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中考学科中,想必历史学科受到了不少学生的喜爱。较强的趣味性和浓浓的人文性,让热爱中外历史的同学学习起来格外过瘾。但是,在中考即将来临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对历史也是格外发愁:基础知识不牢固,做选择题时经常一头雾水,面对大段的背诵材料一筹莫展……为了解决这一部分同学的疑虑,也为了让初一的同学未雨绸缪,小编采访了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刘加云老师,为学生以及家长指点迷津,既帮助初三学生做好最后的冲刺工作,也对初一学生未来的历史学习之旅指明方向。 初一积累 1、历史是一门积累性的学科。首先,刘加云老师告诫初一的学生,要想尽量轻松地学好历史,关键在于平日的积累。“据我观察,那些历史学得好的同学,往往很喜欢阅读课外读物,尤其是历史类书籍。这些同学对课本上的很多知识已经了如指掌,不需要多么辛苦的背诵也能够很好地掌握。”因此,刘老师尤其建议初一的同学,从现在开始就要注重课外阅读,通过这种轻松、低压力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储备一些历史知识。 2、把握好历史学习的基本要素,熟记历史朝代顺序等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方法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根基做铺垫,再巧妙的方法也无从谈起。 3、对历史的讨论氛围很重要。这种讨论不仅局限于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课下的师生交流,甚至也包括亲子之间的探讨。有的家长喜欢在家中以单纯提问的方式监督孩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对历史学科来说,就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可以让孩子不仅记住知识,而且深刻地理解。“哪怕一家人在看一部正规的历史剧时,互相交流一下对剧中事件和人物的看法,对孩子学习历史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刘老师说道。 初三冲刺 1、提高课堂效率。对于目前的初三学生来说,再谈积累已经来不及了。但有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在历史的学习上仍然很迷茫,对于这些孩子来说,最后几个月有什么样的复习技巧呢?刘老师说,毕竟历史在中考中只有80分的分值,考生大部分的精力还是要放在语数外等课程上,在课后花大量时间复习历史是不现实的。因此,学生应该上课时全神贯注地听讲,争取把老师讲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当堂消化,在加深理解的同时也会提高背诵的效率,节约更多的时间去复习其他科目。而且,历史的知识点多而细碎,上课时稍一走神,就容易漏掉老师所讲授的重点,到时候课下花很多时间也补不回来。 2、注重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任何一门学科最重要的部分,而刘老师特别强调,不必去购买大量的课外辅导书籍来复习历史,回归课本才是最应该做的,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记牢,是最扎实、稳妥的复习方法。“教材的作用是任何一本辅导材料所替代不了的。”刘老师说。 3、课后要及时查漏补缺。刘老师强调,历史课复习内容多、时间紧、进度快,在复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要及时解决,有不懂的问题随时请教老师和同学,一旦稍有懈怠,问题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到时候再解决难免手忙脚乱,甚至已经来不及了。 4、不要反感背诵。“对于目前正在紧张备战中考,而且基础知识并不扎实的同学来说,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刘老师说道:“如果不经过背诵这一关,基础知识掌握得一直马马虎虎,做大题时很容易无从下笔,大脑一片空白。因为从材料找对应的知识点并整理答案时,学生根本就梳理不出来。而且历史试卷有一半的分数都是选择题,考查的基本都是基础知识,要想把基础题尽可能做对,一定离不开背诵。”背诵固然是辛苦的,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我们一定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5、思维导图让备考事半功倍。刘老师建议,对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尝试着画一下历史学科的思维导图,整理成一目了然的知识体系,在复习时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距离19年中考还有最后六个月,在历史学习上不是很理想的同学不要过度惊慌,只要能够从现在开始按照刘老师指导的方法去做,不需要花费大量的课余时间,照样可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最后六个月,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住,在“历史长河”中乘风破浪,到达成功的彼岸! 内容引自公众号:建智教育访谈 |
|
来自: 昵称3293762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