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退休生活随笔(三·闲散生活乐悠悠)

 孤山一松鹤 2019-02-08

《五·一放假的第一天》
       公园里桃花谢了,丁香花开了,远远地便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愈近味道愈浓,醉人的香气伴随翠绿的树木花草,增添人们休闲消遣的美好心情。
       今天,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带着一可来到八一公园。公园里有沿着健康步行道走步的,林荫下练太极拳的,跳舞的,打羽毛球的,玩扑克的,唱歌的,吹奏乐器的,一群群评论时事的,更有不少和我一样带着孙辈玩耍的。有趣的是,一些老年人,围了一圈踢毽子,毽子在空中飞舞,一人踢起,踢到另一人脚前,这个人马上玩着花样将毽子踢出,又一个人接上,继续玩着花样把毽子踢出,如此循环,尽量不让毽子落地,这些老年人矫健灵活的动作,踢毽子的技巧,吸引围观的人们不断发出喝彩声。
       一可,在树丛中窜来窜去,高兴地跑着跳着,一会爬到凉亭凳子上,喊道:“爷爷快来。”我刚追到凉亭,他匆匆又跑到一颗大槐树后面喊着“爷爷,我在这呢。”惹得边上的人都笑着说:“这个孩子太活泼了。”

《到银行取工资》
         避开了高峰,特意找了一个人员少的时间段到银行取工资。进入银行,来办理业务的人员确实很少,只有五六个人,心里感觉时间选的真好。环视了一下这些人,有个特点,都是老年人,有两三个比我岁数还大。
       虽然人员少,等待的时间却不短,平时年轻人办业务干脆利落,几分钟就可以办理完。今天,有的老年人办理起来半个小时也完不了。我前面一个比我岁数大的人办的就很有意思,业务员问清了老人家办理业务内容,嘁哩咔嚓在电脑上编排好程序便说:“大爷,输入一下密码。”老人站了起来,带上花镜,在密码屏上点了几下便坐下。柜台内业务员说:“大爷,你输的密码不对,应该六位数,你只输了五位,你再重新输一遍。”老人又站了起来,带上花镜,颤巍巍的重新输入密码。结果,业务员还是说:“大爷,你输的密码还是不对,重新输入一遍。”老人嘴里念叨着:“怎么不对呢?”再一次站了起来,带上眼镜,声音很大的念叨着:“我的密码明明是1、2、3、4、5、6。”摁完,便又坐了下来。只听业务员又说:“大爷,你没有摁确认键,还得重新输入一遍。”老人重新站起来,嘴里念叨着:“1、2、3、4、5、6。”输入密码,结果因为手颤抖几次都输错了。费了很长时间,好多次才成功,终于办完了。
       现在科技发达,业务大部分电脑完成。并经常更新程序和设备,老年人对原先的还没有适应,就得面对新的事物、思维,办起事来很困难。

《商家的服务》
         洗菜池的下水管道洁具坏了。过去老式管道洁具复杂而不科学,漏水后用了很多方法也没维修好,愁了很长时间,总担心漏的水将楼下邻居家污染。
         今天上午,洗澡回来,偶然路过一家新开的洁具商店,进去一问,真有洗菜池的新式下水管道洁具,买回家后,和原先洗菜池完全配套。为了省几个工钱,决定自己安装,费了很大劲儿,安装上了,一试漏水,心情顿时阴了起来,急忙找到商店求助,商家态度和善友好,告知:不要着急,现在专业人员不在,回来后,去帮助安装,不行就再给你换一个。
       晚上7点,商店人员过来,一检查发现垫圈安装不合理,重新调整,再试,水不漏了。心情顿时雨过天晴。  


《同学小聚》
        人老了,随着身体逐渐苍老,特别怀旧,牵挂不在身边的亲人,思念儿时和青少年时期的朋友、同学。
       10号下午,包头的几位去年10月参加《上海之旅》的同学,在图片社商定《上海之旅》图册时,收到白铁生微信,告知明天到包头。大家兴奋不已,虽然我们上海之别,仅仅几个月,犹如三秋,毕竟我们老了,怀旧是老年人一个特点,任何由头,都想作为相聚的理由。分别给能够找到的同学打电话,告知铁生来了,大家聚聚。居政纲居住呼市,也给他打了电话,接到电话,居政纲马上表示:“明天早上,送完小孙子上幼儿园,立即乘动车回包头,参加聚会。”将近6点,为了第二天的相聚,几位同学,连走几家饭店,最后选定敕勒川饭店。
        11日中午,我们相聚敕勒川饭店,见了面的同学(虽然同在包头有的同学也经常见不上面),似乎有讲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有的互相拉着手,回述着学校时生活,回忆青少年的往事,那时的欢乐,那时的碰撞,那时的无知,那时的天真。
        外地的同学,知道我们中午的聚会,纷纷视频联线,和大家远程聊天。周细旺,远在上海,第一个同我们连上视频,仍然军人作派,祝贺我们相聚,遗憾这次不能参加,希望有机会回包头和大家相聚。林影远在山东,好想回包头同大家相聚,身体不好,几次没有成行,知道我们今天中午聚会,早早就等着同我们视频联线。赵振起忙碌在奔驰的路上,车上便同每个同学视频聊了起来。晓敏,还乡,淑毅,永福等同学没连上视频,分别微信表示心意。
        千里搭席棚,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不散的聚会。“相见时难别亦难。”聚会散时,同学们依依不舍,希望有机会更多的同学相聚。特别怀念外地的同学,希望他们相约同一时期回包头,我们再相聚。

《梦寻桃花源》
        春天气息,愈来愈浓,小草露出了尖尖的嫩芽,桃树吐出幼小的花蕾,柳树也泛出绿色。七十岁了,到了古稀之年,好想在有水,有树,远离喧嚷尘嚣的地方,有一处小院。院落不用多大,也不要多新,破旧不怕,整洁干净就好。新翻的土地上种上几畦蔬菜,养几只小鸡,一只看家的狗,几株葡萄藤搭成凉棚,棚下摆放粗糙的木桌、板凳,桌上有精美的茶具。清晨,听着树上鸟儿欢唱,给蔬菜浇浇水,田野走一圈;白天,葡萄藤下,饮茶读书;晚上,闻着蛙鸣进入梦想。悠哉悠哉,惬意惬意。似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桃源般生活。一场春梦。
        细读陶渊明《饮酒》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其实,并不一定住在南山东北,远离人类群居住的偏僻地方;是心,远离了喧嚣的环境;是思想,遨游在桃花源的境界中。
       想起鲁迅《自嘲》的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其中,“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并不是逃避,而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坚持理想,不懈奋斗。
        丰子恺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真正的生活不在山上,不在山水之间,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现实中生活,在生活中实现自我。现实的生活环境就是田园、就是南山。
       不用刻意追求诗意般的田园生活,在现有的环境下,按照自己意愿,随意生活,完美就好。不是远避尘世,而是远避喧嚣。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

《包头賞盛开的桃花 》
  包头的桃花,盛开了。一团团,一簇簇,粉嫩的,散发着芬芳;清甜浓郁,烂漫似锦的桃花,盛开在包头植物园、公园、公路两旁、街坊楼与楼之间。粉白嘟嘟的花瓣,就像婴儿绽放的甜甜笑脸。小小的花朵拥挤着,变成了粉色的大花球。花的姿势各种各样,有的是小小的花苞,有的张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张开了,露出的黄色小花蕊。微风吹过,淡粉的桃花随风飘动,就像霓裳少女在春天里翩翩起舞。
       包头干燥、偏寒的气候,唯有柳枝吐出嫩嫩的绿芽,摆动着小蛮腰,伴舞着桃花,宣示美好春天的愉悦。
       植物园、公园成片的桃花,招引身穿艳丽服装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欣赏,与之合影拍照。
        公路两旁,桃花象两排盛装少女,摇摆舞姿欢迎来宾。 街道里,楼房之间,偶尔一株两株桃树,犹如小家碧玉,花儿绽开,花底翠绿的嫩芽,把一朵朵桃花变成了翡翠,增添了春天的美色。
       微风的伴舞下,雪花似的片片花瓣,漫天飘舞,抚摸着人们的脸庞,抚摸人们的肌肤,抚摸着万物,抚摸着大地,告知人们,满园春色的包头已经到来。

《三岁的孙子开车带我们去旅行》
       “爷爷,快来坐好,开车了。”一可手里拿着圆圈玩具,坐在沙发头上喊着我。我坐到沙发上后,一可手里的圆圈当作方向盘扭转,嘴里说着:“我们到盛世嘉苑。”并且从衣兜里掏出长方形纸片当作手机说着:“你好,我们到了,好,拜拜。”放下手机,便喊:“奶奶,快上车,我们走啦。”老伴手里拿着炒勺,从厨房跑过来,坐在沙发上。一可又开动了汽车,奔向快乐、幸福旅程。


《沙尘暴》
          连续两天沙尘暴,最恶劣时,能见度不足百米。
          昨天清晨,天气晴朗,然而空气中弥漫着尘沙的味道。上午九点过后,西北方向远远便看见一片尘沙卷起数十米的高墙,推压而来。霎时,尘土飞杨,狂风乱舞,树枝狂摆,折断了干枯的树枝,市面标语牌哗哗乱响,随时有垮落下来的危险,百米远高耸的楼房幻影似的似有似无。人们带着口罩,头蒙纱巾,侧身费力行走。
       本以为,几个小时沙尘暴就能过去,没想到,一刮就是两天,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停止的迹象。气温直降8——10度。

《母亲送我去上学》
       今天是母亲节,母亲离我们而去已经十一年了,母亲生前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六十五年前,第一天上学,母亲给我换上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让我背上新书包,里面有着练习本、文具盒。文具盒里,母亲把铅笔削的尖尖的,把橡皮和削笔刀摆的齐齐的,多次嘱咐我:“在学校削铅笔时,一定注意,不要削了手。”当时建国六、七年,城市没有现在这么大。一切都是蓬勃发展的景象。我们家在鞍山市,刚从老旧小区搬到新建的楼房。从家到学校有很长一片空旷区,其中还要经过一段正在施工改造的污水沟,母亲不放心我一个人走这么长的陌生路,嘱咐大妹妹,在家看护好弟妹,委托邻居大娘帮助照看弟妹们,牵着我的手,送我到学校。一路上,嘱咐我到了学校问老师好,听老师话,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好好学习,不要打架。到了学校看到不少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领着。母亲看着老师领着我们进了教室,向我摆了摆手,嘴里喊着:“听老师的话。”我从教室窗上看见母亲望着我们的教室,呆了很长时间才走。放学了,我急急忙忙往外跑,刚到学校门口便看见母亲已经站在那里了。母亲接过我的书包,领着我,边走边问,今天学到什么了,听没听老师话,和同学们相处的怎么样?留没留作业?我高兴地给母亲讲着学校的经过,母亲微笑地看着我,耐心地听着我的讲述。
       母亲连着送我两三天,对我说:“家里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你以后自己上下学,路上一定注意,不要打闹,放学后直接回家,不要让妈妈牵挂。”每天放学回家,母亲总是抱着最小的弟弟,领着妹妹,早早在楼下等着我。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清晨,公园锻炼身体回来,路中,见一对老夫妇佝偻着背,手牵着手,每人拄着一根拐棍,缓慢行走,不时交谈几句。阳光照在他们后背,拉长了身影,一副清晰的人生旅途前行的画面。
       人的一生,会经过无数坎坎坷坷,家庭、夫妻之间也会有各种磕磕碰碰,这些都是正常的生活,完美的生活。没有起伏的生活,平淡无味,走不长远,经过磨砺的家庭才会幸福美满。相信这对老夫妇,一生经过了各种磨炼,修成了正果,恩爱相携。
       热爱家庭,热爱我们的亲人,珍惜身边的伴侣,相携前行,走完美好的一生。

《美丽的女人》
       一个女人的行为,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有一副清晰优美的画面显现在眼前。
       清晨,朝霞映照,林荫路上,浅风吹拂,空气中散发着丁香花开的香气,轻柔地缠绕着绿树、花草和零星悠闲散步的人。鸟儿欢唱,空气清新,轻风淡淡,暗香飘浮,清爽舒雅。一位身材修长,素淡着装的女人,身旁一只干干净净,脖子上拴着一串小铃铛的京巴狗,围绕着她跑来跑去,铃铛声,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前,时而后地叮当响着,小狗时而跑到树下撒点尿做个记号,时而跑到女人前面,回头看看主人,得到主人暗示,便继续往前跑去,脖子上的铃铛一会发出急促响声,一会零散发出轻慢的叮当的响。小狗,跑着跑着,停了下来,拉了屎,像懂事的孩子一样,蹲在屎堆旁边,望着主人,主人走过去,从衣服兜里掏出卫生纸,将狗屎包起来,擦干净了地面,将狗屎扔进了垃圾桶里。小狗看看主人,又欢快向前跑去。行人逐渐多了起来,背着书包的学生,推着小车卖早点的商贩,骑自行车上班的工人,公路上涌现出各式漂亮小汽车,轮胎摩擦地面发出沙沙的响声,一副和谐流动的交响画面。

《“哥们”情深》
       清晨,窗外高树上,一群鸟,叽叽喳喳,把还迷迷糊糊的我彻底吵醒了。望着窗外蓝蓝的天空上,几缕丝棉状的白云,心情立马象空旷的天空一样爽朗。
     “嘀”,床头柜上的手机,响了一声。这是每天早上铁生第一个在群里的问候。铁生、振起、政纲和我四个年逾古稀的老同学,牵手情谊六十多年。现在虽然分居四个城市,心一直联系在一起。本来,我们最要好到的共计八位兄弟,浪淘沙,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的有的人开始离开了。记得前年,听说宝珠重病,哥几个相约到了上海探望宝珠。为了加强哥几个互相了解,建立了“哥们”微信群。今年二月,突闻宝珠去世,铁生,第一个发起每天早上在群里问候语。虽然,每天都在重复着几乎相同的短短的问候语,然而哥几个,誰也不厌烦,如果一个人两天没有发出问候语,其他人立马,用电话或任何快捷手段进行联系,确认没有变化,才放下了心。毕竟,我们都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我们的友情已经刻骨铭心,融化进血液里了。
        
《相悦相知》
你走了,
距离越来越远,
离开了这个城市;
我们的心
还是很近很近。
思念
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我们的初识
自然、无意间,
我们的交融在细雨中,
不知不觉润育滋生;
没有碰撞的火花,
没有暴风骤雨和雷鸣闪电,
没有美颜繁花。

初心的美,
弥留在心底,
眼神、言语、文字,
你我都懂字里行间的心意,
即使我不言你不语,
你我却能走进对方
灵魂深处。
你懂我、我懂你,
我们总是
相视妍妍微笑。

我们没有利益来往
我们不是酒肉朋友;
我们更不是闺密死党,
我们只是挚友。
我们心里只是惦记对方。
我们之交,淡若水。

世事将我们分开,
见面少了,
半年、一年;
你心里面有着我,
我的心里也总揣着你。

你走吧,
我相信
不管走的多远,
天涯?海角?
我们心里永远有着对方。

我们深知:
两情相悦,
何必朝朝暮暮。

《将走向……的路程记下来》
       总想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晚上开始写时,感觉一天平平淡淡,吃饭、睡觉,却没有可写的了。细琢磨,自己的文学修养太低,思想固化,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置若罔闻,不能从点滴水珠、一丝光线、一粒杂尘中领悟思想的火花。
       坚持写日记,为的是防止老年痴呆,并能使自己思想不老化,能跟上时代步伐,在体能允许的条件下让自己的思想年轻化。怎么样把写日记坚持下去,想来想去:一.平时多看点书,提高思维能力和观赏水平;二.不限制在每天晚上写,随时随地有了想法就写出来;三.不要求写出有水平的文字,能把思想意识表达出来就可以,当然应该逐步提高。1.表达出来,2.表达清楚,3.语言通俗精准,4.逻辑思维。

《和小孙子游览在蓝天白云间》
          幼儿园老师发来信息:要求家长同小朋友一起用落叶做一幅艺术画。在户外捡了一些落叶,回来,不知做成什么样的好。网上不断有小朋友的家长发来,他们做出的样品。大多数是经过加工精致的小动物、水果,一个个精致秀美。看到这些优美的样品图片,我们非常羡慕。我们做什么样的呢?考虑到,一可,正处在需要阳光,快乐成长的时期,我们便用榆树叶做成一棵大树,用柳树叶做成草地,用红色的花做了一个太阳,用发黄了的杨树叶撕成两个小人,。一可说:再来一条小河。于是又用几片绿树叶拼成一条小河。虽然我们做的很粗糙,同其他人的作品相比,差得很远,然而,我们也很心满意足,因为我们通过这一活动,使小小的一可,热爱大自然,喜欢蓝天、白云、,,绿水。

《老年卡》
         清早,把一可送到幼儿园,整理完家务,便和老伴乘坐公交车到民政大厅办理护照。这条线路二十几个站点,正好经过闹市区和老旧居民区。每到一站,便上来几个老人,刷卡器就会报出:“老年卡”,“老年卡”。车行一半路程,车上人员多了起来,百分之九十是银发老人。

《我是共产党员》
         上午九点,雨停 ,前去退休办领取发给党员“七.一”纪念品。一枚党员徽章,一把长柄雨伞。把徽章别在胸前 ,一股浩气,胸膛涌起,自豪感焰焰升起。戴上胸章后,天空便又开始下起了毛毛雨。打开长柄雨伞,没有坐返回的公交车,豪迈地走向了大街。中途路过“八,一”公园。雨淅淅沥沥稍大了起来,然而,公园里仍然不少人打着雨伞,雨中漫步。怡然融入了林间漫步人流之中。

《邻居老伙伴们的乐趣》
         午觉醒来,天气焖热,汗水将背心湿透了,实在看不下去书了。走出家门,阴凉通风处和邻居们下象棋。“跳马”“车进三,別象眼”,“臭棋!”边上观棋的老王,一口酒气,脸通红,嘴里叼着烟,一派蔑视的口气喊着。“你才臭呢,下一步这个炮打象绝杀。”老王身边的老张,一副瞧不起老王的模样,洋洋得意的笑着说。两个看棋的人,杠上了。大伙七嘴八舌,开起了玩笑。

《雨来了》
连续几天的闷热天气,把人们的心情搅得十分烦躁,盼望着一场雨的到来。夜半,一缕清风淡淡的吹起,不时的有雨点落了下来,渐渐的,雨淅淅沥沥下了起来,雨滴轻轻地拍敲着窗户,丝丝夹着水气的凉风,顺着敞开的窗口,吹进了屋内,吹走了闷热的气温,吹走了人的烦躁的情绪。终于睡了一个舒舒服服到觉。
清晨,雨停了,天空仍然灰濛濛一片,云彩遮住了太阳。气温凉爽,心情同阴暗的天气相反,心骨皆爽。太阳有时将云雾掀起一条缝隙,偷偷露出一下害羞的脸庞。云雾似乎为了同太阳挣个胜负,很快便又紧紧拉起了手,毫不客气地把太阳火红的脸庞遮盖起来。云层越来越厚,翻滚的速度越来越快,染色由灰变黑,越来越黑。终于九点多钟,天空下起了瓢泼大雨。马路上的雨水,瞬间漫过了马路牙子。窗外,大雨噼里啪啦的下着,雨滴急速地落在积水中,激起水泡,水滴四分五裂的溅起,水气漂浮上升。急速的雨,急流的水,急跳水泡,朦胧中可见的楼房,加上急促的雨声,流水声,公路上汽车行驶雨中轮胎磨擦出的的擦擦响声、喇叭声,哗哗、唰唰、滴滴、哒哒,一幅配有交响乐的动态水墨图画。

《送远游的同学们》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祝远游的同学们,古稀之年,三秋之季,越秦岭,穿峡谷,漂汉江,渡水乡,居土司城,登黄鹤楼。一路欢愉,快乐幸福。
耸山叠翠,寒潭清澈。一路风光,望同学们,缓游慢行,心骨清爽,健康悦意。
得意乘鹤归来时,殇咏畅意叙幽情。
———
今天,几位老同学相聚到安康、达州、恩施、武汉等地旅游。因家庭琐务,不能与同学们相携共游,深感遗憾。真情祝福同学们旅游愉快。
                                               

《古稀咏怀》
风摇落叶飘满金,
霜抹寒潭刷镜新。
蛙鸣蝉响时已过,
彩霞映日畅清音。

《小孙子认的几个字》
一可,养成了看手机的毛病。看手机,不能说一点好处都没有,一可通过看手机,学会了一些字,并能解释。然而,时间长了,对眼睛不好。今天,关闭了网络和手机电源,带着一可到植物园玩。
艳阳高照,音乐喷泉歌舞欢腾,绿树成荫,植物园里很多家庭带着孩子玩耍。一可,高兴的拿着水枪,在浅水湖里和小朋友们高兴地玩了起来。一会用水枪往树上和草丛里喷水 ,嘴里喊着:“它们渴了,给它们点水喝。”忽然,一可看到池塘边一块牌子上写着,“此处水深,喷泉操作间有电。”一可,便同小朋友们喊着:“水,有电。”虽然,他不能念全牌上的字,也不懂得其意思。旁边的人,对他能认字很惊奇。

《少年时的记忆》
今天整理存留下来的书籍,发现了几张老照片。五十四年前,初中时和几位同学一起学习的照片,几位同学围绕着书桌认真读书。当时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明显在照片中可以看出,同学们穿的都十分朴素,有的同学衣服上很多补丁,女同学没有一个穿花花绿绿的衣服,都是粗布蓝灰色衣服,虽然单调、简单、朴素,但同学们精神面貌确很好,学习很认真。在我们学习小组旁边,一位同学正为同学理发。那个时候,男同学理发都是同学们互相给理。想起那个年代,心里总有一股甜丝丝的感觉。思念着同学们的纯洁感情。

《为了生活》
上午九点多钟,前往公园散步,路过一个水果摊,一位中年妇女正在整理着水果,她将各种水果一个一个摆放整齐,有的水果用干布擦拭干净光亮。一些有点烂的水果,削一削,递给紧拽着她衣角的三四岁小孩,小孩接到后高兴的舞着小手,放到嘴里。

《鬓霜忆少年》
公园二零一八年九月,既望中秋,五十六年之同窗故友,重聚塞北鹿城。古稀之友,叙少年之情谊。欢歌笑语,举杯同述。忆往昔,峥嵘岁月,历历在目。遥记当年,慕英雄,持理想,刻苦学习。效雷锋,做好事,获“四好”。
为报效祖国,奔赴四方。
光阴倏逝,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霜染鬓发,壮心不已,飞羽觞而醉享。但愿人长久,千里携手,共赏婵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