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艺术介绍

 昵称62097949 2019-02-08

 表现派是二十世纪初叶兴起于德国的艺术运动。德国《狂飘》杂志的编辑H.瓦尔登1911年首次使用表现派来称呼柏林的前卫派作家,不久被广泛采用。表现派的美术家们是从后印象主义演变、发展而来,是对印象主义忠实地描绘现实的悖逆。他们反对忠实于自然的客观再现的态度,反抗印象主义,同时又受巴黎野兽派运动的刺激。此派画家承继了中古以来德国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 百度推广优化

埃米尔·诺尔德《最后的晚餐》

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扭曲和变化的美。表现派艺术家借艺术作品来宣泄心中的郁闷,他们舍弃平衡美的传统构图观念,采用极不和谐的构图和夸张扭曲的形体,加上色彩和线条的强烈对比来描写病态社会的黑暗和丑恶,反映人民孤独、惶恐的精神状态。挪威画家蒙克被称为表现派的先驱,他的油画《生命之舞》象征性的表现了充满渴望、成功和绝望的生命循环。

爱德华.蒙克 《生命之舞》

作为表现派画家卢西安·弗洛伊德(1922—2011),是20世纪美术史中感染力最强、个性最鲜明的艺术家之一。他在1995年创作的画作《沉睡的救济金管理人》在2008年以创记录的3,360万美元被卖出,也是在世画家画作的最高记录。卢西安·弗洛伊德坚持画画直到他去世之前。尽管在二十世纪,抽象表现主义占领了整个艺术世界,但是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表现主义绘画,最终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当代画家之一。

《沉睡的救济金管理人》

弗洛伊德的艺术总是充满挑衅性。但是这种挑衅性,并不是直接针对公众的规范和主流的趣味。恰恰相反,对于这种挑衅性,有人却找到他最为隐秘的使用方式。让我们细看油画《靠着狮子图挂毯的酣梦》。画面上,体型硕大的苏·蒂雷躺在椅子上酣睡。她的十足肥硕的身躯,表现着毫无骨感的肉体。这样的肉体刻画,反而将关系模糊的多个身体局部彼此之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肥硕的身躯可能会招致观众的一阵惊愕,一种对合乎经典的规范性产生某种破坏效果的震惊。但是,最终作品的精彩之处,是弗洛伊德将这种体验进行深化,而发掘出丰富的情感和肉体的感觉。这样的情感与感觉,是原有体验的拓展,甚至是对原有体验的否定。“最初,我想象到了像蒂雷那种硕大体型的一切壮观的东西,比如像令人吃惊的火山口,或者像某种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我的眼睛当然是被吸引到由体重与批评所招致的痛苦与沮丧之上。”弗洛伊德说。

弗洛伊德带着同样好奇的眼光,断断续续地直接面对蒂雷。他留心观察数小时,数日,数月,终于将蒂雷那与众不同的肉质身材,描绘成慈爱温情、充满亲切感的画面。尤其是,有人会注意到,她的右腿和脚趾,舒适而懒洋洋地斜向一侧;脸颊与鼻子,精细而复杂的平衡点,靠着起支撑作用的手臂与张开的手掌;眼睛深陷,散布着昏昏欲睡,与身后一对警觉的狮子形成反差。在美术史上,之前并没有与此幅作品相类似的处理方法。

卢西安·弗洛伊德1922年生于柏林,并一直与他的家人在德国生活。直至1933年为躲避纳粹,他们举家搬迁至富裕祥和的伦敦北部瑞士小屋地区。在被学校开除后,弗洛伊德又分别在伦敦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位于英国东南部的东盎格鲁绘画学校学画,师从塞德里克·莫里斯。此后弗洛伊德担任过短期的商船海员。1942年返航后,他开始在金史密斯学院读书,认真地开始发展自己的艺术职业生涯。

卢西安早期的风格通常被归类为表现主义或超现实主义,因为他笔下质朴、沉思着的人物看起来扭曲又夸张。而随着他的绘画技术逐步成熟,他的风格显著地转化成当今他为人熟知的裸体像和自画像。

卢西安的艺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却并未被认可,当时的美国艺术界认为他被抽像表现主义的先驱抛在了后面,波普艺术、动感艺术才是艺术收藏家想要的,没有多少人对人体绘画艺术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卢西安所画的。

早在1979年,《世界美术》等专业杂志就将弗洛伊德和克里姆特、席勒、米罗、波洛克、巴尔蒂斯等艺术家介绍到中国,弗洛伊德强烈个性化的技法和形式风格对“新生代”潮流的兴起有强烈的感召力。中国的艺术家们寻找到“弗洛伊德式切入”洞察人性的深处,与弗洛伊德的不同是中国的艺术家审视着时代。

人体是弗洛伊德一生探寻和表现的主题,在他的一张张画布下,各种体态的男人和女人,一丝不挂地躺在或是睡在其工作室的沙发上或床上。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世俗意义上的美,取而代之的是真实——下垂的眼袋和肥胖臃肿的身躯、布满皱纹的皮肤。弗洛伊德画皮、画肉,但他画的更是皮肉之下的灵魂。弗洛伊德每天作画的时间相当长,往往同时进行两到三张画作,每天画10个半小时,一周7天,天天如此。他的模特大多是家人、亲戚、志同道合的画家或者朋友,他们通常一坐就是几小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经常在过程中睡着。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是弗洛伊德忠实的粉丝,不仅收藏他的大量画作,还请他画自己的肖像画。能为女王作画被大部分艺术家视为莫大的荣誉,但弗洛伊德却真实而倔强。经过6年谈判,他勉强答应,但坚持要女王到自己画室做模特,并要求至少72次。

最后女王衣冠整齐地来了,不过最后公开的作品令公众一片哗然,画作中的女王面目臃肿,尽失尊贵之气。英国某艺术杂志编辑评价称,女王看起来就像个中风了的病人。而这张作品也成为英国皇室最具争议性的收藏品。

弗洛伊德曾经写的一段话,也许可以解释他这么做的缘由:艺术家永远不需要成为自己的囚徒,风格的囚徒,名誉的囚徒,大笔财富的囚徒。龚古尔兄弟告诉我们,日本艺术家在一生中曾多次改名,这样的说法正合我意:“他们要捍卫自己的自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