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萧梁镇墓神兽 邪教的定义如果放宽了,则杨朱之徒皆为异端。所以应该回到比较严格的定义上才能讲清楚这个问题。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邪教,起源于大混乱、大分化、大转折的南北朝时期,北朝以佛教系统的异端“大乘教”为代表,南朝是冒充天师道的异端“长生人”,其他还有中亚拜火教、摩尼教系统的一些少数派邪教。 一、真正意义上的邪教南北朝之前的史籍里,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很邪乎的方士,如最著名的新垣平,此人习得的邪典今天已经难于弄清楚是什么宗教,只能判定也许与中亚的拜火教甚至景教有关(基督教聂斯托利安派),此人大概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因此蛊惑了最贤明的汉文帝。其他也可以看到一些怪异言论和事迹,如《三国志》提到李傕此人性喜左道之术,曾以牛羊等生祭董卓,今天看来,李傕疑似拜火教在西域、河西一带的异端教徒。但这些都不成规模,也没有达到系统的邪教团体的程度。 石辟邪
真正意义上的邪教,始于东晋的天师道支派,即孙恩卢循的“长生人”。这种异端邪教并非道教固有,而是齐地海岱道教与吴越地区原始宗教融合而成。当时中州大乱,南渡士族中的山东派系很多都信奉天师道,如琅琊王氏、孙氏。从《晋书·孙恩传》可以看到,海岱世族很快就与本地世家联合起来,其中宗教起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如孙恩的叔父孙泰,通过钱塘人杜子恭这类本地方士或巫术家,而后与本地大族如吴郡陆氏、吴兴沈氏等构成政治结盟关系。
柴荣所铸铁狮子 这里因此存在的复杂的背景。当时中州高门处于南渡的第一序列,在南渡以后的资源分配上就存在长期而隐蔽的冲突,其他排名靠后或者南渡较晚的世家大姓,就与吴越本地大姓联合。与此同时,由于实行“侨置州郡”安排中原移民,江南吴越地区的本地中下层人口就整体下沉。从而引发深层的社会矛盾。「长生人」就是这个背景下形成的底层邪教,其行动非常极端,往往对社会实行毁灭性的破坏,如焚烧房屋、填埋水井。这个邪教掳掠人口最多时竟达到20万以上,其教众的迷信程度也极为惊人,甚至有妇女自投其婴孩于水的。
南朝镇墓兽 值得一提的是,《三国志》引用《江表传》提到一位方士于吉,三国演义这个片段也令人印象深刻。但需要看到,于吉在《江表传》和《搜神记》里都算不上邪教分子,而是属于正常的天师道宗教家。按照严格定义,也许这个“长生人”才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邪教。 二、北朝系统的邪教北朝邪教按照严格定义,应当是起源于北魏时期。早在拓跋珪时代,就有佛教系统的僧侣组织起了系统化的邪教团体。从《魏书》可以清楚看到北朝邪教逐步成长的过程,起初只有一两个僧侣以宗教性的法王称号起事谋反,接着就越加深入,最后成为系统性的邪教。按照《魏书》,第一个邪教头目是拓跋珪时代的沙门张翘,他自号“无上王”;第二个拓跋焘时代的沙门司马惠御,他自称“圣王”;第三个是世宗时代的沙门刘僧绍,他自称“净居国明法王”;第四位最终成型的是肃宗时代的沙门法庆,他自号“大乘”,就是后世的“大乘教”,成为北方系统几乎后世邪教的祖师爷。 北魏骑兵
法庆不仅有系统的反社会、反人类理论,还使用精神药物控制教徒,将反社会的暴力行为称之为成佛,杀人越多等级越高,可谓相当之危险。不仅如此,他们实际上还攻击正统佛教,夷灭寺院、杀戮僧尼,焚烧经像,目的是打破旧魔、迎接新佛出世。北魏朝廷对法庆的大乘邪教叛乱相当谨慎,命宗室藩王拓拔遥率步骑10万前往河北平叛,可见事态之严重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法庆还有一位妻子也是尼姑,法名惠晖。按照拓跋焘灭佛时的政策,僧侣是不能娶妻的,何况互为男女僧侣。 北魏骑兵
北朝另外还有拜火教系统的异端,但规模不大,且往往存在于贵族家庭和皇室宫闱之中。据正史可考的,就有羯人石虎及其党羽信奉拜火教,山西尔朱氏羯人信奉拜火教,以及北魏孝文帝的皇后本人信奉拜火教中的异端。 波斯拜火教
总体而言,邪教的主要特征是系统性的反社会、反人类,往往无视人道主义底线,只有这种才能称为邪教,按照正史记载,真正的邪教应该如上述产生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大动荡、大分裂、大转折时期,上述的“长生人”、“大乘教”堪称名副其实的邪教。至于东汉后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据专家学者研究,很难讲是邪教,例如流传至今的《太平经》,其内容并不邪僻,也没有极端思想。(完) |
|
来自: 昵称32353910 > 《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