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春节有一种习俗,那就是走亲戚,人们会提上大包小包的礼品走到亲戚家去,大家眉开眼笑,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特别融洽。然而,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走亲戚,年轻人过年走亲戚,很多人都是放下礼品就走了, 连饭也不吃, 这是为啥呢?网友说到了心坎上。 在以前过年走亲戚,那是真的很亲。别说过年了,就是平时走亲戚,也会好酒好菜招待一番,感情好的甚至还会住上几天,亲戚们坐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而如今即便是在农村里,走亲戚也失去了原来的味道,好些人都只是流于形式而已,因为习俗还是要遵守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是对走亲戚排斥的,甚至还是畏惧的。因为他们害怕在亲戚家里待太久了,亲人们问这个、问哪个,心里不自在也没有面子。 因为很多亲戚平时都在外,很少时间回家,一年见不上几回,但是春节大家都会回家过年,也免不了聚上一聚。记得小时候,走亲戚是最快乐的事情,走访一些许久未见的亲人,坐在火炉旁谈天说地,和大姨家的小孩嬉戏打闹,可谓是快乐至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也逐渐变得成熟,过年也没有小时候那种喜庆和激动,变得越来越没有年味。小编在这儿就不得不吐槽一下走亲戚的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不管走哪家,或多或少都要带上一些礼品,所以这就形成了“大姨家”给的礼品送给“二姨家”,“二舅家”礼品还挺贵就留下自己吃。 首先是因为年轻人把它当做是一种任务。在过去,由于通讯工具不发达,人们一般只有见面才会聊天,很多人春节去亲戚家,尤其是居住距离比较远的亲戚家,彼此之间都会寒暄很久,了解大家的近况。而现在,人们平时都会进行网络聊天,沟通起来很方便。很多年轻人只有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才去拜访亲戚,所以很多人去后放下礼品就走了。 有一部分人,那是真因为比较忙,时间紧,没有办法。因为春节虽然算是长假了,也没多少天的,但是在农村里亲戚都是比较多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是要走一走的。如果每一家亲戚都吃饭,那根本就忙不过来。而且常年在外面打工,他们也想要多抽点时间陪伴一下家人。,这些人春节回家需要陪伴父母,要拜访的亲戚也比较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