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圣彼得堡深秋漫记

 TinaBai360dot 2019-02-10
伏尔泰曾说:“圣彼得堡集中了欧洲各国建筑的精华”。俄文版导游手册对圣彼得堡所做介绍的开篇第一句是:“圣彼得堡是一座第一流的城市,不仅是在俄罗斯,而且是在全世界……”
圣彼得堡1703年始建于芬兰湾三角洲最深处的沼泽地上,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从建筑风格到自然景观,无不彰显出彼得一世建业时意欲称雄的勃勃野心。自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时间里,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圣彼得堡至今仍被称为俄罗斯最西方化的城市,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
涅瓦河是圣彼得堡的母亲河,主河道很宽,自东向西从古老城市中穿行而过,50多条分支深入大街小巷,使市内水道纵横。700多座桥梁又把各个岛屿连接起来,其中的21座桥梁会在解冻季节的凌晨2至5点之间打开,让轮船通过,如今每天的开桥时间也成为外来游客慕名赶去围观的著名景致。 
 
 
深秋时节沿涅瓦河畔漫步,就如同在十八九世纪的欧洲古典油画中游走。深蓝色无远弗界,辽阔凝重的水面上波光涌动,偶尔有肥大懒散的海鸟展翅掠过。远处河对岸,是掩映在墨绿色丛林中的一桩桩色泽陈旧的古典建筑。天空是永远无法参透的饱满蓝色,大团浓郁厚重的云朵牵牵绊绊地缓慢游移。天高气爽的空旷肃穆中,秋水共长天一色。气氛有时不是感受于当时,而是渗透于久远的后日。一个人能够独自旅行的时间,在一生中并不如想象中那么长,这孤寂与宁静共鸣到极致的体验,也许以后是不一定能再次感受得到了。
路上人烟稀少,偶尔有行人擦肩而过。俄罗斯是天生富有艺术气质的民族,伤感是俄国人天性的一部分,他们深爱的文学和艺术中,都深深渗透着一种无需言表的哀伤。沿途所遇,大部分俄罗斯人都有一双冷冰冰如涅瓦河水般深不见底的碧蓝色大眼睛,给人一种冷淡疏离的距离感,就像是弥漫在四周连日不断的阴郁天气,大概需要等到许久以后才能渐渐暖和起来。 
 
 
如果城市是树,它的历史就是深埋在土里的根。涅瓦河两岸坐落着古典宫殿、教堂、学院,汇集了整个城市的精华。圣彼得堡是世界上古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得最好的城市,虽然历经多次毁灭性的战火和持续不断的政治动荡,但是大部分老建筑和珍贵文物都奇迹般地被完好保存至今,市区内没有超过六层的新建建筑。当地还流传着一个耳熟能详的段子,说是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女沙皇如果某天在坟墓中睁开眼,就能够随时找到走回宫殿的路和曾经睡过的床。 
 
穿过蓝白相间的东宫前的大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塔什大教堂巨大的褐色圆顶是涅瓦大街的标志。径直进入笔直宽阔的涅瓦大街,街道两边一座接着一座浅粉色,暗黄色,灰褐色的旧宫殿,老房屋,绵延好几公里,大部分是十七世纪欧式建筑。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去涅瓦大街20号布洛克中心图书馆,寻找艺术家联盟成员的作品展。深隐在沿途街巷中的有普希金故居,陀思妥耶夫斯基故居等名人故居,星罗棋布的教堂,每一座里面都深藏有传奇经典的咖啡馆、酒店。当然大街主干道两侧最多的还是不能免俗的大型百货商店和购物中心。
瓦西里岛一侧的大学滨河路就是在大学区一侧滨临涅瓦河的大路,一字排开是列宾美术学院,缅希科夫宫,圣彼得堡大学东方文化系,民族民俗博物馆,动物标本博物馆,后面是圣彼得堡科学院,科学院图书馆,基本上都是沙俄时代的老宫殿。同国内占地广阔的大学城不同,圣彼得堡的著名学府都分校区坐落在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不同老建筑里,学校的大门就是这座古色古香建筑的古旧房门。距列宾美术学院不远处的交易所大楼对面,隔一条马路,是朱红色高耸入云,雕有希腊神话中神怪的海神柱。 
 
 
诗人和英雄至今还是俄罗斯人心底的偶像。涅瓦大街最南端的小黑河是普希金决斗的地方。普希金那温柔的忧郁渗透在圣彼得堡甚至于俄罗斯的每一个角落,从华丽的殿堂到乡村的小屋,孩子们仍然在读“金鱼与渔夫的故事”,年轻人仍然沉浸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哲思,城市中到处都是普希金的画像和雕塑,许多地方都能觅得普希金曾生活过的芳踪,所有以普希金命名的广场、车站、公园、博物馆、街道都没有因受世事变迁而更改。 
 
深秋时节的高纬地区,夜晚降临的特别早。寒雾中冰凉的雨丝,昏暗泛黄的街灯,敏感摇曳的光线里漂浮着尘埃般的记忆。幽暗中有一种寒气逼人,清冷萧瑟的格调,使人觉得有美丽而高贵的灵魂将会在越来越浓厚的夜色中彷徨。在这座扎根于厚重甚至沉重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而绝不缺少传奇的古老都市中,生灵的时代替换和几百年来的沉浮,那些说不尽道不完的前尘往事,经过时间的掩盖后,反到在黑暗降临时才更加清晰地展现于眼前。
明天会是晴朗温暖的一天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