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离辐射是什么?几张图带你看懂三种致命辐射

 昵称散步收藏 2019-02-08

辐射无处不在,在物理学中,把一切能量的传递,以及微观粒子的移动状态都称为辐射。

能量的最直观表现就是温度,所以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任何有温度的物体都有辐射。

那么冰有辐射吗?

冻结的冰

虽然水在零度状态下才会结冰,但我们所谓的零度,只是摄氏温度中的零度,如果把它换算成华氏度,那么一块冰的温度就是32华氏度。如果换算成兰氏度,那么一块冰的温度则高达零上491兰氏度。在热力学理论中,认为物体的温度是由物体内的粒子移动所导致的,粒子移动越快,温度越高,当粒子不动时,这块物体就没有温度。经过计算,如果一块物体中的粒子处于不动状态,那么他的温度就是零下273.15摄氏度,这个温度也是开尔文温度中的零度。也称为绝对零度

理论中的最低温度

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无法制造出绝对零度的温度,所以可以说,我们世界的任何物体都有温度,都有辐射。辐射就是能量的传递,温度高的物体辐射温度低的物体,别人辐射你,而你也辐射别人。

辐射无处不在

但如果辐射只是温度的传递,就不会有那么多科学文盲对此谈之色变了。在常见的温度传递类辐射中,有一些特殊群体,它们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携带大量能量,以至于足以打断原子或分子的化学键,并且使他们的电子与主体分离。

电离辐射破坏DNA

电离辐射并不常见,他们主要来自于原子量较大的化学元素中(衰变),其中α射线,β射线以及γ射线是对人体最具破坏性的。

阿尔法射线

α(阿尔法)射线是放射性原子在衰变过程中不断发射出来的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也就是失去电子的氦,这种辐射因为颗粒较大,一般无法穿透人的皮肤,但一旦进入人的体内,氦核就会开始剥夺人体组织的电子,从而使器官癌变,基因变异甚至快速死亡。

贝塔射线

β(贝塔)射线是放射性原子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出的高速电子流,电子不如质子和中子大,所以相对于α射线,他的能量并不强,但因为身材小,他的穿透力强于α射线,如果人有人遇到了β射线,那么他一定会在很短的时间内皮肤被烧伤,并且因为电子的电离能力,皮下组织以及细胞会被彻底破坏,很难恢复。

伽马射线

γ(伽马)射线是放射性原子在衰变过程中发射出的光子,如果你有幸看到了它,它将会是你这辈子看过最亮的光。随之而来的,你将短暂失明,DNA断裂,细胞突变(漫威漫画中,布鲁斯博士就是因为挡住了一束γ射线而变异为绿巨人)当然,如果是你,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不会是变异,而是在短时间内死于辐射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接触到以上提到的电离辐射,而更为常见的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无线电波,手机辐射等都只相当于温度的传递,对于身体几乎没有任何伤害。

电离辐射标志 危险


电离辐射标志 安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