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海淀期末201901
2019-02-08 | 阅:  转:  |  分享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9.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

新闻学有一种

有网友感慨,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新闻越来越多,离真相却越来越远。的确,浮夸自大的文10万+”的近路,实则误入新闻生产的歧路。据统计,去年300万,各类机构对内容创业者的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可谓既有前途,又有“钱途”。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有人疑惑,是文章不会写了吗?并不是。还记得,南海仲裁闹剧群情

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道德的“风向

(取材于林峰《文章不会写了吗?》







1.下列对“文风”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浮夸自大的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多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一味夸大事实。

B.浮夸之作无事实、无内容、无思想,外强中干,极少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C.浮夸作品多哗众取宠以博人眼球,其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而罔顾社会责任。

D.文风好的文章从容自信,追求言之有物,而不讲求营销,不追求“吸睛”。

2.下列对文中所举例子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以“爆款”文章的标题为例,指出文风不良的文章存在“一味夸大”的弊端,树立

B.本文以加“刺激”猛料来“吸睛涨粉”的“标题党”为例,批评文风浮夸的作者重利轻责,误导大众。

C.作者举新媒体运营的数据,意在证明自媒体创作虽有“前途”和“钱途”,但若浮夸会步入新闻生产的歧途。

D.本文以新闻作品“中国一点都不能少”引发社会共鸣为例,说明言之有物、言而有文的文章方可行而致远。

3.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喻体,以突出好的舆论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2分)

材料二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作标题的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无以复加。

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肆意裁剪素材,哗

“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

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









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都是写作的根本,与此同时也要推陈出新。媒体人应转换“声



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

(取材于石羚《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

4.根据下面语句的内容,从文中筛选恰当的成语,填写在横线上。(2分)

文风浮夸的“跪求体…哭晕体”,其博取眼球的主要手段是____,其文风浮夸的根源在

____。

5.下列语句的内涵与材料二中作者所论述的主要观点,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盖文章,经国之大业

B.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C.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

D.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6.请按要求回答①一③题。(13分)

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好文风的特点。(不少于四条)(4分)

②下面这则时评符合好文风的诸多特点,请任选两条加以分析。(4分)

乐见故宫变身小清新

“年轻的朋友们,你们好!”新近播出的文创类真人秀节目《上新了·故宫》中,故宫博物院

年近600岁的故宫扔掉拐杖、戴上墨镜、穿上潮牌、玩起综艺,和亿万年轻人热情互动,并600年历史的厚度,明清两代帝王家的神秘,各种清官剧的不断演绎等。这

稍加梳理我们会发现,故宫这些年忽而赋予雍正、乾隆等皇帝以卡通形象,显得萌萌哒;忽11”“双12”活动中大卖;忽而与年轻人熟识

天地万物本无趣,只因有人便生情。不论是故宫还是别的古建筑、古文物,核心价值是其承

青春不是年岁,而是一种心境。以青春之心对接时代、接通人心,600岁的故宫也可以返老

(节选自李思辉同名文章)

③5分)

6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杂说

欧阳修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仰视天与月星行度行:运行

B.抑其求易足而自鸣其乐邪抑:抑制

C.其精气不夺于物夺;改变

D.其动而不劳劳:疲倦

8.下列虚词填入文中第二段横线处,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故B.亦C.以D.然

9.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而惑者日:“足乎利欲,所以厚吾身。”

10.作者认为,人“贵乎万物者,亦精气也”,请根据文意解说这里“精气”的含义。(4分)

11.请根据文章第四段的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从“日月天星”的运行中得到生命感悟的。(5分)

12.作者说“人之有君子也,其任亦重矣”,请你结合所积累的名言警句或参考下列链接材料,谈谈对“君子之任”的认识。(6分)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春秋-曾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杨继盛)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

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

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

元好问

滩声荡高壁,秋气静云林。回头洛阳城阙,尘土一何深。前日神光牛背,今日春风马2】,因见古人心。一笑青山底,未受二毛[3]侵。问龙门,何所似,似山阴[4]。平生梦想

注释:【1】神光牛背:指面对他人侮辱不与之计较。【2】春风马耳:指对于外界议论漠然无所动心。

【3】二毛:指头发白黑相间。【4】山阴:语出《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

13.词中描写的龙门景色美不胜收,请用三个词语分别概括龙门美景的特点。(2分)

14.“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是词人形象的生动写照,词中多有这样的传神之笔,请结合相关诗句对词人形象加以分析。(6分)

15.如果将“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这一诗句作为赠言与朋友共勉,请你说说其中的寓意。(4分)

16.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8分)

在大国崛起的征程上,并③,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惊险,也动摇不了中国人民“⑤,⑥”(《园,⑧”(《菩萨蛮·书江西造口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秋的文章

刘成章

①秋风起了的时候,燠热的酷暑隐退,黄土高原的广阔天空清清爽爽。碧蓝的天上,七八片

②“一”是汉字,“人”也是汉字,那是仓颉创造的字,那是我们辈辈先人用过的字,那是我

③“一”是什么?“一”是地平线,“一”是大地,“一”是一切物事的初始,有“一”才会有

④字形忽然变幻起来,那是书圣王羲之在运笔,底气浮漾,力道遒劲。笔锋上是大雁的翅羽

⑤天空是简洁洗练的,可天空下的茫茫大地就很不一样了。秋的黄土高原脉络纵横,纷乱复

⑥面对这一切,闭着眼睛默默想,王羲之的书法也是写在地上的,但地上不仅仅是王羲之的

⑦咳,是乱了。

⑧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忙果欲

⑨有的成熟,有的颓败;有的高挺,有的倒下;有的还在,有的却不见了。

⑩面貌乱了,色彩乱了,序列乱了。

?

?高原的大地原先可不是这个样子,这里原先不但像一场隆重的书法展览,而且像一篇好文章。它立意高远,内容青翠;行文上,谷子一层,糜子一层,玉米一层,高梁一层,向日葵一层,而且谷子糜子玉米高梁向日葵内部还分着细微的层次,豆类花生就是标点符号。真是有条不紊,眉目清楚,读起来非常舒服。可是现在,这文章就像在电脑上出现乱码了,无法卒读。

?哎哟,的确很乱很乱了。

?太阳的热汗有时还在冒,风的赤膊却穿上了衫子,说凉了凉了都加点衣服吧。土里的洋芋

?那边厢,

?这是秋

?当然是,是黄土高原上的秋的文章。

?短短几天,成熟了的庄稼地不再规整,而是色彩驳杂,结构松散,缺三少四,参差不齐,

?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变化的季节,流转的季节,眼花缭乱的季

?秋的文章可上典籍。

秋的文章总能让人欢喜,也总能让人激动得落泪。

(有删改)

17.下列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A.天空是简洁洗练的,可天空下的茫茫大地就很不一样了。

B.野藤如怀素的笔墨趴于槐树梢,老鹰像于右任的手迹琢磨着崖畔上的羊蹄印儿。

C.高文章。

D.不对!谁说这不是好文章!

18.下列对本文语言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用黄土高原上一组组物象景观、一连串事态人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收获季节的大地风貌和人们的喜悦之情。这种铺排手法在《木兰诗》中也有使用。

B.作者描写天空中的雁阵、田野里的庄稼以及辛勤劳作的汉子、手忙脚乱的小伙儿,不惜笔墨,细致入微;议论、抒情则惜墨如金,画龙点睛。

C.作者将秋天黄土高原的大地比成一篇立意高远、内容青翠、有条不紊、眉目清楚的好文章,形象地描绘出田野上一派喧啸纷杂、欣欣向荣的

D.作者运用生动鲜活的口语和饱含着生活气息的方言,表现了富有黄土高原地域特色的景象,语言和内容相得益彰,文质兼美,独具韵味。

19.本文用语讲究,用词精妙。请根据文意,从下列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一个,填人文中第⑥段横线处,并说明理由。(4分)

①五彩斑斓②光怪陆离③零乱不堪

20.文章开篇多次写到“一”字“人”字,绘形传神,请根据文章内容解说“一”字“人”字所传之“神”。(6分)

21.黄土高原“秋的文章”杂乱无章,作者却说“秋的文章可上典籍答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2018年秋分这一天,是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人民“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

②新年伊始,同学们即将进入新的学习阶段,请以“星光不负赶路人”为开头,给你的同学

③某报“这里是……”的40年的伟大成果。请你以“这里是北京”为题,写一段文字应征投稿。要求:言之有物,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2018年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我国召开,大会的主题为“学以成人”,它启发我们思考:

请以“学以成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35年,是伟大祖国基本实现社2035年,是伟大祖国建成社会2035年,正值而立之年的你们相聚一堂,或回首

请展开想象,以“2035年,我们来相会”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叙事有波澜,有细节描写。















































语文答案

2019.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1.(3分)D

2.(3分)C

3.(2分)黏合剂(聚合剂、连接器、联合器等),符合语境意思的喻体即可。

4.(2分)夸大其词(哗众取宠、耸人听闻、故弄玄虚)(1分)唯利是图(1分)

5.(2分)C

6.(13分)

①(4分)内容真实饱满;;讲求经世致用,持中守正;实事求是、真诚。(意思对即可)



③(5分)评分要点:指出问题1分,反思问题2分,改进2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3分。

7.(3分)B

8.(2分)D

9.(3分)然而糊涂的人说:“满足(自己的)利益、欲望,以此来厚待自己。”

10.(4分)2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及利国利民的担当精神(2分)。(意思对即可)

11.(5分)作者从“日月天星”各自一刻不停的运转(1分),担负平衡四季、生长万物的重任(1分)悟得君子学不止(自强不息、死而后已)(1分),以担当(2分)。

12.(6分)评分要点:结合恰当的名言警句或链接材料(1分),解说君子所担重任的内容(2分),谈自己对“君子之任”的意义、价值等的理解、思考(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3.(2分)壮观清静(清幽、幽静、静谧、清雅)山青水绿(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写出整体特点或局部特点均可,答对3点得2分,答对2点得1分,答对1点不得分)

14.(6分)评分要点:结合诗句(2分),分析词人形象(2分),概括词人形象特点(2分)。(至少分析两个特点)

15.(4分)评分要点:诗句理解(2分),解说寓意(2分)。

16.①(至若)春和景明②波澜不惊

③惊涛拍岸④卷起千堆雪

⑤到中流击水⑥浪遏飞舟

⑦青山遮不住⑧毕竟东流去

(8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17.(3分)B

18.(3分)C

19.(4分)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2分)。这一成语准确形象地概括了黄土高原丰收季节的奇异景象:既体现出黄土高原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繁杂色彩,又表现出其参差错落、杂乱无章的风貌(2分)。

3分。



21.(6分)①“秋的文章”表现了大地丰收的景象,展现了人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图景(1分)。②“秋的文章”由辛勤耕耘的劳动者创作,蕴含着劳动者的创造智慧(2分)③“秋的文章”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迎接挑战,追求幸福生活的奋斗精神(2分)。④“秋的文章”具有激励、鼓舞人心的力量,值得被记载传承(1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3.(50分)

类别 评分要求 评分说明

一类卷

(42—50分) 符合题意、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表达得体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

二类卷

(33—41分)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

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9分以上。

三类卷

(25—32分)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

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

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

四类卷

(24—0分) 偏离题意、立意不当

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 以24分为基准分浮动。 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

50个字减1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

夏天的六月,暑雨过后,我(欧阳子为作者自称)坐在树间,仰望天空与月亮、星星的运行,看到有星星陨落。夜已深,露水滴落,听到草丛间蚯蚓鸣叫之声更加急促了。耳闻目睹这一切,我的内心有所触动,于是写下了这篇《杂说》。

蚯蚓吃泥土、喝泉水,它们的生活简单而又容易满足。然而它们(仍会)把头探出穴外鸣叫,像在悲号又像在呼唤,似在长啸又似在歌唱,(难道)它们也有欲求吗?抑或是它们的欲求容易得到满足而自得其乐呢?或是为自己鄙陋的生命感到痛苦而悲叹自己的不幸呢?再或是喜欢自己的声音而得意地鸣叫给同伴听呢?又或是它因节气的变化而气血运动,既不明白自己为何而鸣又不能停止鸣叫呢?它为什么会如此聒噪不止啊!我对此深有感触。

流星陨落到地上,腥臭粗糙的殒石,变成了丑陋的石头。它们在天上灿然闪耀时能得到万物的景仰,是因为精气凝聚在身的缘故;等到它们跌落到地上,连破砖碎瓦都不如。人死后,骨肉发臭腐烂,成为蝼蚁的食物而已。人比万物高贵的地方,也是在于精气。他们的精气若不被外物改变,便会积聚于内成为思想,表现于外成就功业,写在纸上成为文章,灿然光耀于百世之前而又能受到百世之后人们的仰慕,不像星星的精气会随着它们的陨落而消亡。这岂不是很可贵吗?但是若活着的时候被利益、欲望冲昏了头脑、耗尽了心血,死后便同样会发臭腐烂而被丢弃。然而糊涂的人说:“)然而糊涂的人说:“满足(自己的)利益、欲望,以此来厚待自己。”我对此深有感触。

天从东向西运行,日、月、五星都从西向东运行。太阳一年转一圈。月亮比太阳快,一月转一圈。天又比月亮快,一天转一圈。星星有慢有快,有逆行的有顺行的。这四者,各自运行自己的而似并无商量,它们运转而不疲倦,运行而不停止,自古而今,一刻不曾停息。这是为什么呢?这四者,相互依赖而形成昼夜、四季、寒暑。(如果)停息一刻,则四季不能平衡,万物不能生长,所以它们的责任重大。人群之中有君子,他们肩负的责任也是很重的。(要)担当使万世太平、为众生谋福利的重任,所以(君子)说“自强不息”,又说“死而后已”,(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使命啊。既然如此,那么君子的学习,难道可以有一天懈怠吗?我对此深有感触。







































献花(0)
+1
(本文系关雎在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