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 春季人们活动频繁,容易感冒和过敏,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等情况,因此要注意预防,尤其是外出游玩的人群。有呼吸道病史的人群要少到花丛密集区域游玩,老人和孩子可以戴口罩做预防。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早晚较寒冷,出行时间较长要注意及时添减衣服,避免受凉感冒,预防流感。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发病规律,以便事先采取措施,如果出现呼吸困难、唇指甲发紫、下肢浮肿、神志恍惚、嗜睡,要及时送医院治疗。 不要在人潮拥挤的区域久待,控制和消除各种有害气体和烟尘,戒除吸烟的习惯,到室内要注意保持空气湿度,清新湿润的空气可以改善肺泡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从而有效缓解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按病情进展可分三期。 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 3.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 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鸣音,多在肺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哮鸣音的多寡或部位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