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的管理措施,各位果农可以都看看!

 宿龙老虎 2019-02-09

来源 中国果树

果园生草栽培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20世纪40年代得到推广和应用,目前已成为多数国家果园的常规生产技术。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该技术,最初在福建、广东、山东等地果园中应用,并于1998年开始将果园生草作为绿色果品生产技术在全国推广。经过近30年的研究与应用,广大果农对果园生草在维持果园微环境稳定性、提高土壤肥力、改善果实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认识不断增强,果园生草面积持续增加,果园生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日趋明显,这种转变对于我国果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的管理措施,各位果农可以都看看!


目前,多数研究表明,果园生草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并维持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改善树体营养状况,提高产量及品质,果园生物多样性增加,抗病虫的能力增强。但针对果园生草后综合配套管理措施缺乏系统研究,甚至存在认识上的偏差,现将果园生草后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我国果园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参考。

刈割管理

果园生草包括自然生草和人工生草2种形式。自然生草多选用在当地能形成自然群落的乡土草种,结合清除果园恶性杂草,留用良性野草。人工生草主要选择适应性强、产草量大、浅根性、矮秆、有利于害虫天敌生长繁殖的草种,多以豆科和禾本科草种为主,可种植单一草种,也可2种或多种草种混种。


目前,果园生草后多进行刈割管理,刈割后多将草覆于树盘内或就地覆盖。生草后通过适时刈割可改变草种的生长量,对草种的生长发育和演替起到调控作用,同时也可以短时避免与果树争夺肥水,从而起到缓解或消除与果树间的养分竞争关系的作用。刈割的时期和次数根据果园的立地条件和草种的生长特性确定,以确保草被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1

刈割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虽然果园生草具有较多优点,但也易于形成与果树的养分、水分竞争,特别是氮素营养的竞争尤为明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果树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这一点在幼龄果园尤为明显。刈割是减轻生草与果树养分竞争的有效途径。

2

刈割对果园土壤的影响

土壤直接为果树提供水分和矿质营养元素,是果园生态系统的基础组成部分,土壤环境的相对稳定和健康发展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和果园的可持续利用。果园生草后刈割可以提高表层土壤矿质态氮含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地表径流矿质态氮损失,其减少水土流失的效果与刈割高度、刈割时间、刈割次数等有关,从而可以促进树体的生长发育。


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的管理措施,各位果农可以都看看!


刈割可以改善果园近地表草域的生态环境,提高近地表草域的光照度和各层次的温度,增加地表日蒸发量,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这在多雨季节可改善土壤透气性,为根系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有利于果树的健康生长。刈割覆盖夏季降温、冬季增温效果明显,同时,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全钾含量极显著增加,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且随着年限的增长,刈割覆盖、刈割压埋多种养分含量逐年增加,而清耕则某些养分含量出现负增长。

3

刈割对草域环境的影响

刈割可以调节草种类的演替进程,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及刈割高度由草群落的生长高度及长势决定,与草的品种有关。合理的刈割时期和刈割次数可以确保草被长期处于较稳定状态。在环渤海湾地区采用人工种植红三叶的苹果园,生长季一般需要刈割4~6次,留茬高度以20cm左右为宜,此时红三叶叶片净光合速率较高、有效光合时间长,基部分枝数多,总产量高,有利于红三叶的持续生产。刈割高度影响草种的生物量和营养物质组成。一般禾本科草种的刈割高度应在生长点以上,豆科草种应在茎的1~2节以上。干旱、半干旱地区应适当减少刈割次数,甚至不刈割。

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的管理措施,各位果农可以都看看!


另外,刈割可以改变果园生态系统中昆虫种群的数量和发生规律,适时刈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害虫对果树的危害。在种植黑麦草的栗园研究发现,与清耕对照区相比,黑麦草种植区可降低夏季树间气温,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从而使田间小气候得到显著改善,抑制了针叶小爪螨种群的增长,有利于其天敌栗钝绥螨种群的增长,且不同刈割处理间存在差异,全割处理树上针叶小爪螨在发生高峰期的数量为每片叶4.78头,条割处理的为每片叶1.62头。

肥水管理


生草后,合理的肥水管理并及时清除恶性杂草可以使草群落快速形成优势草被,增加了草种覆盖率和生物量,尤其可以减轻幼龄果园生草与果树的肥水竞争问题。生草后,合理施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养分状况,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


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的管理措施,各位果农可以都看看!


在生草覆盖条件下平衡施肥较清耕可提高坐果率和果形指数,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果树水分利用效率,并且可以提高成熟期雨水蓄积量,增加土壤贮水量;生草覆盖结合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养分含量均高于生草对照和单一施肥处理。生草后施肥处理可以提高0~3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说明施肥可以促进草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的管理措施,各位果农可以都看看!


另外,生草后施肥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溶解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蔗糖酶、纤维素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增加;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率明显增加,其中以施用氮肥的效果较明显。

生草后配合合理的肥水管理对果园土壤环境、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树体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均表现出正效应。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结合果树的肥水管理,筛选适应当地生草果园的肥水管理措施,以利于果园的长期健康发展。

其他管理


果园生草4~5年后,草被开始出现老化现象,土壤表层板结,不利于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其对养分的吸收,应及时更新草被。此时应结合旋耕或翻耕管理,清耕1~2年,再重新生草。


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的管理措施,各位果农可以都看看!


建议在果园管理中适时补充磷钾肥,同时,可增施石灰等碱性物质,以降低豆科牧草在培肥时所引起的土壤pH值下降情况。另外,应结合果树病虫害防控措施,对地面草被喷药以防治病虫害,一般自然生草由于种群多样性丰富,其草被的病虫害较轻,而种群结构较单一的人工生草形成的草被较易发生病虫害,应注意及时防治。

展望

果园生草在果园管理中是一项长期且系统性很强的工程。由于其在果园培肥地力、改善树体生长发育状况、提高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增加果园微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减少病虫害发生等方面优势明显,越来越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果农的重视,对果园生草的研究和投入也逐渐增加。加强果园生草后管理措施方面的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适应当地果园条件的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果园生态系统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声 明:摘编自《中国果树》2018年第4期“我国果园实行生草后管理措施及其研究进展”(徐田伟,秦嗣军,杜国栋,吕德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