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今年刚毕业的一名新排长
在进行完紧张而又充实的集训后,紧接着我又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来到了著名的雪枫旅当兵锻炼。
更加荣幸的是我被分到了“攻坚英雄连”,就是“9.3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前受祖国和人民检阅的“英雄连队”。
走进连队门后,右侧挂着一块展板,展板上的字熠熠生辉,上面写着:连队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9次,集体三等功19次,多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单位”,1945年被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
还没看完,班长说:“别看了,后面我再慢慢讲给你听。”
我紧跟班长的脚步一起走到宿舍,但心里依旧疑惑重重。为什么这个连叫攻坚英雄连?为什么这个连队能取得这么多荣誉?背囊刚放下,我就追着班长问。
(参加93大阅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班长看我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样子,便也不打哑谜了,说道:“这要从王连生说起,‘攻坚英雄连’的荣誉称号,有他一半的功劳。”
“王连生?他是谁?”
“他是‘一级战斗英雄’,我们连的第三任老连长”。
(王连生生前照片)
“他14岁参军,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肃匪战斗。在纷飞的战火中,不管战场条件多么恶劣,他总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热血和智慧,出人意料地扭转战场态势,为党和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班长如数家珍地说道,班里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尽管大家都听过王连生的英雄事迹,但每次只要班长讲起他,大家还是认真地聆听……
“那我就从王连生勇炸大炮楼的故事说起吧。”班长说道。
(摧毁伪军碉堡)
1945年5月21日,在宿南战役中,王连生所在的一连在激战中兵分两路,前后夹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战斗接近尾声时,残敌在伪团长任亚航的带领下,龟缩在高大坚固的三层炮楼里,企图援兵到来。
炮楼不炸掉,将会影响整个战斗计划。这时,天快亮了,敌人援兵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这可怎么办?
“连长,让我试试吧!”小号手王连生再也憋不住了。
“让我再想想别的办法!”连长瞥了王连生一眼,如此艰巨危险的任务,他一是不放心,二是不忍心眼前可爱的小号手去冒这个险。
“请连长放心,我保证保护好自己,完成任务!”
“好吧,你一定要小心!”
王连生得到准允,一下子冲了出去,他迅速向四周环视,看到有一把三人高的梯子横躺在炮楼的一角,当即决定爬上炮楼,用手榴弹报销敌人。
王连生把长梯竖在炮楼背面,神不知鬼不觉地爬上三楼楼顶,一把掀起盖在上面的席子,向炮楼里甩了3颗手榴弹,楼内敌人顿时鬼哭狼嚎,有几个没炸死的滚到二层楼继续顽抗。王连生见状,急忙跳到了被炸坏的二层楼横梁上,突然,楼上掉下一块木头砸在他头上,鼻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巨痛使他两手颤抖。
“决不能倒下!”王连生咬着牙又从腰间拔出一颗手榴弹,狠狠地扔了进去,“咣”的一声,又炸死了几个残敌,余下的敌人乱作一团涌向炮楼底层。
“投降吧,要不一个也活不了!”王连生紧握着最后一颗手榴弹大声喊话。可下面的敌人没有反应,继续向外射击,他气得一拔拉火环,把手榴弹扔了下去,又是一声巨响,楼底下乱成一锅粥。此时,敌团长任亚航再也沉不住气了,只好对着上面大声哀求:“别炸了,我们投降!”随后带着30多名敌人举着白旗走出了炮楼。
这次战斗中,一连担任主攻任务,为宿南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战后一连被授予“攻坚英雄连”,王连生也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
(“攻坚英雄连”命名大会)
“原来‘攻坚英雄连’是这么来的啊!班长刚才你不是说老连长是‘一级战斗英雄’吗?怎么现在成了‘二级战斗英雄’。”我疑惑地问道。
“你别急,故事还没讲完呢……”
1946年1月12日夜,王连生带领全班潜向赵墩车站的外围据点,清除进攻障碍。突然,一道铁丝网横亘在大家眼前。此时离敌碉堡只有几十来米,若有半点闪失,就可能暴露行动。
此时天空飘起雪花,王连生搓着双手,果断地命令大家:“你们在这等着,我先行动。”
说完,他悄悄地爬向铁丝网。狡猾的敌人发现了他,顿时雨点般的机枪子弹倾泻过来。王连生觉得左手像被什么擦了一下,伸出一看,只见4个指头被齐刷刷地削掉了。伤口处突突地向外喷血,一阵剧痛向他袭来,他当时就昏了过去。过了一会,王连生苏醒过来了,他意识到自己危险的处境,把流血的手使劲插进雪地。
“要挺住,一定要挺住!”王连生咬着牙,默默地对自己说。紧接着又向铁丝网爬去,身后雪地上留下一串殷红的血痕。
(连队官兵英勇战斗)
当王连生摸索到敌铁丝网下,准备用剪刀破坏敌铁丝网时,敌人又是一阵胡乱地扫射。过了一会,机枪又哑了下来。王连生赶紧用没受伤的右手拿出铁钳,仅剩一个指头的左手配合着右手,一点一点地剪断铁丝网。终于,铁丝网被他“撕”开了!
第二天拂晓,随着一颗绿色信号弹划破苍穹,顿时,杀声震天,战士们如神兵天降,迅速从雪地里站起来冲向车站,杀得敌人尸首遍地。这一仗共歼敌800余名。王连生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为部队冲锋开辟了通道,被上级评为“一级战斗英雄”。
(如今的“攻坚英雄连”换羽新飞)
“王连生的英勇事迹还有很多,希望你们能够多向老连长学习那种敢于在前、敢于攻坚、敢于拼搏的战斗精神……”班长讲完故事后又说道,一个战斗英雄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挑战自我极限的过程。要问王连生在战火的锤炼中,如何超越了血肉之躯所能承受的极限?
答案只有一个:坚定的革命意志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七十多年过去了,王连生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在长期的任务磨砺中,锻造出了“敢于在前、敢于攻坚、敢于拼搏”的连魂精神,先后涌现出了 “华东二等人民英雄”赵运球、阎正起,“特等战斗英雄”吴起修等英模人物。
前不久,该连退伍老兵蔡彦宏又被旅评为“2018年度十大突出贡献老兵”。当问到蔡彦宏老班长是什么力量让他这12年以来一直以“舍我其谁勇争第一”的姿态向前冲锋时,“是老前辈留下的敢于在前、敢于攻坚、敢于拼搏的精神,身为‘攻坚英雄连传人’,就要当一个好兵。”他的回答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2018年度十大突出贡献老兵”颁奖典礼)
王连生的事迹犹如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我的内心,让我倍受鼓舞。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向老前辈学习,在英雄的连队,当一个能打仗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