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少春——永生的京剧文武老生

 lsjxs 2019-02-09

《云罗山》

       4月12日,我们北京市东城作协的部分会员,在主席韩小蕙的带领下,来到东单外交部街,对那里的十几处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灿然印记的老四合院,以及人和事等进行了一天的采风。

       当走到外交部街东口甲1号大门口时,民俗地理学家王兰顺用低沉、缓慢且深沉的声音介绍道:“这里就是我国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文武全能老生、原中国京剧院一团团长李少春先生的故居……”

       看着已然破旧的院门和几层高的红砖矮楼,我想:这里,曾经无数次地传出过李少春先生那一声声高亢明亮,且醇厚感人的唱腔呀,曾洒下他多少滴跌扑滚打辛勤的汗水呀,也传出过多少全家欢乐的笑声呀!可惜,时光如白驹过隙,这些已然不见了。

       李少春先生是我自儿时即极其敬仰和崇拜的一位京剧表演大师,可惜他已于1975年9月21日文革还没有结束时,就怀揣着此生“南柯戏梦”的憾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屋是人非,我心中不禁一阵凄然,由心底涌出诗歌几句:“五十年前‘李神仙’(团内尊称),文武双佳俱峰巅;‘刀下’遗得无情憾,高功绝唱寂梨园。”

       同时,我的眼前又仿佛走来了戏曲电影《野猪林》中由李少春先生演活了的英雄人物——林冲。《野猪林》也是李少春先生自编、主演存世的唯一一部宝贵的京剧艺术作品,也是无数年轻人学习与追求的经典范例。

       听人介绍和查询,我对李少春先生的身世和表演历程也有了一些了解。

       李少春先生出身于梨园世家,祖籍霸州,其父李桂春在河北梆子和京剧两行皆出类拔萃。李少春先生1919年农历九月十二日生于天津,七岁启蒙幼功,十岁登台,后拜精通余(叔岩)派戏路的陈秀华先生习文戏、精通杨(小楼)派、尚(和玉)派戏路的丁永利先生习武戏。19岁在天津中国大戏院首次亮相,连演四天、五场戏,每场均以文、武双出的演出形式亮相观众、充分展现了李少春先生文、武双全超常的京剧艺术才华和精湛的演技,真可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举征服了天津观众,一炮而红。并以《击鼓骂曹》、《两将军》亮相北京观众,更是名声大震,之后又赴上海演出,响誉南北。1938年10月19日余叔岩先生在北京正式收李少春为徒。李少春先生性格坚韧,谦虚好学,勤奋刻苦、博采众长,从此,他的唱念做打之功一发而不可收。他曾创建群庆社、起社、新中国实验京剧团,后改编为中国戏曲研究院,即中国京剧院前身。36岁时参加中国京剧院,任一团团长之职一直到“文化大革命”……

       我出生在大栅栏旁的一条胡同里。记得母亲非常喜好京剧,常常到大栅栏及其附近的剧场去看戏,据我所知的,大栅栏内就有前门小剧场(即广德楼)、庆和园、庆乐园、三庆园,门框胡同的同乐园,粮食店街的中和戏园,肉市的广和楼以及鲜鱼口内的大众剧场(华乐戏院)。

       随母亲去剧场时,我也就3到6岁,对一切都懵懵懂懂的,也不知具体去的哪家剧场,演得是何戏,记得最清楚的后来才知道的有两出戏的片段:一是由李少春先生主演的《响马传》,因为我从小就爱听老人们讲秦琼的狭义故事,因此至今还记得。李少春先生在戏中秦琼的扮相洒脱帅气,身着箭衣、头戴软罗帽、足蹬厚底靴、背插双锏、手持马鞭,每个动作干脆利索,做派英俊潇洒,透出一股英雄之气。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另一出戏是他演出的《将相和》。在此剧中李少春先生饰演蔺相如。在其中一场戏的表演中,蔺相如“扑向油锅”时,由于演得形象逼真,我当时还真吓坏了。

       论语中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据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发表在《戏剧论丛》中的《博大精深的艺术家——李少春》一文介绍:“《将相和》是少春文戏的一个大提高,他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创作经验,表演手段都丰富了。少春从没有门户之见,只要你好,我就学。他吸收各家之长,为我所用,念、做学周(信芳),唱学马(连良),但他始终又不脱离余(叔岩),这就创造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见《李少春研究》第5期46页)

       我母亲最爱看“猴戏”了,那时演猴戏最有名的就是李万春和李少春了,而我母亲最喜欢看李少春先生的猴戏。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李少春先生的跟斗翻得又轻又高,漂亮极了。金箍棒耍得如流星电闪,我简直都看呆了。那时候由于年龄小,最爱蹦蹦跳跳的,偏偏我在看李少春先生的猴戏时可老实了。

       说实话,京剧虽然被一些人认为太程式化,节奏太慢,但从小喜欢京剧的母亲对我的耳濡目染,使我对于京剧还是能够接受并比较喜爱的。

1963年,李少春先生自编、主演的《野猪林》由著名导演崔嵬、陈怀皑拍成了戏曲电影在全国公映,我立即跑去观看。

       《野猪林》的舞台戏我没看过,一看电影,立刻被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几位艺术家的精彩表演所折服。特别是李少春先生简直是把林冲演活了。电影蒙太奇镜头的运用,比戏剧的表现手法更加完美,通过一个个真实镜头的拉近、推远、闪现以及特写等的变换移动,使安排紧凑的“结拜”、”白虎堂”、“长亭”、“山神庙”等几场情节,在李少春先生“敏、捷、脆、帅”的动作,翻跌扑跳的精湛演绎中,再加上他那富有人物般表现力的道白和高亢激越、自然清晰、气语酣畅、声情并茂、韵味十足的演唱,把一个本想平静地过生活的教头,被奸人陷害,夫妻分散,刺配沧州,最后不屈隐忍,奋起反抗,杀敌上山的林冲的性格和命运的悲剧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贝多芬有言“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

       是的,对于唱念做打具已达到当代巅峰的一流大师李少春,仇梦晓在《李少春研究第四期》“电影《野猪林》‘发配充军’片段赏析”中说道:“李少春先生在剧中的表现,完全可以用四个‘美’字来加以概括:扮相俊美、唱念优美、身段绝美、开打极美。真是演活了林冲、演神了林冲、演绝了林冲……”

       此话千真万确,李少春先生因为戏曲电影《野猪林》更加声震遐迩,《野猪林》也是李少春先生文武老生达到的最高境界,戏曲电影《野猪林》更为中国京剧留下了最经典的范例,而李少春先生本人也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除了前四大须生余叔岩、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和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名家外,李少春先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是最完美、最高大的了。

       然而,此后不久,”文革”就开始了,传统京剧所有的剧本都被定为宣扬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封资修的东西,从此在中国大地上被无情地禁演,许多京剧届的顶梁柱如四大须生、四大名旦、四小名旦等都被批判打倒,而李少春先生,也难逃噩运。

       北京,再也看不到传统古装戏了,同时,母亲从小影响我对京剧的一点爱好,也就随风而去了,1969年9月,我16岁时作为知青去了黑龙江兵团,这一去就是10年。

       由于我从小打下的基础,所以我对传统京剧一直很喜欢,而且从喜欢李少春的演出,到其他演员,从戏到京剧电影,我上小学时,就把能看的京剧戏曲电影都看了,如《武松》、《荒山泪》、《杨门女将》、《穆桂英大战洪州》等。

       据《李少春传略》作者李仲明介绍:在李少春先生近30年的舞台艺术生涯中,演出了包括《打金砖》、《定军山》、《借东风》、《杨家将》、《文天祥》、《长坂坡》《八大锤》、《挑滑车》、《罗成》在内的近200个剧目,饰演和创造了包括岳飞、高宠、关羽、黄忠、文天祥、赵云、马超、罗成、林冲、任堂惠、武松在内的100多个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也使不少像我这样的学生,在幼小的心灵里,也把李少春先生当做了自己敬佩的英雄。

       据介绍,由于李少春先生的杰出贡献,1956年5月23至27日,他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工作者代表,出席了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会议,并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还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9年,他终于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京剧《乌龙院》

李少春 饰 宋江 白玉微 饰 阎惜姣

       ………

       可惜我到东北兵团后,那一个时期社会上就只上演和播送8个样板戏了。我再也没有看过一场传统京剧,它与我已形如陌路了。

       我永远忘不了1975年9月21日那天。因为那天是我第三次探亲回京后,去前门大街打磨厂内的一家针灸医院,让吴大夫为我的腰部扎针灸,就在9月21日那天,吴大夫几个人议论说:我国著名文武老生李少春先生病逝了,刚56岁,言语中透露出无限惋惜和感慨。我当时就蒙了:李少春,我心中最优秀的京剧文武老生演员,他竟然这么早就去了,我忍不住眼眶就湿润了。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小雅·车舝》)。前些时,我们东城作协会员到外交部街去采风,我毫不犹豫地报上我要写一篇介绍李少春先生的文章,并于4月18日一个人坐火车去了霸州,来到他的老家《李少春纪念馆》。因为我对他的了解终究不详细不具体,我要好好地把他介绍给如今的广大人民群众。他人虽已去,但他博学多采,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尊师爱友,助人帮人的心胸,应该在北京、在全国继续传颂和发扬下去。让他的精神,就像他的《野猪林》一样,在祖国的大地上永远熠熠生辉。

《李少春纪念馆》与“李少春大剧院”在霸州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们是在2006年11月4日,李少春诞辰87周年那天投入使用和开馆的。展厅面积800平方米,分为序厅(李桂春)、第一展厅(粉墨传奇)、第二展厅(英雄史诗)、第三展厅(花团锦簇)、第四展厅(春韵流芳)和音像厅,共6个展厅。以众多的实物和资料,多层次、多角度地诠释着李少春先生的道德情操、艺术成就、人格魅力、世界影响和卓越贡献。每年都吸引来众多的参观者、崇拜者。

       当我从热情的《李少春纪念馆》负责人手中接过他们提供给我的有关材料和看完《李少春纪念馆》的展览内容后,我才真正地对李少春先生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也才知晓,原来李少春先生不仅传统京剧演得好,而且还为我国现代京剧的编创演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呢。

       1958年他即带领全团排演现代京剧《白毛女》,并饰演杨白劳。“他决不是满足于穿上现代人的衣服去套用京剧的技巧程式,而是认真观察生活,深入体验劳动人民的感情,将内心的体验和外部的动作融为一体,使人物栩栩如生。”(李少春研究第四期邹忆青《李少春技艺长存》)。的确,李少春先生塑造的杨白劳虽然只有三场戏,但他以一系列真切的动作,深沉的唱腔,给当时的京剧届和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李仲明先生在他的《李少春传略》中还讲到:1964年初夏,中国京剧院一团在同名沪剧的基础上,在编、导、音、美和全体演员的努力下,排演了曾轰动艺坛的《红灯记》,李少春从一开始排练就饰演男主角李玉和(公演后,恰逢李少春腰脊椎病痛发作,便由后备的B角钱浩良演出。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李少春首先被江青污蔑为破坏革命样板戏,紧跟着又被扣上多重罪名遭到严重摧残、打击与迫害。)也结束了李少春先生的舞台生涯。(文章来源于网络 作者:王建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