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也刚好可以用来概括四人。安禄山、史思明、朱温、李元昊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枭雄,也是著名的大恶人,他们为了权利、欲望,抛弃了道德、良知、甚至是感情,虽然获得了想要的一切,却也因此最终死于亲身儿子之手。 安禄山安禄山原名轧荦山,是营州柳城的杂种胡人,父亲早亡不详,母亲是突厥巫师。后其母改嫁给将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但安禄山以此为耻,因而与安思顺等人结为兄弟,定姓为安。安禄山长大后通晓六国语言,成为互市牙郎(相当于外贸中的翻译,中间人)。 后来安禄山因为偷羊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抓住,本要打死,结果他大喊:“大夫不欲灭两蕃耶?何为打杀禄山!”张守珪见他谈吐不凡,就让他和同乡史思明一起在他帐下专门做俘虏。因为骁勇善战,被张守珪收为养子。 从此安禄山开始了他平步青云之路,其为人奸诈狡猾,常常重金贿赂来往的官员,让他们帮自己说好话,慢慢的也就得到了唐玄宗的喜爱,逐渐升至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包藏祸心的安禄山一面贿赂朝廷百官继续为自己说好话,一面阿谀奉承唐玄宗,甚至认杨贵妃为母,使得唐玄宗对他深信不疑。 天宝十四,公元755年,安禄山在准备充分后突然起兵造反,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终于爆发。 次年,势如破竹的安禄山称帝,国号大燕。但是因为安禄山过于肥胖,历史记载有三百多斤,又全身长满毒疮,所以这时候病痛缠身,不仅行动困难,更是双目失明。 这也导致了他脾气更加暴涨,经常打骂大臣。于是曾遭到他毒打的重臣严庄,怂恿安禄山次子安庆绪弑父。 据记载是757年正月初五,由安庆绪守在门外,由严庄带着宦官李猪儿入内砍死了卧床的安禄山。 至于安庆绪为什么要杀死安禄山? 是因为安禄山起兵时不顾还在长安做人质的长子安庆宗,致使其被杀,使得安庆绪兔死狐悲。另外安禄山宠爱小儿子,多次想要废掉安庆绪,立小儿子为储君。 另外杀死安禄山的李猪儿从十几岁时就开始服侍安禄山,因为非常聪明,安禄山亲手将其阉割,流血数升,昏死一整天才苏醒过来。由于成为了阉人,安禄山对他非常的信任和重用,时常带在身边。没想到最后亲手杀死他的正是这个李猪儿。 史思明史思明为突厥人,原名干,和安禄山是同乡,懂六蕃语,一直追随安禄山,是其左膀右臂。 说起史思明的发迹,就是一个“骗”字。当时他因欠债逃到奚族地区,被奚族人捉住,他骗奚族人说自己是大唐的使者,奚王看他气度非凡的样子就信以为真。 然后他又骗奚王派大将琐高与三百奚族人前去朝拜大唐皇帝。等走到平卢时,又骗平卢守将裴休子说这些奚族人假借朝拜,实则是要偷袭平卢。 裴休子信以为真,将三百人全部杀死,活捉琐高。史思明也因为这个功劳,先被提拔为果毅,后升为将军,甚至还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被赐名史思明。 后史思明追随安禄山造反,在其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后,史思明向唐朝投降,被封为归义王。史思明的投降使得叛军大部分归降,只剩下相州还属于安庆绪。 但不久后史思明又复叛,于759年杀死安庆绪自立为帝。 761年,史思明便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和部将骆悦等人勒死。究其原因,史思明性格暴躁,即使是亲生儿子也毫无父子之情。曾在战事不利的时候,扬言要杀掉史朝义,因此引起他和其余部将的恐惧。 而史思明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其比较偏爱小儿子史朝清,经常想要杀掉史朝义改立小儿子。 朱温朱温因为父亲早死,因为家贫,但是因为祖上一直是书香门第,因为有一定社会地位。后来更是得到宋州刺史张蕤女儿,同乡张惠的青睐下嫁,为朱温后来的成功提供了不少的助力。 878年,黄巢起义爆发,朱温于是参加了黄巢的队伍,逐渐以军功升为同州防御使。但朱温也敏锐的察觉到黄巢必将失败,于是在882年投降唐朝,被封为左金吾卫大将军,赐名“全忠”。 原先的黄巢起义军,转眼间又成为了平叛的急先锋,在帮助唐朝不断剿灭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朱温的实力不断的壮大,逐渐成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臣。 904年,朱温甚至公然指使左龙武统军朱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及蒋玄晖等人,趁夜以奏事的名义入宫杀死唐昭宗,并立昭宗嫡次子李柷为帝,史称唐哀宗。 次年,朱温又命蒋玄晖杀死李裕等唐昭宗诸子,并于白马驿屠杀裴枢为首的朝臣三十多人,将尸体投入黄河。至此唐朝已经实际灭亡。 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宗的禅位,篡唐称帝,立国号大梁。次年,杀死唐哀宗。 朱温为人好杀贪色,张惠在的时候还能稍微收敛,但是在朱温称帝前一年,张惠病逝,于是朱温开始变本加厉。 比如912年的时候,朱温经过重臣张全义家,避暑逗留了几天。结果期间将其家中妻女全部奸淫。气的张全义的儿子想要杀了朱温,被张全义劝止。 朱温养子朱友文的妻子张氏长的非常的貌美,朱温竟不顾伦理,与自己的儿媳苟且。甚至因宠爱张氏想要立朱友文为太子。而朱温的其他儿子为了得到皇位,竟然如法炮制,纷纷将自己的妻子献给朱温,以博取欢心。 912年,因朱温想将皇位传给朱友文,次子朱友珪与左龙虎军统军韩勍勾结,率亲兵五百人混入皇宫,弑杀朱温。 李元昊李元昊是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之后,拓跋氏因多次助唐朝平叛有功,被封为李姓。 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在完成秃发易服,创建西夏文字等一系列文化、政治、军事的改革后,称帝立国,号“大夏”。 李元昊有着卓越的军事天赋,先后在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四场大战中,大败宋军。后又在河曲之战中击败了御驾亲征的辽兴宗及其十万精兵。从而奠定了西夏立国的基础。 但是李元昊也是非常的残暴好色,1034年,其母族卫慕氏首领卫慕山喜谋反,李元昊不仅将山喜全族淹死在河中,更是亲手毒死亲生母亲卫慕氏,并全诛卫慕族。 1042年,李元昊中种世衡离间计,杀死后族野利氏大将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并将遇乞的妻子没藏氏带入宫中,以其兄长没藏讹庞为相国。 1047年没藏氏生子李谅祚,于是没藏讹庞就有了想要除掉太子宁令哥,改立李谅祚为太子的想法。 不久李元昊废掉了野利皇后,又强纳了太子宁令哥的妻子,号“新皇后”。宁令哥惊怒交加,于是没藏讹庞怂恿其弑父。 1048年一月十五日夜,宁令哥闯入宫中。当时李元昊正好喝醉,被宁令哥一刀割掉鼻子。宁令哥见状害怕弃刀逃入没藏讹庞家躲藏。李元昊在疼了整整一晚后,在第二天伤重去世。没藏讹庞以谋逆逮捕诛杀宁令哥,立李谅祚为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