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雍正王朝中:雍亲王胤禛的亲信李卫,到底有多么狡猾,如何躲避步步杀机?

 墨子语 2019-02-10

李卫和高福都是雍亲王府的家奴,雍亲王胤禛对他们有救命之恩。起初,两个人仅仅负责一些日常工作,根本无法执行秘密任务。在雍正王朝中,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利用自己的工作关系,绘制了一套百官行述,记载了很多京官们的秘密。雍亲王胤禛命令四川提督年羹尧千里奔袭江夏镇,获得了当铺的当票。但是京城的那家当铺属于老八胤祀的产业,为了获得百官行述,雍亲王胤禛起初命令高福前往,但没有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卫冒充富家公子,利用各种问题成功的获得了百官行述。经过这次事件,李卫和高福卷入了皇子们的斗争。

对于他们这些家奴来说,风险非常大。因此,李卫选择了金蝉脱壳。在此之前,雍亲王胤禛对年羹尧的忠诚已经产生了怀疑。谋士邬思道建议派人监视年羹尧,而且派去的人必须靠得住。作为雍亲王的小厮,李卫很有可能听到了雍亲王和邬思道的谈话。因此,李卫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李卫和王府的女仆小翠关系非常好。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李卫和小翠在花园中约会,正好被总管太监高无庸发现。这一切太巧合了,很有可能是李卫故意制造的。 雍亲王府的规矩非常严格,下人违反了规矩,当然不能继续留在王府。但李卫的罪过并不是很大,根本不至于从重处罚。与此同时,胤祥、邬思道、年羹尧都在为李卫求情。最终,李卫带着小翠离开的王府,前往四川担任了一名知县。经过一番运作,李卫离开了京城的漩涡。此后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李卫都可以置身事外。李卫自己虽然非常狡猾,但是应该想不出这样的办法,他应该得到了邬思道的真传。邬思道曾经给了李卫两个建议,第一,对雍亲王胤禛保持绝对的忠诚,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资本。第二就是不要过多的介入机密事件,这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雍亲王胤禛成为雍正皇帝以后,邬思道离开的京城,没有投靠声势滔天的年羹尧,当时,年羹尧已经担任了抚远大将军,指挥20多万军队。邬思道投靠了陕西布政使李卫,由此可见,邬思道对李卫的能力非常认可,认为投靠李卫才是最合适的。在处理年羹尧的问题上,也能看出李卫的狡猾。年羹尧平定了青海蒙古贵族的叛乱,但是自身出现了狂傲自大的情况,对各地的总督、巡抚也敢呼来喝去。各地的官员对年羹尧非常不满,雍正皇帝最终对年羹尧忍无可忍,撤销了年羹尧的一切官职。

 此时,众多的官员都上书要求斩杀年羹尧。当时,李卫已经担任了两江总督。李卫的态度非常重要,那么,李卫做了什么呢?李卫建议斩杀年羹尧,其实,这个建议对雍正皇帝并没有好处,李卫完全是为了自保。年羹尧已经是墙倒众人推,即使李卫上奏也救不了年羹尧。在这个时候,

李卫根本不敢与整个官场为敌,他只能上书要求杀掉年羹尧。通过这个举动,可以洗干净自己与年羹尧的关系。不得不说,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卫在为人处世方面确实狡猾,这种狡猾是很多读书人不具备的。例如李卫的同行河南巡抚田文镜,就没有这样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