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求同存异——远离无益的纷争

 锵石 2019-02-10

  上周二,1月8号,是周恩来总理的诞辰。

  老一辈的那批人中,周总理无疑是一位有大智慧的伟人。他的很多故事都脍炙人口,或发人警醒,或引人深思,或激人奋进。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后会议形成了以“团结、友谊、合作、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等为核心的万隆精神,1965年《人民日报》再次提到了“求同存异”这个说法。

  这么多年来,这个概念,一直是我们党处理复杂的国内外事务的一个重要的有益的法宝。


  我们凡人,没有那么高的高度,但依然可以拿来用到生活之中,作为处事为人的一个标杆。

  有一个词,我们常常拿来说,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个成语,典出《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是其中的第二段。原文如下: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句话,其实就反映了我们在生活中对人对事的一个境界,体现了我们的一种悲悯善良之心——我们认为坏的恶的不好的,自己不愿意去做去承受后果的事情,同样也不能施加到他人的身上。

  这无疑是很好的思维模式,孔老夫子认为,按照这种方式行事,就能“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世界三大宗教,或者说,一切正规的宗教,都是劝导人向善的,可是,在这些都以善为目的的宗教之间,发生了那么多的战争,那么多的恶,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在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一颗善良之心去做了,可还是讨不了好,还是被人怼,被人怨呢?

  是因为对方不识好歹吗?

  非也!

  因为很多人,在心中没有恶意的时候,却抱有了太强烈的对自我唯一正确的执念。

  我们常常只希望其他人,都如我一般的好与善。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我是为你好,我认为的是对的,你就必须接受我的这份善意,就必须认同我的这份好。

  可是,对方却往往不予认同,甚至十分痛苦,最后发展成两者的对立争吵或者避而远之。

  这种现象,大量的出现在亲人朋友之间,最典型的出现于父母与子女之间。

我们常常说,青春期是叛逆期。可是,青春就意味着叛逆吗?

  少年人叛逆的是什么?是叛逆父母的权威, 还是他们终于开始认识到自己心灵、情感的需要,真正开始向自我认同迈出了第一步呢?

  作为成年人,我们的感受、情感、对错观真的就是他们应有的、必须的、正确的吗?

  成年人与少年人的矛盾冲突,只是这一类型冲突的一个典型。再把视野放宽些,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很多都是如此。

  西哲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也没有两颗完全一样的心灵。

很多时候,

你眼中的对也许并不对,

你眼中的错,也许也不是错,

很多时候,

你的对也许是我的错,

如果

非要用你的善来强加给我,

非要用我的对强行说服你,

那就必然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纷争。

是的,

世间的纷争,大多来自于

非要用我的观念,说服你的观念。

  我读《论语》的时候,每当看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句话,常常感慨: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难,

  己之所欲,亦勿施于人更难。

  所以,我很欢喜世界上有“求同存异”这样一个名词的存在。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实在是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更高上好几层楼的境界。

  我们是可以欣喜地鼓舞于你我的同,也能够宽容地接受你我的异的啊!

  这个词语的出现,也有快六十六七年了,甚至可以上溯到两三千年前的诸子百家时代。可是知易行难,“求同存异”,要付诸实施,是多么的难啊!

  很多时候,我们不自觉地就陷入到对与错,好与坏,幼稚与成熟,颓废与奋进,有用与无用,幸福与不幸福,有意义与无意义这些逻辑的争辩里。


  可是,追问与争执这些,真的有意义吗?

  也许有意义,但至少是无趣而伤神的。

  人并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只要按照逻辑行事就行了。

  人是有自己的感情感受情绪的。
 
人生在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别人终究只是雾里看花,看不清楚。


  所以别人来追问我那些有没有意义实在是件无趣的事,只要问我愿意不愿意就足够了。

   ——幼稚也好,颓废也好,无用也好,有用也好,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

   我愿意,它们才有意义!

   幸福或不幸福是种私人的感受,

   你的对也许是我的错,

   你眼中的对也许并不对,

   你眼中的错,也许不是错,

   世间的纷争,就是非要用我的观念,说服你的观念。

   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鸡同鸭讲,用自己的道理去说赢你的道理。

   需知,每个人的道理都自由其缘起形成的轨迹,都有不足与也不能与外人道的合理性。

   有时候,对错真不重要,是不是合适自己,才真的重要。

   所以,发现对方与自己的想法不一样时,不妨停下来,静静地听他说,去接受包容他的这些不一样。

可是,还是很少有人能做到这样啊!
所以,

我们终究往往还是孤独的前行,

既然如此,

我们

不必强求,

也不能强求。

一旦强求,

就陷入无尽又务必要的纷争之中。

何苦?

何苦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