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法施工图识读 梁平法施工图的阅读 一看图名、比例、轴线和各构件的名称编号、布置及定位尺寸。轴线尺寸与构件的关系 。 二看梁平法施工图的注写方式,各梁的编号、断面尺寸,梁上部及下部的通长钢筋、箍筋、附加钢筋、梁顶面相对标高等。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面布置图,应分别按梁的不同结构层,将全部 梁和其相关联的柱、墙、一起采用适当比例绘制 一、平面注写方式 在梁的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出一根,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量的方式来表达梁平面整体配筋。 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梁集中标注的内容 (1)梁的编号 (2)截面尺寸 (3)梁的箍筋 (4)梁的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6)梁顶面标高相对于该结构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前五项为必注值,最后一项有高差时标注,无高差时不注。 (1)梁 的 编 号 由梁的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见下表)。 A为一端有悬挑,B为两端有悬挑 (2)梁截面尺寸 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G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宽;当为水平加腋梁时,一侧加腋时用b×hP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宽;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b×h1/h2。 (3)梁箍筋 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不同区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割;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上图集中标注: KL2(2A)中KL2为梁名称,2A表示两跨有一端悬臂; Ф8@100/200(2)表示箍筋是一级钢直径是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为200,肢数为2; 2Φ25表示2根二级、直径是25的通长筋;4Φ10表示四根一级、直径是10的腰筋; (4 Φ 12)表示4根一级、直径是12的架立筋; (-0.100)表示梁顶标高; (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 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采用+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连。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当梁的上部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置值,用“;” 将上部和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来,少数跨不同者,可取原位标注。如图3-2-4所示。 (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 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当梁侧需配置受扭纵筋时,此项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如图3-2-5所示 2、梁原位标注内容 (1)梁支座上部纵筋,指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标注在梁上方该支座处。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2)梁的下部纵筋标注在梁下部跨中位置。 (3)附加箍筋或吊筋的画法示例应直接画在平面 图中的主梁上,在引出线上注明其总配筋值 (4)井字梁 井字梁编号用JZL。井字梁系指在同一矩形平面内相互正交所组成的结构构件,井字梁所分布范围称为“矩形平面网格区域”。矩形平面网格区域内无论几根同类梁与其相交,均应作为一跨处理,井字梁相交的交点处不作为支座 井字梁一般由非框架梁构成,并以框架梁为支座 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二、截面注写方式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用截面剖切符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面整体配筋。 截面注写方式即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平面注写方式结合使用。 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剖切符号及编号画在梁上,再将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他图上。 在梁截面配筋详图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三、梁平法施工图的识读要点 识读要点: (1)根据相应建施平面图,校对轴线网、轴线编号、轴线尺寸。 (2)根据相应建施平面图的房间分隔、墙柱布置,检查梁的平面布置是否合理,梁轴线定位尺寸是否齐全、正确。 (3)仔细检查每根梁编号、跨数、截面尺寸、配筋、相对标高。 (4)检查各设备工种的管道、设备安装与梁平法施工图有无矛盾,大型设备的基础下一般均应设置梁。 (5)根据结构设计,施工有无困难,是否保证施工质量,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