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功能性子宫出血保健偏方

 循天园 2019-02-10

内用偏方

偏方1:鲜马齿苋60克,鲜苎麻根3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2:山楂6克,川芎、红花、益母草、泽兰、桃仁、炙甘草各3克,炮姜2克,当归10克,米酒15毫升。将米酒加水与上药同煎,去渣取汁。每日1剂,分3次服。具有祛瘀生新,行气活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3:益母草、马鞭草各30克。水煎服。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4:荆芥、椿树皮各5克,醋30克。将前2味炒炭,研成末,再加醋、水各半,一同煎汤,去渣取汁,顿服。具有止血止痢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5:炙黄芪20克,党参、熟地、炒地榆、乌贼骨各12克,白术、白芍、阿胶、炒艾叶、川续断、红枣各15克,当归10克。阿胶烊化,余药煎汤冲服,每日1剂,分3次服。具有大补气血,固涩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6:冬桑叶10克,生白芍15克,生黄芪30克,田三七8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清热平肝,益气固冲,散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7:煅乌贼骨、茜草炭、地榆炭各15克,蒲黄炭10克,槐米炭、芥菜、马齿苋各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凉血消瘀,固涩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8:巴戟天12克,黄柏6克,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各15克,五味子、知母、当归、覆盆子各10克。水煎服,分早晚2次服。具有滋肾阴,温肾阳,调冲任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9:生地、白芍各15克,黄芪、党参各24克,白术10克,艾叶炭、海螵蛸、棕榈炭、地榆炭各12克,升麻、炙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具有益气摄血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10:黄芪、党参、乌梅炭、生地炭、乌贼骨、马齿苋、益母草各30克,续断、山萸肉各18克,炒白术、椿根皮各12克,升麻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补肾固冲,益气摄血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11:党参25克,黄芪30克,茯苓12克,炒白术、桂圆肉、炒枣仁各15克,当归、远志、炙甘草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具有健脾益气,养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12:黄芪30克,党参、山药、龙骨各20克,升麻、柴胡、山萸肉、当归、赤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具有益气壮阳,化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

外用偏方

偏方1:肉桂、沉香各3克,当归9克,吴茱萸、艾叶粉、香附、小茴香各6克,共研细末,装入双层消毒纱布袋中,敷于脐部,并用绷带固定,另用热水袋置于药袋上,每日3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肾气虚寒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症见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畏寒肢冷、头目眩晕、腰腿酸软等。

偏方2:益智仁、沙苑子各20克,焦艾叶30克。以上前2味烘干,共研细末。另将艾叶煎取浓汁,调药末成膏状,敷于脐部,然后用消毒纱布覆盖,再用胶布固定。适用于下焦虚寒、肾气不固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偏方3:拔罐法。取关元、中极、脾俞、肾俞、足三里穴为第一组,气海、大巨、肝俞、腰阳关、血海、三阴交穴为第二组,两组交替轮流使用。采用单罐,体质虚寒可用灸罐。用单纯艾灸或姜艾灸后拔罐,留罐10~20分钟,血量多可加灸隐白穴。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5天。

偏方4:刮痧法。取肩井、大椎、膏肓、肝俞、膈俞穴为主穴,配穴为气海至关元、三阴交、隐白、次髎。中等强度刮拭主刮经穴部位3分钟,轻刮其他经穴部位3~5分钟。(蔡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