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树傍——记谢扬庭老师二三事母校有几颗樱桃树,早已随着高楼大厦的崛起而让路迁居了,但它依然在我心中留着,时时会惦记起那樱桃树傍的往事。 那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开局年。我与许多同学来到宁化一中就读。学校大门前的小路两边是菜地和宣传栏,校门是传统的拱门,拱门上写着“福 建省宁化第一中学”,我们走进了这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心里有些不平静。校内,大门正对的是二层砖木结构的办公教学综合大楼,楼左傍是礼 堂,楼后是池塘。塘后有三幢平排一层楼房,右边是宿舍,中间和左边是教室,再后面是试验室。我的教室在左边教室第二间,班牌叫“四连四排” 。教室前面有一排的樱桃树,三五株,二个人头高,枝盛叶茂,挂果累累,小母指大的樱桃,宛若襁褓中的婴儿,躲在叶下淘气地窥视我们。果是绿 的,叶是绿的,太阳透过枝叶绿果,留给树下是斑驳的亮点。树杆是光秃秃的,象健美健儿强大的肌肉,又却象梅花枝条一样昂首而有力量。这是我 平生第一次看见樱桃,都说樱桃好吃树难裁,真想立马尝鲜解渴。钟声响了,我们迅速地在班上找个位置坐下。杉木桌凳,四列六行,双人坐,未 漆,有些凹凸不平。来了位老师,说是班主任,瘦高个子,中山装,衣之左上袋插了支钢笔,戴了幅深度眼镜,修长的腿,溜溜的肩,稍长的脖子, 精神饱满,口语节奏分明,一眼可知是饱读诗书的。从他的自我介绍中才知道叫谢扬庭,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他姓名。其实我早就熟悉这张面孔,他 住我坊上,每天早晨准时七点多都从我家门前经过,不知姓名,也不知去那里上班,只是暗暗地敬仰他那风度翩翩的学者气质。开学之后,这种亲切 感就走近了许多,开始稍稍地留意起来,却又心生敬畏,知道他住敬怀凤,离我家三四百米,不近也不远。这楼宇可称得上贫民区的“芙蓉楼”,一 层大楼里有许多厢房,全部住着知识分子,算得上是薛家坊的景点,就凭这“敬怀凤”的招牌就可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只是不知道里面的玄机, 又不好潜入侦察探个究竟。开学第二天有数学课,任课老师就是他,我猜想应该是某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那时数学是主科,课程安排较多。都说学 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上数学当然就是重中之重的重要,又是班主任的课。提起精神听着,觉得挺有一番味道,那x、y、z是非常新鲜的代数 符号,通过他的嘴巴竟然活了起来,不再是枯燥乏味了。从此数学课竟然有点享受的感觉,总是盼着他来上课。学工学农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学校 有一个学农基地一一下沙五七农场,入学次年轮到我们到农场劳动一周。全班每位同学背着行囊,拉练式的行军十多公里,他总是殿后,照应着那些 落伍的同学。农场住宿是统舖,上下二层,并排连着,头朝一方,脚在一边,他竟然也跟我们一样,睡在上铺,每天晚上熄灯后总是一片寂静,除了 梦话、鼾声。最要命的是那天晚上,可能吃错什么东西,灯一熄我就肚子隐隐作痛,慢慢就开始憋劲的忍,不光是忍痛,还要忍泄,度时如年啊,恨 不得立马天亮。也许相隔四五位的他听到呻吟的声音,只见他打着手电起来,在包里找什么?然后把药和水送到我的床头,让我服下,慢慢我就睡着 了,一个农场不平凡的夜,也是刻骨难忘的夜,就这样远去了。在学校一起的时间多,生活圈子中的邂逅也多了。生活中的他与学校判若两人,每 次的遇见都是见他忙活,买菜、洗衣。那个时候自来水还未进家,家庭挑水是我的份内事。记得在一个初冬寒冷的早晨,我挑着水桶来到河边,眼前 所见却让我惊呆了,他卷起裤管,双脚潜入水中,双手用“锤衣槌”使劲地捶打衣服,从河面上的蒸汽望过去,人影是蒙蒙胧胧的。还好是上、下水 岭的距离,否则岂不尴尬。对他的了解就是在这些学习、生活的片断中,感觉到他话不多,却很亲切;书生气重,却很勤劳;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正能 量满满的。我们在这樱桃树傍整整相伴了二年半。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他,留给我的印象是刻在骨子里的烙印,难舍难忘。高一生活换了一种模 样。地点到综合大楼了,班主任也换了,樱桃树也离我们远了。那个时候花样多多,我从二班到三班,二班后来改成文体班,我与文体无缘,没有文 艺细胞被调了出来。又搞学生自我管理,没有配备班主任。最后一年又开设大学式的专业班,有机械,财会,农医,农技和文科班,我这语文般般的 学生却混进了文科班,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谢扬庭老师又回归任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这时我才知道数学只是他的业余专业,中文才是正宗的 。高中最难忘怀的莫过于治平的社会调查活动,邓屋、彭坊、高峰、上坪、焦里都留下我们的足迹,每次他都与我们同甘共苦,那种师生,同学的情 意在调查的路上展现得淋漓尽致,音容笑貌至今犹存。记忆都是些碎片,需要时间疏理。后来就毕业了,懵懂的我,离别学校竟没有跟老师辞别,说 声感谢!还好没有离得太远,老天垂青了我,风里雨里闯荡后,进了机关当差。时常能够听到老师的一些消息。知道老师后来升任母校校长,后来 又再升三明师专(三明学院前身)领导。我也知道为了那学生的安居,为了教室的明亮,为了母校的发展,他含泪将那樱桃树迁居的,将那对樱桃树 的感情深深地藏在心里。缘份总是难以琢磨的。此生师情甚多,蒙受诸多恩师教诲,唯扬庭老师,二任的班主任,二度结缘,总有许多可圈可点的 话题,现在同栖绿岛,又能勾起那许多樱桃树的往事。多想往年樱桃树傍的生活,多想经常能够聆听教诲,常常陪伴在左右,唠叨一些宁阳古城旧事 ,该是一种何等的享受。耄耋之年的他,必竟更需要休息,需要静养。只能默默地为他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樱桃树啊,你是回忆的甜美种子,我的回忆虽然能勾起许多思念,却串不起思念的珍珠,那怕是一些细节生活,如今品来却也津津有味,但愿留在记忆的硬盘中永不淹灭。2019年2月9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