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一日建成,也非规划之城

 公司总裁 2019-02-10

这是城读的第1个城市故事

我们习以为常的城市规划“网格法”,

是罗马人先提出的,

但是罗马人自己建设首都

从未使用过这个概念。

此外,罗马的首都也并没有过好好的规划过。

只有那曾经高耸于卡比托利欧山上的的朱庇特神庙

给罗马的城市带来了一些影响。

在史学家看来,

朱庇特神庙掌握着古罗马未来的钥匙。

朱庇特神庙的模型

神庙

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

塔西佗在史书里描写到:

公元69年朱庇特神庙失火。

“这场致命的大火证明了神的愤怒,

大火会让罗马的敌人高卢人更加大胆,

并预示着世界的主权

将传到阿尔卑斯山以外的人民手中,

让他们最终征服这座城市。”

然而他的恐惧并没有兑现

高卢人的反抗被镇压了,

神殿一次又一次地重建。

事实上,即使罗马的权力中心逐渐向东偏移,

即使汪达尔人的入侵把神殿所有的金子都洗劫一空,

神殿依然存在于每个罗马人的心里。

大火发生的若干年后,

意大利的军事长官登临卡比托利欧山的山顶,还是能触景生情:

站在巍峨的朱庇特神庙,

可以看到人类的一切智慧。”

罗马城的模型

是的,神庙是这个整座城市的焦点。

据传说,神庙在罗马末代国王苏佩布推翻前朝、

建立罗马共和国的那一年才完工并投入使用。

那一年是公元前509年。

它是当时意大利和伊特鲁里亚世界上最大的寺庙。

矗立在53×63米的石柱上,

有24根柱子支撑着宽阔的红色屋顶。

它也被称为卡比托利三主神神殿

里面有拉丁人最崇敬的三位神

朱诺、朱庇特和密涅瓦的雕像。

屋顶的顶端是四角马,这是军事胜利的象征,描绘的是朱庇特驾着四匹马。

“罗马人认为朱庇特神庙很重要,

因为国家的信仰从这里发源。”

——罗伯特·科特斯·史蒂夫

罗马国王在这里建立了最重要的崇拜中心

——卡比托利三主神神殿

他们希望将拉丁联盟的政治中心吸引到罗马,

并取代该联盟在阿尔巴努斯山的传统中心。

那是一个由30个城镇组成的联盟。

这座寺庙激发了一种宿命感和坚不可摧感,

因为国家的信仰从这里发源。

根据传统,自从公元前390年,

这座山没有被高卢人占领以来,

朱庇特神庙一直不可侵犯

朱庇特神庙奥林巴斯的前景

公元330年,

君士坦丁在博斯普鲁斯海峡沿岸的七座山上

建立了他的东方新首都。

为了给他的新首都赋予合法性,

他拆除了神殿前的大力神雕像。

终于,神殿建筑

作为新的移民点或旧的敌对城市的中心

被复制到整个罗马帝国。

这些城市正在拥抱作为罗马人应有的生活方式。

可以这样说:

如果罗马人没有成功地把拉丁联盟的注意力

集中在这座神庙上,

罗马也许就不会取得它的支配地位。

如果没有这些,就不会有罗马帝国。

1899年的一幅插图,描绘了奥古斯都皇帝统治时期的罗马

罗马在公元前8世纪建立,它的选址一直是个谜团。

其实,无论是哪位伊特鲁里亚国的先王建立了这座城市都不重要,

因为选择台伯河的丘陵弯道的原因是很明显的。

罗马位于台伯河的最低点,

就像许多重要的古代或中世纪城市一样,

罗马靠近大海,但距离不够近,不会受到海盗的严重威胁,

罗马也是通往内陆重要盐田与主要道路的重要关口。

国王们不仅在卡比托利欧山上建立了一个庆祝胜利的精神堡垒。

而且还将罗马七个防御工事之间的沼泽排干

这样人们就可以互相见面和做生意了。

此外,在倒数第二个国王塞维斯统治期间,

他们在山丘周围筑起了城墙,以保护这座巨大的城市的安全。

古罗马卡比托利欧三主神神殿的模型

由于与战败的敌人结成贸易同盟的政策,

在共和国成立初期,资金大量涌入罗马。

这座城市在三主神神殿下方拔地而起,

街道狭窄,木质建筑高耸,

社区和市场由个人捐款而创建起来。

公元前六世纪的晚期,

罗马已经有了统一的城市中心,

有了周围的防御墙,还有意大利最大的寺庙

赋予罗马简单而强大的内核。

圣彼得广场

罗马的发展有什么指导原则吗?

当然,并没有人为第一代国王和他们的共和党继任者们规划城市。

据罗马历史学家李维所说,早期的伊特鲁里亚国王确实尝试过罗德岛、佩拉岛和菲利比岛的那种合理的城市规划。

但在公元前390年,

高卢人洗劫罗马以及随后的肆无忌惮的投机建筑之后,

所有这些都被冲走了。

公元前63年,

伟大的演说家西塞罗仍在哀叹罗马城市规划

与本身的丘陵和沼泽环境存在差异。

个人主义既是罗马的长处,也是它的弱点。

当将军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他有权在卡比托利欧山上任选一块地,建立一个新的寺庙:

富有的政治家如尤利乌斯·凯撒会搭建一个市场来讨好人。

庞培建了一座剧院来纪念自己。

苏拉建了一座新的国家档案馆。

戴尔哈奇姆之战是凯撒与庞培的战争中所冒的最大风险之一。

1563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创造了拉丁短语:

“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

还可以加上一句:

“罗马也并非一座规划之城。”

公元64年,当罗马大部分地区在尼禄皇帝的统治下被焚毁时,

开启了一项新的计划,即在标准高度上建造具有宽阔街道的石头建筑群

不过,也有人认为旧的形式更有益健康,

因为狭窄的街道和高大的房屋不太容易被阳光穿透

而现在广阔的土地,没有遮荫,

建筑在一种更令人难以忍受的高温下闪闪发光。

除此以外,寥寥无几。

今天的古罗马:卡皮托林山下的土星神庙遗址

埋葬

今天,共和国的罗马被埋葬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之下。

在19世纪,意大利统一后的扩张中,罗马进一步消失。

那些著名的七座山已经被夷为平地,并被修葺一新,

以至于它们模糊的轮廓与下面不断上升的山谷融为一体。

事实上,你可能不会意识到卡比托利欧和帕拉廷山之间

曾经有一个沼泽山谷

今天能看到这个山谷的唯一原因是:

在20世纪30年代,墨索里尼拆除了8英亩多的建筑,

并清除了20英尺深的瓦砾,这个社区才得以暴露。

意大利与罗马

尾声

古罗马,这个强大的共和城市,如此迅速地征服了已知的世界,当给了我们很多关于城市规划的想法。

今天我们谈论的首都城市和社区,以及像圆形剧场、巴西利卡大教堂、铺装道路、人行道和多层公寓楼这样的建筑,都是因为罗马留给我们的城市理念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从公元前3世纪起,“网格化

这种从欧洲各地流传开来的城市规划概念

却从未在罗马使用过。

罗马人从他们在战役中建立的军事营地中

得到了将城市规划成正方形网格的想法,

但是在罗马是不可能实现的,

归根结底是因为那些山丘顶峰的宗教政治力量。

古罗马的军队

直到20世纪,它才恢复了往昔的古老。

公元326年,罗马帝国将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

凡是有能力离开罗马的人都纷纷效仿。

这座城市多次遭到抢劫,直到文艺复兴时期,

随着教皇的回归,这座城市才开始恢复其失去的一些意义。

三主神神殿一直存留到公元1536年,

它的遗迹作为米开朗基罗为教皇保罗三世设计的宫殿和广场的一部分被拆毁。

现在它被保存在米开朗基罗的天保宫之下。

现在,如果你走到博物馆一楼,

还可以看到它的一些强大的基座暴露出来。

后来的罗马仍然是一个大杂烩。

仍是“网格”这个精心的城市概念最糟糕的例子之一。

这个概念是它通过英国的切斯特、意大利的维罗纳、德国的特里尔等城市传递给欧洲的规划师,最后又传递给我们。

但如果你站在墨索里尼重建的社区上,

抬头仰望卡比托利欧博物馆,你仍能看到这座三主神神殿对世界的影响。

卡比托利欧博物馆

至于卡比托利欧山,

关于它的想法最终延伸到了美国。

托马斯·杰佛逊当年坚持把国会大厦叫做“Capitol”。

这个单词来自古罗马,它指的就是卡比托利欧山“Capitoline Hill”上的那座著名的罗马神庙。没错就是朱庇特神庙。

今天的美国有九座国会山,

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包含在内。

罗马嘛,还是那个罗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