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否》:真是经典的反面育儿教科书!

 wzchen666 2019-02-10

专栏作者:纯香怡我心   

1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最近热播了好一段时间的剧。

 

这部剧通过北宋官宦家庭少女盛明兰的成长、爱情、婚姻故事,展开了一幅由闺阁少女到侯门主母的生活画卷,讲述一个家宅的兴荣,古代礼教制度下的女性奋斗传奇。

 


当然了,不同的人从这部剧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一面。在我看来,这就是一部反面的育儿教材。

 

 


1

盛纮VS明兰: 别等孩子寒了心再去关心她

 

盛家主君盛纮有四个女儿,但是因为他宠爱妾室林小娘,顺带地也偏爱他们的女儿墨兰。盛老太太要一个孙女去跟前陪着,盛纮第一个推荐墨兰。

 

家里来了几位做客的公子,墨兰偷偷躲在帘帐后面相看,如兰拉着明兰也一起去了。

 

因为如兰和墨兰争吵,声音太大,被父母和客人听到了,墨兰便一把将如兰明兰给推了出去,还假装委屈地说,是妹妹们硬要拉她来的。

 

结果父亲发怒,打了如兰、明兰板子,却夸墨兰懂事和体贴。

 

无论如兰怎么解释墨兰是最早去的,父亲都坚持认为她在撒谎,诬陷姐姐。


 

最后还罚如兰明兰去跪了三天祠堂。

 

明兰从小丧母,寄在祖母屋里养着,父亲不曾给过她关怀,她是偌大的盛家里面最小的女儿,却在母亲去世后活得谨小慎微,需要时时刻刻收敛掩盖自己的锋芒才能活下来。

 

祖母给孙女请来了宫里的嬷嬷教她们规矩,墨兰总是和如兰争风头。有一次两个人大吵了一架,嬷嬷在她们的父亲和大娘子面前,罚三个孩子一人10下手板,包括劝架的明兰。

 

她对盛纮说,有时候,一个家族的破败就是从里边开始败起的,对待家人,最重要的就是一碗水端平。

 

嬷嬷的一句话点醒了盛纮。

 

明兰被打完板子便回去了。父亲跟了出来,关切地问她:“疼吗?为什么不哭?”

 

明兰懂事地回应道:“既知道自己错了,便不应该委屈。”

 

此时,因为大娘子借机惩罚林小娘,屋里传来哭嚎的声音,父亲还没来得及关心明兰,便又折返回去了。

 


旁边的丫头失望地嘀咕道,主君还没来得及和姑娘说两句话,就又走了。

 

明兰微笑着说:“需要的时候已经过了。”

 

这句话轻描淡写,却让人十分心酸。

 

那一笑其实是苦笑,是她在缺失了这么多年的父爱之后,已经不在乎了的无奈。

 

她从小丧母,本该得到父亲最多的关爱,然而事实却是,她是父亲最不重视的一个孩子。

 

她的父亲忽略她年幼丧母的心理创伤,不知她在家里谨小慎微,一直守拙,处处忍让的心酸。

 

对于成年人而言,过了最需要的时候,你便已经在我心里出局了;

 

殊不知,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在最需要的时候父母缺席,往后余生的多少关心和爱都补不回来。

 

如果一个孩子在你面前永远懂事乖巧,说明她的心门早就对你关闭了。

 

 


2

林噙霜VS墨兰: 别用你扭曲的三观坑了孩子一生

 

林噙霜是盛纮的宠妾,未婚先孕便入了盛府,成为了盛纮的小妾。

 

因为美貌与才华兼备,在盛纮面前时时装出柔弱可人,善良温婉的模样,盛纮自然十分宠爱她。在盛府,作为一个小娘,她过得比大娘子还要风光无限。

 

她心机十分重,也是靠着自己的算计步步为营,一生干着损人利己的事。

 

在她的培养下,墨兰从小就被教得功利和攀比,身为姐姐,却处处要和两个妹妹比较。自私自利,撒谎成精。

 

林噙霜教她诗词,她虽满腹诗书,却都是为了讨父亲和祖母的欢心,更是为了嫁入勋爵富贵人家才做的准备。

 

墨兰长大后,林噙霜便时时告诉她,要嫁高官后禄的人家,要把如兰和明兰都给比下去,要给她长脸。

 


对于嫁人这件事,她从来看重的都是名和利,不曾跟墨兰讲过人品,性格的重要性。

 

最终,也真的把墨兰给坑惨了。

 

为了嫁入伯爵府,她让墨兰去勾引梁晗,最后他们两个甚至被盛纮和大娘子捉奸在床,名誉扫地。

 

然而,当大娘子迫不得已替她去梁家提亲时,伯爵娘子却拒绝让儿子娶墨兰。

 

最后还是盛家祖母出面,才让墨兰成功嫁入伯爵府。

 

但是,她费尽心机嫁入的夫家,婆婆看不起她,丈夫风流成性,拈花惹草,光是小妾就不知道纳了多少个。

 

这段婚姻是处心积虑才换来的,但是这样的婚姻,真的幸福吗?

 

《触龙说赵太后》中左师公有句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林噙霜用自己扭曲的三观,把好好的一个孩子,养成了如自己一般追名逐利,算计别人,最后也害了自己的人。

 

这根本不是“计深远”的爱,而是鼠目寸光,坑娃典范。

 

 


3

老侯爷VS顾廷烨: 别让你的不信任埋葬了父子亲情

 

《知否知否》这部剧里,最令我唏嘘的,当属老侯爷和顾廷烨这对父子。他们误解了对方一辈子,也埋怨了对方一辈子。

 

直到老侯爷去世,他们的恩怨也没能化解。

 

小时候,顾廷烨同父异母的哥哥顾廷煜被家里一些下人欺骗,说他的母亲是被顾廷烨的母亲逼死的。

 

顾廷烨的母亲早早便因难产去世,顾廷煜把对她的仇恨,全部转移到了顾廷烨身上。

 

家里丢了什么东西,顾廷煜就告诉父亲,是顾廷烨拿走的。

 


一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他便全部栽赃到顾廷烨的头上。

 

每每这个时候,老侯爷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顾廷烨给胖揍一顿。

 

后来,家里的那些个亲戚,无论谁出去烟花柳巷,风月场所里逍遥快活,都会把账记在顾廷烨名下。

 

于是,顾廷烨在外面成了一个风流成性,名声败坏的男子,即便他是侯府公子,也没有一家姑娘愿意嫁给他。

 

老侯爷从来都不信任顾廷烨。每次见到他,不是骂就是打,一副咬牙切齿,恨铁不成钢的模样。

 

剧中有一幕,让人十分心疼。

 

那是侯爷去世后,顾廷烨泪流满面,他说,我一直都很渴望他能对我笑一次,哪怕一次。

 

事实上,老侯爷很爱顾廷烨,在顾廷烨科考落榜后,老侯爷还私下去问了主考官,让他们说说儿子落榜的理由。

 

他表面上对顾廷烨恨铁不成钢,内心里是肯定他的才华的。

 

但是因为他的不信任,想害顾廷烨的人有机可乘,他和顾廷烨的误解和怨怼,到了生命尽头也未曾解开过。

 

这对相爱相杀的父子悲剧的根源,就在于父亲的不信任。

 

一个不被父母信任的孩子,只能自己默默承受那些心寒,叛逆成性是因为从来不曾被看见。

 

《知否,知否》里有许多的育儿经。

 

为人父母,不要等到孩子寒了心再去关爱,因为此时她的心门已经紧闭;

 

不要用扭曲的三观坑了孩子的人生才后悔,因为有些遗憾无力回天;

 

不要让“不信任”埋葬了血浓于水的亲情,因为试着相信孩子,没有那么难。

 

爱与信任,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教给孩子正确的三观,则会让她受益终生。


END


作者简介:纯香怡我心,写手圈优秀学员,多家平台原创作者。专业是商务英语,却对中国方块字情有独钟。文章首发写手圈(xieshouquan010),爱写作的人都在这里。转载请联系写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