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史之乱爆发,不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昏庸,而是因为他过于聪明

 z开卷有益 2019-02-10

在大多数人眼里,唐玄宗在开元盛世里迷醉了心智,晚年宠爱杨贵妃以至于不理朝政。又盲目信任安禄山,让安禄山觉得有机可乘,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其实,这个理解过于浅薄了。

李隆基这个人,他的上位过程,就和老祖宗李世民一样充满血腥,先是起兵杀掉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氏(按血缘讲是他亲姑母),扶自己父亲李旦上位,接着又是一场政变杀掉姐姐太平公主。用一句话形容他,就是聪明到极点,又凉薄到极点。他一辈子都没有信任过谁,包括杨贵妃,更别提安禄山。

安史之乱爆发,不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昏庸,而是因为他过于聪明

在晚年时代,他虽然限于年龄,逐渐地安于现状,但是不理朝政,是绝对不存在的。整个朝堂,从太子到宰相,从文官到武将,构成了一对一对的制衡体,无不是他的提线木偶。但是有一句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在杨国忠之前的李林甫,能力出众,将安禄山制的服服帖帖,不敢有二心。但是杨国忠此人,却是个废柴,他对安禄山逼的太紧,使出一切手段想把安禄山搞下来,甚至为安禄山造反制造条件(他想的是引诱安禄山有造反的动作)。唐玄宗本人,看在眼里,由着这两人去斗,在他看来,安禄山在朝堂里毫无根基,还有个大仇人,造反是没有胜算的,那么就只能效忠于自己。

安史之乱爆发,不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昏庸,而是因为他过于聪明

为什么说造反没有胜算呢?因为如前面所说,李隆基根本就没有完全信任安禄山。为了防止安禄山有二心,他设置了三道保险杠。

第一道:当时唐王朝的总兵马大概有六十万,李隆基给安禄山的,大概有18万,这是一个微妙的数字,使得安禄山既能够充分发挥守卫边疆的任务,又不足以发动一场推翻大唐的叛乱。第二道:在安禄山攻击长安的必经之路上,李隆基将十几万人马安排给安禄山的死对头——大唐名将哥舒翰。第三道:整个以杨国忠为首的班子,和安禄山水火不容,这就杜绝了任何里应外合的可能。

安史之乱爆发,不是因为唐玄宗晚年昏庸,而是因为他过于聪明

然而,唐玄宗高估了安禄山的理性,这个来自西域以外的胡人,和李隆基没有达成应有的默契。他铤而走险,发动了一场在李隆基看来毫无胜算的叛乱。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李隆基的判断,安禄山造反后仅仅一年,就陷入了围剿之中,如果不是李隆基在暴怒之下一系列决策失误,这场叛乱完全不会持续八年之久。然而, 盛世大唐,却是再也回不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