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医学认为,人体酸、碱度失去平衡,也就是人体内部环境稳定性及机体内外平衡性遭到破坏的时候,致癌因子才能起到作用而导致癌症的形成,并使癌症得以浸润、扩散和转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是提出一种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该药物具有理气补正、保持机体平衡性,进而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促进血液循环。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癌症病,尤其是食道癌、胃癌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按“君、臣、佐、使”的配伍方法配制的。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列组分制成的(用量为重量份)蟾蜍30-60 白头翁10-15 徐长卿7-10 莨菪7-10 板蓝根10-15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份)配比范围是蟾蜍40-50 白头翁12-14 徐长卿8-9 莨菪8-9 板蓝根12-14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份)配比是蟾蜍50 白头翁13 徐长卿9 莨菪9 板蓝根13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选用活蟾蜍去肠胃,用文火焙以焦黄至干研成细粉;徐长卿、板蓝根、白头翁各以生药研成细粉,莨菪(有毒)去种子(天仙籽)和根,取叶茎部分,研成细粉,按比例搅拌均匀后装入0.25克胶囊即成。 本发明药物中,蟾蜍为君药,它具有清热、拔毒、消肿、散结、解毒、疗毒之功效。它能够清除胃肠内的有毒害病菌,直接杀伤致癌细胞,阻断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苯并苁、亚硝受)等的来源,消除血液的酸性中毒。 白头翁为臣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行瘀、瘿气、止痛、抗病毒、抗菌的作用,并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 徐长卿为佐药,具有驱寒散瘀、治腹水、胀满寒性腹痛,其还可起到药性的调解作用。 莨菪为使药,具有镇痛、解痉、治咽喉肿痛、胃痉挛作用,可祛胃中留滞之邪,东莨菪碱,可对癌病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避疫、杀虫解毒散结,对人体白细胞有诱生作用,其干扰素可作为抗癌辅助强化剂,并可使抗癌的效率提高6倍以上。由于蟾蜍有毒,适用过量会引起中毒,因而该组分的加入可使蟾蜍粉由过去用用量的5-10克减止现在每次用量的0.5克-1克,且药效不减,提高该药物的安全可靠性。 本发明的药理功能清热、解毒、消毒、消肿、拔毒、散结、凉血、行瘀、止痛、镇静、解痉、消炎。 用量与服药方法成人每次1-1.5克,日服二次,七日为一个疗程,服一个疗程、停两日再服,连续服用4-6个疗程。 服用本药期间,可以豆科植物为主粮,多吃水果及蔬菜。 本发明药物还可治疗喷门癌、结肠癌、直肠癌和其它癌症,并对胃炎、胃溃疡、十二脂肠溃疡、便秘等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按下述配比取原料(份)蟾蜍50 白头翁13 徐长卿9 莨菪9 板蓝根13生产方法选用蟾蜍去肠胃,用文火焙至焦黄研成细粉;徐长卿、板蓝根、白头翁各以生药研成细粉,莨菪去种子和根,取叶茎部分研成细粉,按比例搅拌均匀后装入0.25克胶囊即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蟾蜍30-60、白头翁10-15、徐长卿7-10、莨菪7-10、板蓝根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蟾蜍40-50、白头翁12-14、徐长卿8-9、莨菪8-9、板蓝根12-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蟾蜍50、白头翁13、徐长卿9、莨菪9、板蓝根1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为胶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活蟾蜍去肠胃,用文火焙至焦黄研成细粉;徐长卿、板蓝根、白头翁各以生药研成细粉;莨菪去种子和根,取叶茎部分研成细粉,按比例搅拌均匀后装入0.25克胶囊即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治疗食道癌及胃癌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以中药为原料制备的中成药,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蟾蜍30-60、白头翁10-15、徐长卿7-10、莨菪7-10、板蓝根10-15。本发明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选用活蟾蜍去肠胃,用文火焙至焦黄研成细粉;徐长卿、板蓝根、白头翁各以生药研成细粉;莨菪去种子和根,取叶茎部分研成细粉,按比例搅拌均匀后装入0.25克胶囊即成。本发明药物具有理气补正、保持机体平衡性,进而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本发明对食道癌及胃癌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P35/00GK1541662SQ0311236 公开日2004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9日 发明者赵约汉 申请人:赵约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