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师的心态

 标准HR 2019-02-10

大师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具有权威的地位,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但仅有权威是不够的,让人崇敬的还有他的心态,大师之大,就在于他的心态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比如宠辱不惊。一个人能做到化悲伤为喜悦已属不易,要想做到宠辱不惊更是难上加难。

北京大学原校长马寅初,曾因其"新人口论"获罪,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将被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未作任何表白。若干年后拨乱反正,仍是儿子告诉他平反的消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一声,仍然无所表白。

又如不媚俗、不功利。这一点在这个浮华的名利社会尤为难得。

当钢琴大师克迪面对疯狂的观众要求加弹的掌声时,他一次次返回台上,一次次立于钢琴旁边,一次次行礼。他以最有礼貌的温柔方式,没有加弹任何一个曲目;当96岁高龄的季羡林老先生毅然决然在病榻上公开表示,要给自己摘掉头上的国学大师桂冠时。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大师,心灵的大师!因为心灵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啊!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我是大师,我自然也能培养出大师的心态。这话也对也不对。说对的理由是因为一个人成为大师后理所当然会有一种大师的心态;说不对是因为一个人并不是成为大师以后才培养出大师的心态,而恰恰是一直坚持大师的心态才归最终使他成为大师。

有一位普通的青年,一日,他画了一只老虎,拿到街上卖。一外国人看中了这幅画,想买,就问:“多少钱?”他说:“500美元。” 外国人觉得500美元太贵,便说:“能不能少点儿呢?  他说:“不能少!”一边说,一边将画轻轻地撕碎了。

外国人吃了一惊:“年轻人,你怎么撕毁了它呢?多可惜呀!五百美元不卖,少卖点儿也行啊!你是生气了吧?

 他平静地说道:“先生,我没有生气。这画我要价500美元,说明我认为它值500美元,你跟我讲价,不愿出500,说明在你眼里它不值这个数,也认为它不好。所以,我要继续努力,下次画好,这次画得肯定不行,所以我撕了它,重画,直到画得顾客承认为止。”老外想了想,觉得说得很对。

这位年轻人就是一代雕塑大师刘开渠。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未来的大师当时正是穷困潦倒之时,常常为一顿饭发愁,他的鞋前面裂开一个口子,像鲇鱼的嘴,他既没钱买新鞋,也没钱缝补。眼前的这500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可以解决他很多的困难。

但是大师毕竟是大师,一般人是为现在活着的,而大师是为未来活着的,现实中的穷困并不能使大师们变得潦倒,哪怕因此会多吃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