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99人浏览 | 2019-02-08 13:10 |
18个月,从5万到1.2亿,期货大佬傅海棠的投资真谛是什么?
![]() 这位大佬叫傅海棠,在1996年左右第一次接触期货。 因为有过相关经历,他觉得做期货和贩卖粮食的道理一样, 预计明年粮食可能涨价,就屯着,等到明年价格涨了再出售,就可以获利。 2000年,他捧着东拼西凑的五万块钱一头扎进了期货市场,但不到一年就亏光了。 之后的9年里,他总共亏了50万,负债300多万。 但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傅海棠只是毫无准备的一个小白投资者, 那么第二阶段的专业投资者傅海棠升级了一个关键技能——调研。 在准备做大蒜期货之前,他和蒜农好好聊了一番。 他察觉到蒜农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大蒜的价格已经跌到谷底,根本卖不了钱, 当时大多数人都觉得大蒜价格还会继续跌,但傅海棠却满仓做多, 道理很简单:物极必反,跌得有多深,涨得就会有多高。 结果形势就像他预期的那样,大行情如期而至, 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大蒜从一毛涨到三块。 而傅海棠也用了5万本金,三个月做到了600万。 做完大蒜又做棉花,傅海棠依然认真地做调研。 棉农告诉他,棉花减产30%,预计籽棉会涨价到7块一斤, 折算成期货市场的皮棉价格,是每吨3.3万-3.5万,而当时的价格不到2万。 春江水暖鸭先知,傅海棠参考了棉农的建议,果断做多棉花期货, 大蒜加上棉花,18个月的时间,傅海棠从5万赚到了1.2亿。 在后来的投资生涯里,傅海棠依然坚持实地调研的习惯, 他不相信技术指标,只相信自己从市场中获得的一手信息, 他认为先有行情后有技术, 农产品价格是供求关系决定,而不是期货市场里的技术指标。 但是即使赚得盆满钵满,他还是告诫新入市的投资者:不要做期货。 因为虽然有过大涨的痛快,也经历过上亿资金亏成不到两千万的痛苦,太刻骨铭心。 而且期货是零和游戏,你赚钱的同时,对面就有一个亏钱的人,这个市场太残酷。 但是莫愁觉得,傅海棠虽然是个案,也有偶然的成分,但仍然有值得我们投资者学习的地方。 如果没有脚踏实地的调研,和自身相关的丰富经历, 哪怕有再大的好运加持,也未必能获得盈利。 股票市场其实也是一样的,要做自己了解的行业和公司,做仔细的研究和调查, 这也正是巴菲特一贯的投资理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抱有敬畏之心。 |
|
来自: donghailongwag > 《纪要与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