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梳理了一篇彩绘神兽的内容,此次继续。但不同于上次,此次的部分神兽在今人看来可能神性不足,但要知道古人的视域不比今人。即使是同一个神兽,在古人的庙会中也有不同的变体。这些神兽,本该十分丰富且玄秘,但发展到民国以后几乎越来越固化了,甚至逐渐定型为几个品类,其中尤以龙生九子、十二章纹等为代表,其他神兽变得越来越渺然无闻了。一个想象力发达的民族,也许他的文化会不显得那么沉重。今人也根据山海经等作品结合明清刻本描绘了一些神兽,但总感觉韵味还差了些。 白泽 白狮 青狮 麒麟 狻猊 獬豸,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额上一角,善辨忠奸,司法的象征,表法形式较多,也较复杂_副本 貘 驺虞,白虎黑条纹,长尾,仁兽,非自然死亡之物不食,可日行千里 ![]() 彘 ![]() 有首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 ![]() 狰,状如赤豹,五尾一角,其音如击石 ![]() 䝠 ![]() 九尾狐,音如婴儿,可食人,也有说祥瑞之兽者 ![]() 海马 ![]() 黑虎 ![]() 龙龟 ![]() 诸怀,牛形,四个角 ![]() 鹿 ![]() 犀牛 ![]() 长颈鹿,古人也认为是麒麟 ![]() 疑似迦陵频伽 ![]() 疑似开明神兽 ![]() 疑似飞廉 ![]() 牛首山发掘的南唐二陵出土“人首鱼身”陶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