上游是一小滩,每当黄昏薄暮,落日沉入大地,天上暮云为落日余辉所烘炙剩余一片深紫时,大帮货船从上而下,揺船人泊船近岸以前,在充满了薄雾的河面,浮荡在黄昏色中的催橹歌声,正是一种如何壮丽稀有充满欢欣热情的歌声!”

一年五月间,沈从文从常德赶回凤凰老家去过端午节。小船行驶到浦市铁柱潭(铁柱潭村河斜对岸是沅河流域有名的景点——箱子岩)河段,只听河面上锣鼓喧天,呼喝声连连,只见三两支龙船在奋力飞驰,你追我赶,好不热闹,当地土著人正在闹端午,为纪念战国的三闾大夫爱国诗人屈原而举办的活动。先生叫停小船,船翁将小船靠泊在箱子岩下。他弃船登岸,只身扦进人群中,眯着双眼,看这激动人心的场面。

先生感动了,光顾当看客,却将时辰忘,天幕渐渐将天光遮掩。他担搁了赶路,不得不在这里的一户人家住下来,与老乡拉家常。他了解到河斜对岸有古人遗留下来的悬棺,兴趣大发,第二天天没放亮便过河到箱子岩考察,后天他写出了著名的散文篇章《箱子岩》。笔者本想在此要引用先生的优美文字,又怕摘抄太多担剽窃之嫌,只好由读者自己去翻书看了。

每年二八月间,浦市农人或将种子植入田地的泥土后,或是将果实从田间地头收回仓后,他们抹掉脸上辛勤的汗水,在田头空闲的坪场中,张扬自己内心的喜悦,唱起来,跳起来,这样的场景怎不让人感动呢?辰河高腔各异的彩色脸谱和高亢激越的唱腔格外让沈从文喜欢,戏剧中跌宕起伏的故事让先生着迷。为追浦市的辰河高腔,沈先生时有忘记地方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休息……

沈先生的曾说:“浦市人欢喜戏,且懂戏。”况且,辰河高腔发源于浦市,当地人喜欢,沈先生更喜欢。他写道:“傀儡戏大多数唱的是高腔,用唢呐伴和,在田野中唱来,情调相当悲壮。”

打赏金即稿费。

因微信升级,打赏金设置不到品湘西后台。

现由品湘西的商暖仁代收再转给作者。

有条件的,请适当支持原创作品和作者。

作品原创:姜再生

文章审核:白苗苗、龙骏峰

图片摄影:琳琅小阁

法律顾问:杨廷鑫、李汉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