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它的优点有:高效率、高质量、建筑使用面积可增加等,这些优势是不是真的可以实现呢? “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不好” “认为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 “怀疑它的发展前景只是昙花一现”…… 伴随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始终有人对装备式建筑存有各种各样的疑虑。不愿意购买装配式建的原因又在哪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大家都是怎么说的吧。 不愿意购买的业内人: 一线天: 装配式住宅外墙如果用夹芯保温,外墙的面积会比一般的房屋多,比方说本来你买100平方普通住宅使用面积有75平方,现在你买100平方装配式住宅使用面积只有70平方,你买不买? 另外,装配式住宅楼板用的是叠合板,正常厚13cm,普通住宅楼板一般是现浇的,厚10~11cm。也就是房屋的净高天生就少了2cm,比较之下,你会买哪个? 常凡: 作为一个结构工程师,我不会买,以现在中国工人的施工水平和绝大部分的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装配式的房子质量不可靠,不论从抗震还是使用方面,都不可靠。装配式建筑是劳动力短缺环境下的产物,咱们国家还没到这个阶段。 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建筑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产业化施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装配式建筑从研发、生产建造、运输、零售到金融服务和安装,早已形成产业合作一体化式的发展模式,走在世界的最前沿。 日本作为地震多发国家,他们的装配式建筑起步早、发展得也很好。也已经接受了强烈地震的考验。毫无疑问,日本得装配式建筑已经代表了世界先进水平。新加坡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项目采用新型建造技术和材料来完成,装配式建筑逐渐成为主流,占比达80%。 中国相较来说起步较晚,面对众多质疑之声,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住建部原总工程师王铁宏的解释是:产生上述种种顾虑的原因,还是有些人没有真正明白为什么要发展装配式建筑。 认同装配式建筑的业内人: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张君: 装配式的住宅应该和现浇混凝土的住宅没有太大的区别,老百姓感觉应该是一样的。 专家在对装配式建筑与传统体系的建安成本进行分析后的结论: 对80-120层超高层建筑,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成套交付价可节省1/3;对30-70层高层建筑,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成本可节省1/4;对20-30层小高层办公类建筑,尽管抽样样本偏少,但采用钢结构装配式也有一定的节省空间,约1/6。 一位广东市民说: 购买装配式项目商品房,公积金贷款可多贷两成,这方面蛮好的。 杀手不太冷: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基本等同于现浇结构的抗震性能,甚至某些性能超过现浇结构建筑的抗震性能,可以满足抗震八级的设防要求。 来源:土木在线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但有的地方搞“目标责任制”,追求预制化率,加大推广力度,这可能就是问题之一。 实现建筑现代化,选择预制还是现浇,或是预制和现浇相结合,都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工程条件和市场需要来确定。 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会饱受争议,我们到底该批判还是支持?大家对装配式建筑都是怎样的看法呢? 参与投票或留言,让我们看到你的想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