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看过一个故事,大体意思是:一个年轻人要外出去闯荡,临走前拜访当地的一位智者,请求指点。智者只给了三个字的忠告:“不要怕”。说等年轻人返乡的时候,再给他另一个忠告。年轻人在外奔波了半生,回到家乡时智者已经故去,只托自己的儿子给曾经的年轻人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不要悔“。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说一个人前半生要敢想敢干,不要畏缩不前,晚年回顾一生时只要能做到无怨无悔,就算不虚此生了。 想想这确实是一位拥有大智慧的人,短短的六个字,含有深沉通达的人生哲理,让人受益匪浅。 近日,连续有烦心事涌来,曾一度浮躁而心事重重。 有些事属于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十好几年了,解决不了。接手之后,想了许多措施意图”改变历史“,虽说有些效果,但终究成效不大。一时平静,一时波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折腾一下子。中间盘根错节,一言难尽。 有些事属于职业特有的共性问题。所谓”你有我有大家有“,只不过就看谁能够碰不上,谁能够压得住而已。不可不在乎,不可太在乎,考验的是调查研究的本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些事属于新生问题。在外界强加的范畴之内。这如同在路上走着,一个毫不相干的人硬塞给一个东西,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似烫手山竽,虽不愿接受,也只能先接着。 有些属于性格挑战问题。在别人身上,未必是麻烦,而自己遇到,却不好对付。不同的经历造就了人与人之间待人接物的不同,潇洒者有之,尴尬者有之,说谎如宣誓者有之,慎言而不拘者有之,不一而足。或许,学着学着就改变了,也未可知。 在短短的发泄与倾吐之后,就豁然开朗了。不必放大自己遇到的困难,觉得天都要塌了,也不必认为自己就是那为数不多的幸运儿中的一个,会一路平坦如砥。每个人所走的路都会不一样,羡慕不得别人,作贱不得自己。 杞人忧天者,自扰心神,无益;临事恐惧者,自乱阵脚,无智。只有先保证最起码的胆量,才能在纷繁的事情面前保持理性,用所学到的东西去做出正确的判断,赢得最佳的结果,在磨炼中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只有不忧,不惧,才能有胆,有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