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文详情

 留侯张良1710 2019-02-10

这篇读书笔记,手稿有几十页之多,是我结合数次精读之后对这篇小说的架构与布局做的分析总结,针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远远脱离了读后感的范畴,过多的是从创作的角度解读一个作者的构思和讲故事的技巧,希望与感兴趣的朋友共同分享,交流,探讨。

《黄金时代》是作家王小波创作的中篇小说,是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该系列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王小波《黄金时代》的问世,实现了知青文学的突破。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

《黄金时代》开篇便写陈清扬找王二证明她不是破鞋,王二无法证明。后来陈清扬又下山找王二,因为传闻她和王二在搞破鞋,她要王二给出他们清白无辜的证明。而王二倒倾向于证明自己的不无辜。后来,王二以“伟大的友谊”之名和陈清扬搞起了“破鞋”,然后出逃,离开了农场,先是到后山,后来又驻扎在章风山。半年后,在陈清扬的建议下,他们又主动回到农场, “出斗争差”,写交代材料,如此,直到“文革”结束。

【原文 第一自然段】1、我二十一岁时,正在云南插队。陈清扬当时二十六岁,就在我插队的地方当医生。我在山下十四队,她在山上十五队 。有一天她从山上下来,和我讨论她不是破鞋的问题。那时 我还不大认识她,只能说有一点知道。 2、她要讨论的事是这样的:虽然所有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破鞋,但她以为自己不是的。因为 破鞋偷汉,而她没有 偷过汉。虽然她丈夫已经 住了一年监狱 ,但她没有偷过汉。在此之前也未偷过汉 。所以她简直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3、如果我要安慰她,并不困难。我可以从逻辑上证明她不是破鞋。如果陈 清扬是破鞋,即陈清扬偷汉,则起码有一个某人为其所偷 。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 扬偷汉不能成立。但是我偏说 ,陈清扬就是破鞋,而且这一点毋庸置疑。


第1节交代我和陈清扬的现状,对仗排比紧凑,语感强,直接引出小说的主线,破鞋和偷汉问题。

第2节阐述人们为什么要说她是破鞋的这件事儿,破鞋与偷汉的因果关系,交代陈清扬的丈夫入狱,他从未偷过汉,所以不应该是破鞋,这段文字是本节的高潮。

第3节逻辑上可以证明陈清扬不偷汉,可是王二偏说陈清扬是破鞋,这段文字是本节的转折,反转。

整段文字,一波三折,有起始、高潮和转折,是一个完整的场景,戏剧冲突很完整,是一个经典的小说开场方式,很了不起的文字。

这段文字的逻辑性很强,“因为……所以”的句式结构,在数学上是因果关系,而在文学上却并非因果成立,但是王小波用这种句式巧妙地偷换了概念,无形中将问题混淆了,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有诡辩的意味。

因为破鞋偷汉,而她没有偷汉,所以她不是破鞋。

如果陈清扬是破鞋,则起码有一个某人为其所偷,如今不能指出某人,所以陈清扬偷汉不成立。

这里面,破鞋是称谓,偷汉是行为,破鞋是因行为方式产生的特定的称谓。就如同,演员是称谓,演戏是行为。因为演员演戏,而她没有演过戏,所以她不是演员。如果她是演员,则起码演过一部影视剧,如今不能指出某部戏,所以她是演员不成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