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义成语(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 1.粉墨登场:①化装上台演戏。②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暗送秋波:①指暗中眉目传情。②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3.灯红酒绿:①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②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4.繁文缛节:①繁琐而不必要的礼仪。②也比喻琐碎繁多的手续、事项。 5.想入非非:①胡思乱想。②也指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6.不见经传:①指人或事物没有什么名气。②也指某种理论缺乏文献上的依据。 7.不绝如缕:①形容局势危急。②形容声音细微悠长。 8.指手画脚:①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②也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 9.秀色可餐:①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②形容景物非常优美。 10.左右逢源:①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②也比喻办事圆滑。 11.淋漓尽致:①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②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12.按图索骥:①比喻按照线索寻找。②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13.如虎添翼:①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②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14.旁若无人:①形容态度自然。②形容态度高傲。 15.非同小可:①形容事情重要,情况严重,不可忽视。②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16.如蚁附膻:①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某种恶劣的事物。②也比喻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17.哀而不伤。①用以形容某些诗歌、音乐优美典雅,感情适度。②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18.高山流水:①比喻知音难遇。②也比喻乐曲高妙。 19.光风霁月:①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坦白的心地。②也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 20.捉襟见肘:①形容衣服破烂。②也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21.曲高和寡:①原指知音难得。②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 22.洋洋洒洒:①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②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23.平易近人:①比喻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②也形容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24.龙飞凤舞:①形容山势蜿蜒雄壮。②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 25.不翼而飞:①没有翅膀却能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②形容消息、言论等传布迅速。 26.洁身自好:①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②也指怕招惹事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 27.绵里藏针:①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②也形容柔中有刚。 28. 舞文弄墨:①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②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29.瞻前顾后:①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②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30.珠圆玉润:①形容歌声婉转优美。②文字流畅明快 31.老气横秋:①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②也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 32.入木三分:①比喻议论深刻。②也用来形容书法有力。 33.一泻千里:①形容江河水流迅猛。②也文笔奔放、流畅。 34.穷形尽相:①既指丑态毕露。②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35.不赞一词:①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②也指一言不发。 36.比翼齐飞:①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②比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二、近义或形似成语的辨析 近义成语,指两个成语之间语意有相同的部分,比如“无可厚非”和“无可非议”。 形似成语,指两个成语有相同的字,但意思其实不同,比如“不容置喙”和“不容置疑”。 1、震耳欲聋、振聋发聩 前者是声音大; 后者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2、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都有事情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之意。 前者指歪曲捏造或故意夸大的事情; 后者指事实。 3、息息相关、休戚相关 前者形容关系密切;后者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4、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都与钱有关。 前者没有钱,特别贫困;后者指不值钱。 5、当仁不让、义不容辞 前者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后者指顾全道义而不推辞。 6、死灰复燃、东山再起 前者指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 后者比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7、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都表病情严重,无法医治。 前者重在强调事情的严重; 后者强调事情严重而且无法挽救。 8、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都有捏造之意。 前者是用似是而非的迹象做根据; 后者是凭空捏造。 9、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都形容紧迫。 前者多用来形容人; 后者则形容事情。 10、风餐露宿、栉风沐雨 前者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后者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11、鞭长莫及、望尘莫及 前者比喻力量达不到;后者指赶不上。 12、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都有特别看待之意。 前者作横向比较,表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作纵向比较,表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深入人心、耳熟能详 前者指政策等已被人们认可;后者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14、大庭广众、众目睽睽 都表示有许多人的场合。 前者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共场合; 后者指很多人注目的场合。 15、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都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 前者侧重对人有礼貌, 后者可以形容人的举止、气质等。 16、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也形容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凶恶。 后者则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贬义词 1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都有“不整齐”的意思。 前者侧重指长短、大小、水平等不一致,后者指好人坏人混在一起。 18、居心叵测、高深莫测 前者指心存险恶,不可推测; 后者指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没法揣测,形容估摸不透。 19、半途而废、浅尝辄止 都有没有完成之意。 前者侧重在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 后者侧重“浅”,没有深入。 20、顶礼膜拜、五体投地 都表示崇拜之意。 前者偏重崇拜,多贬义;后者重在敬佩。 21、独断专行、一意孤行 都有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办事主观蛮干之意。 前者有蛮横、霸道之意,语意较重,一般用于掌权者; 后者,多形容缺乏民主作风,语义较轻,而且不限于当权者,一般人也可用,范围较宽。 23、阿谀逢迎、趋炎附势 都有巴结奉承之意。 前者多指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后者比喻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 24、风言风语、流语蜚语 都表示没有根据的话。 前者多指无意传说,传说者多出于无知、怀疑和猜测; 后者多指有意传说,传说者往往出于险恶用心。 25、锋芒毕露、崭露头角 都有才能显露出来之意。 “毕”指全部,“崭”指突出的才能。前者多指人气盛逞强;后者不能。 26、悔过自新、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错误之意。 前者重在未来,强调重新做人;后者重过去,强调改正错误的彻底。 27、苟且偷安、得过且过 都形容只图眼前,不顾将来。 前者偏重贪图眼前安逸;后者偏重胸无大志。 28、故步自封、墨守成规 都因规守旧,不求进步或革新之意。 前者偏重在安于现状;后者偏重在固执地守旧。 29、厚颜无耻、恬不知耻 都形容不知羞耻,常可通用。 前者重在脸皮厚;后者重在做了坏事后仍满不在乎。 30、花天酒地、醉生梦死 都形容腐朽糜烂的享乐生活。 前者偏重于迷恋酒色; 后者偏重在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地生活。 31、势如破竹、一泻千里 前者指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后者形容江河水奔流直下,也形容文笔奔放、畅达。 32、本末倒置、舍本逐末 33、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之意。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 后者侧重丢掉主要的,追求次要的。 34、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前者指亲身到了那个地方,形容感受深切;后者指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指替别人着想。 35、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按一定的顺序、步骤进行之意。 前者指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后者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36、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前者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 后者指虽然处以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过。 37、大发雷霆、怒不可遏 都表示十分愤怒。 前者侧重发怒时高声斥责; 后者强调愤怒难以抑制。 38、络绎不绝、川流不息 都形容行人、车、船、马来来往往。 前者侧重连续不断; 后者侧重多。 39、大公无私、铁面无私 都表示没有私心。 前者指一心为公; 后者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40、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前者指在道义上是不允许推辞; 后者指责任无可推卸,这责任是自己应尽的必须承担起来的。 41、含糊其辞、闪烁其辞 都有说话不清楚、不明确之意。 前者重在说得含混不清; 后者重在说话遮遮掩掩、躲躲闪闪。 42、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前者指形容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风行一时; 后者指东西突然不见了,也比喻言论或消息传播迅速。 43、光明磊落、光明正大 都含有心地光明之意,都能用于人及其言行。 前者侧重在人没有私心; 后者侧重行为正派。 44、明察秋毫、明察暗访 前者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处清楚; 后者指明里观察,暗里询问了解。 4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都含有没有一处不到之意。 前者形容处事待人细致周密,体贴入微,含褒义; 后者多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含贬义。 46、杳如黄鹤、杳无音信 都有见不到之意。 前者侧重指没有消息或下落不明; 后者侧重指一直得不到对方的消息。 47、洋洋大观、洋洋洒洒 都有内容多的意思。 前者侧重指事物数量和种类多得可观; 后者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也指规模或气势盛大。 48、瑕不掩玉、瑕瑜互见 都指同时具有优点和缺点。 前者是缺点遮不住优点之意; 后者比喻有优点也有缺点,无主次之分。 49、一笔勾销、一笔抹杀 都含有全部销去之意。 前者指帐目、嫌隙、隔阂等; 后者指对成绩、优点等全盘否定。 50、心照不宣、心领神会 都有心里已领会,不用说出来之意。 前者多指双方,有时指较多的人; 后者重领会、一般指某一方。 51、不容置喙、不容置疑 前者是不允许别人插嘴,后者是不容许怀疑,指真实可信。 52、爱财如命、一毛不拔 都形容极其吝啬。 前者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 后者偏重于行为上的自私吝啬,语意轻。 53、目不暇接、应接不暇 前者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后者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用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忙不过来。 54、无可非议、无可厚非 前者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没什么不妥,后者虽有缺点,但可以理解或原谅。 55、涣然冰释、烟消云散 前者指嫌疑或误解消除;后者指情绪或思想消除。 56、安分守已、循规蹈矩 都有规矩老实之意。 前者侧重于规矩老实,守本分; 后者侧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57、震动天地、翻天覆地 前者可形容声音巨大,也可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雄伟; 后者形容变化巨大或闹得很凶。 58、安之若素、随遇而安 都有对环境遭遇不在意之意。 前者多指面对不顺利的境况,仍能像平常一样; 后者强调在任何环境中都安然自得,感到满足,也有安于现状、得过且过之意。 59、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前者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后者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好的、真的。 60、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都有遵循一定程序之意。 前者多指按一定规矩和步骤; 后者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61、暗箭伤人、含沙射影 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 使用的手段有差别,前者指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别人,程度比后者重;后者的手段多是语言,并还有影射某人或某事之意。 62、惨绝人寰、惨无人道 都有狠毒残暴之意。 前者语义重,强调人世间从没有见过的惨痛,不能用来形容个人; 后者强调无人性,不讲理,常形容个人。 63、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都表示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 但前者重在说话心情;后者重在发表己见。 64、乘人之危、落井下石 都表趁人危难之时去侵害人家。 前者重在别人遭遇苦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害别人; 后者重在要置遭难者于死地。 65、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都表经常变卦。 前者偏重语言上的前后矛盾; 后者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66、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都表达到的境界很高。 前者只能形容技艺高超、神妙; 后者还可以用于学术修养方面。 67、穿凿附会、牵强附会 都表生拉硬扯。 前者指硬把讲不通的道理,牵强解释; 后者是把不相关的事硬拉在一起。 68、唇齿相依、辱亡齿寒 都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前者强调互相依存; 后者强调利害与共,一方遭难,另一方也跟着遭难。 69、得寸进尺、得陇望蜀 都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前者表过程,越要越多; 后者强调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 70、低三下四、低声下气 都形容卑恭、无骨气。 前者重在卑恭下贱,后者重在恭顺小心。 71、大吹大擂、自吹自擂 都有吹嘘之意。 前者吹嘘的可以是别人;后者只能是自己。 72、目不见睫、目不交睫 前者指眼睛看不见自己的眉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或见远不见近; 后者指上下眼睑上的睫毛不相交合,不合眼,形容不睡觉或睡不着。 73、天花乱坠、娓娓动听 都有说好好听之意。 前者有夸张而不切实际之意,含贬义; 后者形容说话生动,使人爱听,含褒义。 74、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前者形容日夜不停;后者指一夜到天亮。 75、不闻不问、漠不关心 都有冷漠、不关心之意。 前者重在行动,后者重在态度。 76、起死回生、死里逃生 前者指医生的医术高明,后者形容经历了极其危险的境遇。 77、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都有耳朵听到,眼睛看到之意。 前者更实;后者侧重虚,指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影响。 78、空前绝后、凤毛麟角 前者指以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有; 后者比喻稀少珍贵的人或事物。 79、陈词滥调、老生常谈 都指讲听惯听厌的话。 前者谈的内容既陈旧,又空泛,程度重;后者程度轻。 80、莫衷一是、无所适从 前者指不能判断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后者形容不知怎么办才好。 81、魂不守舍、失魂落魄 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 前者可形容精神不集中; 后者重在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语义较重。 82、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都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常可通用。 前者有“画饼”的行动;后者只表示“空等、空望”。 83、荒诞无稽、荒谬绝伦 都表示荒唐、不可信之意。 无稽指无法考查;绝伦指超出同类,没有可以相比的。后者语意最重。 84、挥金如土、一掷千金 都形容极度挥霍。 前者重在对钱财的轻视;后者重在一次花钱之多。 85、回味无穷、耐人寻味 都形容意味深长。 前者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后者不仅事后,也可以当时。 86、出尔反尔、反复无常 都表示经常变卦。 前者强调语言上的前后矛盾;后者侧重表现上的变化无常。 87、畅所欲言、推心置腹 都有说出自己心里话之意。 前者重在尽情地说;后者重在待人真诚。 88、美轮美奂、美不胜收 前者形容房屋高大美观,也指装饰、布置漂亮;后者指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 89、六神无主、心惊肉跳 都形容惊惧不安。 前者偏重在心情慌乱,不知怎么办才好;后者偏重在心神不宁、,害怕不好的事临头。 90、徇私舞弊、营私舞弊 都指为私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 前者侧重曲从私情而舞弊; 后者侧重为私利而舞弊。 91、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都有作好战斗准备之意。 但前者重在人员的具体行动;后者重在整个军队排好阵势,等待敌人的来临。 92、死气沉沉、万马齐喑 都形容无一点生气。 前者偏重指气氛压抑;后者重于人不讲话。 93、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都有不能想象之义。 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 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的深奥的不可理解的事情或道理。 94、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都有不能控制的意思。 前者指感情;后者指言行等的变化由不得自己。 95、改邪归正、弃暗投明 都指从坏的方面转到好的方面来。 前者侧重不再做坏事;后者侧重在政治上脱离反动势力,投向进步势力。 96、掉以轻心、漠不关心 前者指用轻率的态度对待某事;后者形容对人或事冷淡、不关心。 97、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都可形容目光短浅,看不到远处、大处。 前者偏重在眼光小,强调看不到全局; 后者强调眼光近,看不到将来。 98、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前者强调水平相等,含贬义;后者偏重于力量相等。 99、跋山涉水、风尘仆仆 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前者重在过程艰辛;后者重在劳累。 100、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前者侧重在来不及看,来不及一一欣赏; 后者侧重于满眼都是,而且多用来形容珠宝、货物和书籍。 101、卑躬屈膝、奴颜媚骨 都有向别人讨好之意。 前者是形容词;后者是名词。 102、丧尽天良、丧心病狂 都有心肠坏,做事凶狠之意。 前者侧重没有人性; 后者侧重没有理智。 103、不谋而合、不约而同 都指没有经过商量或约定而彼此看法、行动一致。 前者侧重人们的意见、观点等;后者侧重用来形容人们的动作行为等。 104、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都有与众不同之意。 前者强调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后者指另有一种风格。 105、自鸣得意、自得其乐 都有很得意之意。 前者侧重自以为了不起; 后者侧重感到很有乐趣。 106、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都有技艺精巧的意思。 前者侧重建筑、雕塑; 后者强调人工胜过天然的,侧重工艺品。 107、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都指阅历深。 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迁; 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困苦。 108、五颜六色、五光十色 都有色彩繁多之意,后者还含有光彩之义,多有赞美之情。 109、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之意。 前者指谈话高兴有趣,多指平时谈话; 后者多用于紧张、危急的情况。 110、春风得意、满面春风 都有高兴之意。 前者侧重于官场腾达、事业顺遂的状态; 后者指面容愉快和蔼。 111、推陈出新、新陈代谢 都有以新的代替旧的之意。 前者强调主观努力; 后者强调客观规律。 112、狗尾续貂、画蛇添足 都有将不好的东西放在后面或上面之意。 前者侧重接续,指好坏不相称; 后者侧重多余。 113、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都有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之意。 前者多含贬义;后者是中性词。 114、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都指白费力气。 前者指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 后者则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115、奄奄一息、岌岌可危 前者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 后者形容形势危急,程度轻些。 116、八面玲珑、面面俱到 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之意。 前者多含贬义,侧重于处事手腕圆滑; 后者是中性词,侧重于应付周到。 117、扑朔迷离、闪烁其辞 前者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 后者指人说话吞吞吐吐。 118、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前者比喻印象不深刻; 后者指人粗略地观察事物。 119、百依百顺、惟命是从 都有顺从之意。 前者含有由于感情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后者多用于上下级之间,无条件地遵照执行。 120、形影相吊、形影不离 前者形容非常孤单寂寞; 后者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121、洁身自好、明哲保身 都指不招惹是非。 前者多作褒义用,侧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后者多用作贬义,指怕犯错误或怕得罪人。 122、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都有有不一样的看待之意。 前者指用另一种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 后者指情况已有变化,要用新眼光看待。 123、一挥而就、一蹴而就 前者指一动就写成,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作画很快就完成; 后者形容事情轻易而举,一下子就成功,一般与否定词搭配。 124、老气横秋、老态龙钟 前者原指老练而自负的气派,后多形容摆老资格或缺乏朝气; 后者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 125、津津有味、津津乐道 前者指感到很有滋味,特别有兴味;后者形容很感兴趣地谈论话题。 126、见利忘义、利令智昏 都表为私利而做坏事。 前者强调不顾道义。 127、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都形容阻险狡诈。 前者偏重语言;后者偏在和气的外表。 128、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都表示按道理应该如此的意思。 前者适用范围要比后者宽得多; 后者语气重,指非常正确、不容置疑的道理。 129、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都可表示清楚记得往事。 前者重在记得清楚而全面; 后者偏重在记得清楚。 130、望风而逃、闻风丧胆 都有听到一点风声就害怕的意思。 前者重在吓得连忙逃跑; 后者重在丧失了勇气。 131、无隙可乘、无懈可击 前者指没有机会可以利用; 后者指没有可以让人攻击、挑剔的毛病,形容找不到破绽。 132、博闻强志、见多识广 都有见识广之意。 前者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用于书面语; 后者侧重于阅历多,多用于口语。 133、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都表示事前做准备。 前者重在预防灾祸;后者重在为将来做准备。 134、每况愈下、江河日下 都有越来越坏的意思。 前者笼统地表示越来越坏; 后者重在一天天坏下去。 135、严阵以待、翘首以待 前者指摆好严整的阵势,以等待来侵犯的敌人;后者指抬头等待,心情焦急。 136、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都有舍不得离开的意思。 前者语义范围广,可指一切所留恋的人、事物、景物等;后者偏重对景物的留恋。 137、众目睽睽、众目昭彰 都有众人用眼睛看之意。 前者侧重看的动作;后者则指看得清楚。 138、功败垂成、功亏一篑 都有事情最终没有做成之意。 前者指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遭到了失败; 后者指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没能完成。 139、改过自新、痛改前非 都有改正错误之意。 前者偏重未来,后者偏重过去。 140、固执己见、一意孤行 都是贬义词,有固执之意。 前者侧重坚持意见,后者侧重坚持行为。 141、锦上添花、雪中送炭 都有变得更好了之意。 前者是好上加好,后者是在别人困难时给以帮助。 142、艰苦卓绝、坚苦卓绝 都有超乎寻常之意。 前者形容斗争十分艰苦,后者指坚忍刻苦的精神超乎寻常。 143、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前者指做熟悉、轻松的事务;后者指技艺纯熟,做事很顺利。 144、冠冕堂皇、堂而皇之 前者是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 后者指公开、不加掩饰或体面、气派大。 145、目不斜视、目不转睛 前者指品行端正、遵守礼制; 后者指注意力高度集中。 145、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都有方向相反之意。 前者指方向和目标相反; 后者指行动和目的相反。 146、绘声绘色、有声有色 前者指描写、叙述生动逼真;后者表现十分生动。 147、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都有亲自做出榜样之意。 前者侧重于在关键时刻自己带头去做,走在群众的前头; 后者仅指自己作出榜样。 148、别具一格、别开生面 都有与众不同,给人一种新的印象、新的感觉之意。 前者重在“格”,表示风格、样子与众不同,一般用于文艺创作和某些事物; 后者偏重在“生面”上,表示新的局面或形式,适用范围较广。 149、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都有受到影响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之意。 前者指经常耳听目视而受到影响; 后者指人的思想、性格受环境或他人的感染、影响,在不知不觉中起了变化。 150、危言耸听、危言危行 前者是故意说些吓人的话,使听者感到惊恐;后者指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151、视若无睹、熟视无睹 前者指虽然看见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后者指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强调“经常”。 152、妄自菲薄、自暴自弃 都有瞧不起自己的意思。 前者是过分地看轻自己; 后者不仅看不起自己,还糟蹋、放弃自己。 153、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都有掌握知识不透彻,或对情况不够了解之意。 前者重在态度上,是中性词; 后者多指在方法上,是贬义词。 154、一发不可收、一发不可收拾 前者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后者指一件事发展势头很猛,无法收手,含贬义。 155、比比皆是、俯拾即是 都有多的意思。 前者表示到处都是,对象可以是人,夜可以时物; 后者对象是物。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