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 六气治法

 醉牛988 2019-02-10

六气解四:六气治法

  《四圣心源》的方子是在说法,如果能够领会进去,就可以举一反三,不至于抱着几个方子,不知变通。所有的方子都是随证处方,道理看明白了,书可以扔了。

厥阴风木为病

厥阴风木,对应桂枝苓胶汤:甘草、桂枝、白芍、茯苓、当归、阿胶、生姜、大枣,是桂枝汤加味。

厥阴风木应春气,在脏为肝,肝体阴而用阳,本身就是比较润的一股气,津血亏虚,木气不润,就会郁而为风,要想很好的生发,要有足够的阴津。所以黄元御治疗厥阴风木为病,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加当归、阿胶,桂枝汤主生发,当归、阿胶补阴血;中焦土气容易生湿,湿气濡软缓滞。茯苓去中焦湿气,木气会升达得更通畅一些。

疾病轻重不同会用不同的药物,厥阴风木为病,阴血比较充足时,单纯的不能升达,直接用桂枝汤就可以了。阴津有所亏虚,加当归、阿胶。酸味入肝,能敛能柔,如果肝气亏虚得比较厉害,就需要用酸味药来急救真气。有些妇科大出血,崩漏不止的时候,会用大量的醋来煎药,就是取这股酸味儿急救收敛,来救肝脏的真气,能很快的止血。

木克土之用

中焦土气容易生湿,湿气濡软缓滞。木克土,就是用木的生动之气,带动土气跟着斡旋起来。所以正常情况下,木克土,是我们需要的一种作用。中土湿气比较盛的时候,我有时喜欢用点升达木气的药,象用一点麻黄、量比较多的生麦芽,有时也用桂枝,治疗一些脾胃病,效果也很好。

阳明燥金为病

阳明燥金之气主降,阳明为二阳,是一股火气,这股火气降不下来,就会灼伤阴津,化为一股燥气。火性炎上,本性是往上走的,想降的话,一定要有阴柔、镇降的药物来引导他。

阳明燥金为病,对应百合五味汤:百合、石膏、麦冬、五味子,是白虎汤合生脉饮意思。

西方之域,金石之地,都是敛降的金气,石膏就是一股金气,用来镇降不能自己敛降的火气。百合、麦冬是比较清凉滋润,阴药本性是下降的。一场秋雨一场凉,秋老虎很热,下场雨就凉快了。燥金之气要降,一定是润降。五味子,偏收,可以认为是补肾的药,这是提前从肾水收藏的角度治疗不降,眼光更长远。

阴阳和合的一气

一气本身就是阴阳一体的,木气体阴而用阳,金气体阳而用阴。木气宜升,金气宜降。一旦为病,木气不升,金气不降,治疗的时候,要从阴阳和合为一气的角度去治,既要考虑到用,也要考虑到体。就像一个喷泉,木气往上升发,首先底下要有水,就是要有阴精,有东西可升。金气要降,也要有足够的阴精来润降,否则阳气无所依附,就散了。火性炎上,不会自己降下来,所以阳明燥金之气要润降。

气以行血,血以载气,就是阴阳和合的意思。临床用药,更要注意这一点。木气升发不畅的时候,大量的桂枝、附子都有消耗阴精的弊端。任何让一气升或降的时候,不要单纯从阳气的角度来考虑,也要从阴精的角度来考虑。一气包含了阴阳,金气,木气只是偏于阴或者偏于阳,不是纯阴或者纯阳,都是阴阳和合的一股气。用药也是要考虑到阴阳和合,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有些朋友学习火神派的温阳行气思路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些错误,忽略了养阴回阳,就是因为他对一气周流,一气圆融的整体认识不足。火神派本身是圆融的,郑钦安先生对阴阳两方面都做了很精辟的论述,所以我们学的时候不能学偏了。一气周流,周流就是动,也是看重阳气,但注重阳气的基础上,更加注意如环无端阴阳和合圆融的这种境界。

太阴湿土为病

中土之气容易生湿,黄元御给出的治法:固运中土,渗利湿气。术甘苓泽汤:甘草、茯苓、白术、泽泻。甘草,甘温之药固中土。土气就像打地基一样,培补得厚一点。茯苓、泽泻,把湿气往外带一带。中土是一气周流的枢纽,能升降,能运转。中土之气虚的时侯,需要去补和运,白术这个药,即能补又能运,使得中土之气既得到培补又能够转起来,白术一药两能。

  泽泻利的力量比较快,正气虚时我就换成薏米,柔和一点,还有一点扶正气的作用。中土湿气盛时侯,利湿气比运中焦见效更快。所以很多入脾胃的中药,在炮制上会用土炒、麸炒。土炒、麸炒之后,就多了一些温燥的土气,这股温燥的土气也能够治水气,叫燥湿,因为湿气本身属阴。温燥之气可以运转湿气,让它动起来,所以用炒过的药温燥之气比较足,土能克水的意思。

  中土为病,大部分是吃得不合适,比如吃得生冷,受凉了,上吐下泻,胃不舒服,吐酸水。首先是中阳之气受损,阳不能化湿,产生各种病症。温燥利湿,是太阴湿土的治法。当然中土也有伤阴的,像大承气汤,阳明燥热伤了阴精,土气都是一片燥火,需要紧急通下。或者有一些萎缩性胃炎患者,也是中土阴津不足,火气有余,需要润养。但大部分情况,中土为病最常见的症状,还是湿气盛,所以要运中焦,温燥利湿,这是原则,只要湿气比较盛,就这样治疗。

少阴君火为病   

水火两极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火不能降,水不能升,就会一气散失阴阳离决,就是危症了,需要急救,水不能升,用姜附升达阳气;火不能降,黄元御用黄连来降。黄连大苦大寒,就是当头一棒,赶紧把这火气藏下来。张仲景在用通脉四逆汤时,用大量的附子回阳,危症时,要在药里要加猪胆汁、人尿,猪胆汁大苦大寒,也是藏君火的药,火味苦,苦味救君火,苦味入五脏,救五脏之精。很多人知道水不能升,就是阳虚,用桂附,用附子去升,但不知道君火怎么去降,要用大苦大寒。

黄连丹皮汤:黄连、白芍、生地、丹皮,第一味药就是黄连,后面白芍生地丹皮都是辅助的药,都是阴药,没有一味阳药。后面有个说明:若有下寒,当用椒附,如果水不能升了,水火都有问题了,救火要用黄连,救水要用附子。

太阳寒水为病

苓甘姜附汤:甘草、茯苓、干姜、附子,用到了干姜附子,所以水火两端,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危症急症。水火稳定,就像有了天地一样,才能化生万物,产生一气周流,所以治水之药,都是温燥,治火之药都是苦寒。我们天天讲左升右降,中土斡旋,很少谈到水火立极,是因为出现的概率少。但不是没有,危症急症,要注意水火两端。

水火两极为病,下元肾水更多一些,真正少阴君火外露,肾水肯定也有问题,水火本身是一体的。所以黄元御又说,若有下寒当用椒附。

如果刚刚出现君火不藏的时候,用点黄连恢复一下还是可以的。时间长了,君火也就散了,黄连也不能用了,只能用附子先救水,然后用胆汁、童便啊苦寒之性相对柔和的药来防止君火继续外散,所以治少阴君火的方子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要恰到火候,见效即止。黄连比较霸道比较猛,用多会把君火按住了,走不动。

少阳相火为病

柴胡芍药汤:柴胡、黄芩、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白芍。相火跟君火不一样,相火就是一个很普通的问题,常见的上火呀,火气不降呀,都属于相火,只是局部火气不通,或郁而化火,疏通一下就好了,所以用小柴胡汤的意思。小柴胡汤加白芍,柴胡疏达木气,黄芩去去郁火,甘草、半夏、人参、生姜、大枣运中通降,白芍清清风木,整个方意疏通郁火。这种情况最常见,一气周流,凡病则郁,都是郁火,所以有的老大夫一辈子就用小柴胡汤加加减减,什么病都能治。多数情况下危症少见,不过气郁,所以用小柴胡汤加加减减,可以应付绝大部分情况。

六气归一气

六气为病,除了水火两极需要紧急处理,温升或者苦降,其他都是比较缓和的情况,主要的思路就是疏通。中土不能转了,运转一下,加上点利湿的除除邪气。木气不升的时候帮他升一升,养一养,增加一下化源。金气不能降得时候,帮他降一降,滋润一下,增加向下降的力量。如果不是明显升降问题,只是有点火气郁着了,一气不通畅了,用小柴胡的意思,疏达一下气机,清清郁火。今天除了左升右降,中土斡旋,又谈到水火立极的问题。水火立极虽然少见,但比木升金降、中土斡旋还要重要。

不管是水火立极也好,还是阴阳之药的搭配也好,还是一气周流的结构也好,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阴阳和合,如环无端的周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气就是一股缓和的土气,有升有降,阴阳合一,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所以黄元御的一气周流,它并不是一个空洞的理论,人体本身就是这么一种状态,就是按这个模式来运行的。


图片为香附植株和饮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