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雅·祈父 l 诗经讲演录

 思明居士 2019-02-09


原文


祈  父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


大司马!我本是君王的亲兵。

为何陷我于忧患,到处征戍不安宁?


大司马!我本是君王的武士。

为何陷我于忧患,到处征戍无休止?


大司马!脑子真的不好使。

为何陷我于忧患,家有老母没饭吃?



解说


先解释几个字词:

1.“祈”,是通假字,本字应该是“圻”或“畿”,在古代是王都所管辖的方千里的土地。“祈父”,是官名,即掌握兵权的大司马,相当于现代的国防部长。

2.“恤”,忧患。

3.“厎”,音止,“厎止”,“休止”“终止”之意。

4.“亶”,确实。

5.“尸饔”,“尸”,借为“失”。“饔”,熟食。



《毛诗序》说:“《祈父》,刺宣王也。”郑玄《笺》补充说:“刺其用祈父,不得其人也。官非其人则职废。祈父之职,掌六军之事,有九伐之法。祈、圻、畿同。”


周宣王晚年穷兵黩武,四处征战,然而败多胜少。按照《资治通鉴外纪》所载:周宣王“三十三年,王伐太原戎,不克。”“三十四年,王征猃狁。”“三十八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四十一年,王征申戎,破之。”《祈父》一诗中反复说“转予于恤”,所指的应该就是这个历史背景。


《祈父》一诗很短,它讥刺周宣王穷兵黩武、用人昏庸。却又不是直接对着君王说的,而是对着掌管兵权的“祈父”说的。传统经师认为这是“诗人之忠厚”。



“爪牙”一词在现代是个贬义词,是与“走狗”“鹰犬”差不多的一类词。但在古代,“爪牙”是个褒义词。猛兽通常以爪和牙进行防卫和搏击。因而古人将“爪牙”作为“勇武”的象征,出师打仗,军前大旗叫“牙旗”,军中发号施令都要在牙旗之下。军队也用“牙璋”作为信物,“牙璋”就是刻有兽牙形状的玉器,其功用有点像后世调兵的虎符。而文官公府也效法这一套,刻木为牙,立于公府门前,叫“牙门”,后来讹为“衙门”。从这些掌故中,你可以看出古人对“牙”近乎崇拜的态度。


此诗开头就说:“予王之爪牙。”我是什么人?我是君王的亲兵卫士。亲兵卫土的职责是保卫君王的,居则捍卫王宫,行则护卫车驾。君王不出行,亲兵卫士也不出行。祈父竟然调动君王的亲兵卫士四处征战,让我们陷于忧患。但调动君王的亲兵卫士,必定是得到君王同意的,甚至是君王自己派出去的。前方战事吃紧,周宣王又好大喜功,无兵可征,所以才“料民”(调查人口数量)于太原。无兵可征,才不得不派出自己的亲兵卫士。但这个过错不能让君王承担,而过错又要有人承担,“祈父”于是就成了倒霉蛋。所以《祈父》一诗三章全是君王亲兵责备祈父之辞。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的,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外交活动中,流行“赋诗断章”,它不在于讲《诗经》的某篇诗的原意是什么,而是在新的特定的环境中,恰当地运用某篇诗的某句话,起到某种画龙点睛的游说作用。


据《左传·襄公十六年》记载:齐国侵伐鲁国,鲁国派叔孙豹到晋国求救,鲁国与晋国是盟国,晋国又是盟主。鲁国年年进贡,晋国有保护鲁国的责任。但晋人听了叔孙豹求救的陈词后,却以各种理由婉言谢绝,不想承担救援的责任与义务。叔孙豹于是去见中行献子,并赋《祈父》一诗,这当然有责备之意,那意思是说,晋国大盟主啊,你为何让鲁国陷于忧患,使我们得不到安宁?“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中行献子(荀偃,晋国正卿)听后立即道歉:“偃知罪矣!”表示愿意救援鲁国。你看一篇诗的力量有多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