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浪地球没有理由不火:中国人长于回首,短于畅想未来!

 昵称32229807 2019-02-10


序言

当今中国历史太长、太远、太深厚,拍完皇帝、拍宰相,拍完将军、拍皇后,拍完格格、拍宫女,接着还可以拍太监;抗日、抗美、抗苏、反印、反越总是有无尽的题材供你选择,所以根本无须去畅想未来。《流浪地球》和好莱坞还有些差距,但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片的未来;是的,中国拯救世界的时代来了。

▲:中国人独特视角

西方探索太空,中国搬运地球

历时三年多完成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终于在大年初一与观众见面。原著大胆的设定、过硬且出色的场景表现都让这部电影成为春节档口碑与票房双收的佳作。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准备把地球搬出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然而宇宙之路危机四伏,在路过木星时遭遇木星强大引力阻碍,地球上的发动机全部熄火,为了拯救地球,为了人类能在漫长的2500年后抵达新的家园,流浪地球时代的年轻人挺身而出,展开争分夺秒的生死之战。


《流浪地球》剧情跌宕起伏,正当转向发动机被艰难修复后,国际空间站却传来噩耗,木星和地球的距离依旧在快速接近,发动机虽然修好了,却来不及了;国际空间站不得不宣布把“迁徙计划”改为“火种计划”,地球上的35亿人被放弃了。然而地球上的年轻人不想放弃,异想天开的想到了点燃木星,利用点燃的冲击波把地球推走的想法;这个想法也同样得到空间站吴京的肯定,最终吴京牺牲自己,综合地球发动机的能量和空间站30万吨燃料的能量点燃了木星,成功拯救了地球。

▲:温暖的回家情怀感动观众

“回家”是电影中影响角色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韩朵朵在面对爷爷韩子昂遇难时想要回家,成千上万的救援队员在得知地球已被放弃时纷纷选择回家,和家人进行最后的团聚。与“回家”对应的则是选择留下来继续战斗,这两种选择可以说是电影中绝大多数角色仅有的出路。

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在许多观众看来,“流浪地球”这一设定背后有着很浓重的故土情结,正是因为无法割舍地球才促使了这一计划的诞生与实施。在原著小说中,这种故土情结已经超越了地球本身,人类在怀念地球的同时也在怀念伴随地球的永恒不变的星空:“在大西洋清凉的海风中,我们这些孩子第一次看到了星空。天啊,那是怎样的景象啊,美得让我们心碎。”在刘慈欣笔下,即便是引发灾难的太阳也寄托着人类对它的复杂情感,除了恐惧还有赞颂。

▲:刘慈欣的小说更值得看

地球逃生派被飞船逃生派干掉

太阳老化,科学家通过各种数据得出太阳短时间内会产生巨变,形成骇闪。骇闪的结果是太阳体积急剧膨胀,到时候地球将被太阳膨胀之后的体积包裹在内,地球会毁灭。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应对危机,人类内部产生两种不同意见,地球逃生派和飞船逃生派。地球逃生派主张以整个地球为载体,在世界各地建造核聚变大功率发动机,先利用赤道发动机反向喷射停止地球自转,再开动全部发动机让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系,开始流浪。流浪的最终目标是离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这个流浪过程要经历几十代人。

飞船派主张建造城市那么大的宇宙飞船进行逃逸。最终因为生态系统循环稳定性的原因,一个飞船的生态系统不足以维持数十代人的生存与延续。地球派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全球开始建造地球发动机。主角初中时,地球已经停转,开始加速。在十多年后,地球已经逃出太阳系,然而太阳还是没有什么异常变化。这时候很多人开始怀疑太阳骇闪毁灭地球的说法,认为这是联合政府搞独裁,以一个骗局来统治幸存的人类。这种说法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与支持,人类开始暴乱推翻联合政府。反政府组织最终推翻了联合政府,把联合政府的高层全部处决在遥远的太阳余晖下。就在此时,太阳骇闪爆发了,吞没了整个太阳系的空间……

结尾处,幸存的地球人类继续操控着地球在宇宙中飘荡,主角已经做了爷爷,他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接下来数十代人都要继续保持这样的生活,直到比邻星的光辉重新照耀地球。

▲肯尼迪:我们为何要登月?

五十年前的9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莱斯大学发表了这篇载入史册的演讲:《我们选择登月》。正是这次讲话,掀开了后来波澜壮阔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人之所以称霸全球这么多年,在于他们有梦想;中国呢?中国梦难道只是镜花水月?如果我们都不敢于去想象未来,不鼓励我们的年轻人去想象未来,未来会理所当然属于中华民族吗?当然不会!所以今天小编带大家回顾一下肯尼迪的演讲,感受一下追梦者的激情、勇气与决心。

(肯尼迪)女士们,先生们:

非常感谢贵校校长授予我名誉客座教授的头衔。我向你们保证,我的第一次演讲会很简练。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尤其高兴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这里。

我们相聚在这所以知识著称的大学,这座以进步著称的城市,这个以实力著称的州。这三者我们都需要,因为我们是相聚在变革与挑战并存之时,在希望与恐惧交织的年代,也是在知识与无知同在的时代。我们掌握的知识越多,我们暴露的无知也就越多。一个惊人的事实是,全世界已知的大多数科学家目前都在世,并且致力于科研,还有一个事实是,美国自己的科研人才数量每12年就能翻一番,是整体人口增长速度的3倍还多,尽管如此,但未知事物、未解问题和未竟事业之广袤深邃,仍然远远超过我们所有人的理解范围(中国呢?我们科研人才呢?我们的年轻人还崇拜科学家这个职业吗?难道不是在崇拜明星?)。

没有人能够完全知晓人类历史有多久远、发展有多快,但不妨把人类的5万年历史浓缩成短短半个世纪的跨度。以此说来的话,我们对最初的40年知之甚少,只知道人类在这40年的最后阶段学会了用兽皮蔽体。然后,按这个标准,人类在大约10年前走出洞穴,开始建造其他类型的住所。直到5年前,人类才学会了书写和使用带轮子的马车。基督教起源于不到2年前。印刷机是今年出现的。在人类历史的这整个50年间,蒸汽机在不到两个月前才开始为我们提供新的动力来源。

牛顿探索到了重力的意义。上个月,电灯、电话、汽车和飞机变成现实。直到上周,我们才发明出了青霉素、电视机与核能。如果美国的新型航天器能够成功飞抵金星,那我们将在今天午夜前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摘星”。这是令人惊叹的速度,这样的速度在革除旧弊的时候势必也会产生新的弊端、新的无知、新的问题和新的危险。当然,太空所展现的远景承诺了高回报,但也预示着高成本和高难度。(备注:是呀,伟大的事业,总是高难度,总是令人畏惧,又令人向往。

因此,有人会主张我们在原地稍作停留、休息等待,这也就毫不奇怪了。但是,休斯敦这座城市、德克萨斯这个州和美国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们不是消极等待之辈,不是安于现状之人。是勇往直前者征服了这个国家,他们也必将征服太空。1630年,威廉·布拉德福德(William Bradford)提及普利茅斯港殖民地的成立时说,所有壮举都伴随着艰难困苦,行动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才能成功,困难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才能克服。(备注:中华民族要是做征服者呢?还是坐以待毙做一个被征服者呢?如果不想重演八国联军入侵的屈辱,那就必须团结一致,敢于挑战困难,敢于征服宇宙和太空。

要说这部浓缩版的人类进步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人类在探求知识和进步的过程中坚定不移、百折不挠。无论我们美国参加与否,太空探索都会继续下去,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探险之一。任何希望领先于别国的国家都不会希望在这场太空竞赛中落于人后。我们的先辈确保这个国家赶上了工业革命、现代发明和核能技术的第一波浪潮,而我们这一代人也不希望在即将来临的太空时代浪潮中无所作为。我们要加入其中,我们要引领潮流。如今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太空、投向月球以及更遥远的星球,而我们誓言绝不让太空臣服于对手的旗帜之下,而应飘扬自由与和平的旗帜。我们誓言不让太空充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布满获取知识和见解的仪器工具。

然而,我们国家只有领先于人才能兑现这些誓言,因此我们也决意争先。简而言之,我们在科学和工业上的领导地位,我们对于和平和安全的渴望,我们对于自身和他人的责任,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做出努力,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解开这些谜团,成为世界领先的航天国家。我们要在太空这片新海域扬帆启航,因为那里有新的知识要我们去获取,有新的权利要我们去争取。我们必须为全人类的进步去赢得和利用这些知识和权利。这是因为,跟核能科学和其他所有科技一样,太空科学本身并无善恶之分。它的力量之善恶取决于人类。只有美国占据优势地位,我们才能帮助决定,这片新的太空海域将会是和平之海,还是可怖的新战场。我并不是说,我们应当或者将会对恶意利用太空的行为毫无防范,正如我们也会防范恶意利用陆地或海洋的行动。但我要说的是,太空的探索和利用可以不必煽起战火、不必重复人类在我们的星球上犯过的错误。

到目前为止,外太空尚不存在争斗、偏见和国家冲突。太空中的危险因素会降临在所有人的头上。征服太空的事业值得全人类全力以赴,和平合作的机会可能永远不会重来。但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登月?为什么要选择月球作为我们的目标?他们很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要攀登世界的最高峰?为什么我们要在35年前飞越大西洋? 为什么莱斯大学队要与德克萨斯大学队比赛?

我们选择登月, 我们选择在这个十年登月以及选择实现其他目标,不是因为它们容易,而是因为它们困难,因为这一目标有助于我们最大限度地组织和衡量我们的能力和技能,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乐于接受的,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不愿推迟的,因为这个挑战是我们志在必得的。对于其他的挑战,我们也是一样。

正是因为这些理由,我认为,去年提升太空计划优先级的决定是我在本届总统任期内做出的最重要决定之一。在过去的24小时里,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设施正在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和最复杂的探险而建立起来。我们感受到了土星C-1火箭试飞产生的震动和冲击,它的威力数倍于把约翰·格伦(John Glenn)送入太空的阿特拉斯火箭,功率相当于1万辆汽车油门踩到底。我们看到了将多台F-1火箭发动机组装起来建造更先进的土星火箭的场地,这种发动机每一台的威力都相当于8台土星火箭发动机,其组装工作将在卡纳维拉尔角即将兴建的大楼中进行。这幢建筑有48层楼高,宽达一个街区,长度超过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体育场的两倍。

在过去的19个月中,至少有45颗卫星进入了太空。其中约有40颗为“美国制造”,它们比苏联的卫星先进得多,为世界人民提供的知识也多得多。“水手”号飞船正在向金星进发,这是太空科学史上最复杂的航天器。其发射精度堪比从卡纳维拉尔角向我们所在的这个体育场发射一枚导弹,让它落在40码线之间。

海事卫星正帮助我们的海上船舶在更安全的航线上航行。气象卫星可以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飓风和风暴警报,同样也可以用于森林火灾与冰山预警。我们经历过失败,但是别人也经历过,即便他们不承认。他们或许没有我们这么公开。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目前落后于人,而且在载人航天领域还将继续落后一段时间。但是,我们不打算落后下去,在这个十年中,我们将迎头赶上。(备注:中国人有一种精神是非常伟大的,那就是不服输,决心要干的事情,一定比对手干得更好。

我们所获得的关于宇宙与环境的新知识,新的学习、绘图与观测技术,用于工业、医学和家庭的新工具和计算机,所有这一切都将促进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像莱斯大学这样的技术院校将得益于这些成就。(备注:肯尼迪讲出了太空探索的真正价值,也就是附加值,让美国技术领先世界几十年,至今芯片技术仍旧牢牢的掌握在美国手中,威胁着中国的安全。

最后,尽管航天事业本身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它已经催生了许多企业和成千上万的工作机会。航天工业和相关工业正在产生对投资和技能人才的新需求,而本市、本州和本地区将在很大程度上分享这种增长。曾经的西部旧疆域边陲将成为科学与太空新疆域的前哨站。休斯敦,你们的城市休斯敦,连带着这里的载人航天中心,将会成为一个大型科学与工程社区的心脏。在接下来的5年中,美国宇航局(NASA)预计让这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翻一番,将薪资和经费支出提高到每年6,000万美元;投资2亿美元左右建设工厂和实验室设施;并花费10亿美元为本市的航天中心直接实施或外包新的太空项目。

当然,这一切会花掉我们一大笔钱。本年度的航天预算是 1961 年 1 月时的三倍,比过去8年航天预算的总和还要多。这个数字目前达到了每年 54 亿美元,数额之大令人瞠目,但仍旧没超过美国人每年在香烟和雪茄上的花费。 航天支出将很快出现更大的增长,计入美国所有人口的人均开支从每周40美分提高到50美分以上,因为我们赋予这项计划很高的国家优先权——尽管我明白,鉴于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有什么好处在等着我们,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是信念与憧憬之举。

但是,同胞们,如果我要告诉你们,我们要将一枚巨型火箭从休斯敦控制中心发射到24万英里外的月球上去;这枚火箭高度超过300英尺,相当于这块橄榄球场地的长度,用新型合金材料制成,其中某些材料还有待创造;它要能够承受的温度和压力比现有火箭高出数倍,其装配精度比最精密的手表还要高;它要运载着用于推进、导航、控制、通讯、进食和生存所需的全部设备,到一个陌生的天体上去执行从未尝试过的使命;它还要安全地返回地面,要以超过每小时25,000英里的速度重返大气层,因此会产生约为太阳表面温度一半的高温,犹如今天这里的酷热。我们要做到这一切,做好这一切,而且要在这个十年结束前抢先完成这一切。那么,我们就必须勇往直前。我才是那个正在做所有工作的人,所以希望诸位稍安勿躁。(笑声)

然而,我认为我们要去做这件事,我认为我们必须付出需要付出的代价。我认为任何资金都不容浪费,但我们应该完成这项工作。它将在这个60年代内完成。当这项工作完成时,你们当中的某些人可能仍然在这所大学读书。当这项工作完成时,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某些人将仍然在任。但无论如何,这项工作将会完成,并且会在这个十年结束之前完成。作为美国伟大国家事业的组成部分,我很高兴载人登月计划有这所大学的参与。多年前,伟大的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在珠穆朗玛峰遇难。此前,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说:“因为山就在那里。 ”是的,太空就在那里,而我们将要去攀登;月球和行星就在那里;知识与和平的新希望就在那里。因此,在启航之际,我们祈求上帝保佑这项人类有史以来所从事的最危险和最伟大的探险事业。

▲:期待更多中国科幻作品

大胆想象未来,勇于挑战难题

《流浪地球》开了个好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科幻作品的希望、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5000年的历史题材再多,终究有尽时。无限的未来,才更值得我们的小说家、我们的制片人、我们的导演、我们资本方去追逐,引导更多的中国人产生畅想未来、挑战难题、探索太空的兴趣;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期待未来,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布鞋君更多文章,请戳下面

                     

通史春秋
战国
夏朝
秦朝
西汉
刘邦
东汉
三国
东晋
泽东
隋朝
杨广
唐朝
唐朝
晚唐
李渊
后唐
国藩
后梁
北宋
金朝
武周
儒家
南宋
元朝
闯王
闯王
闯王
民国
北宋
岳飞
北宋
北宋
周朝
共和
三国
北宋
南宋
元史
三国刘备
结义
孔明
仁义
曹操
袁绍
曹操
关羽
许攸
心战
吕布
日印
玄德
中缅
德国
中印
中印
中新
朝鲜
中印
中东
台湾
美俄
印度
杂谈创业
养生
重庆
房价
团队
阅读
教子
圣贤
论语
地产
伟人
安静
外交
企业
清史鸿章
清官
居正
创始
乾隆
慈禧
咸丰
中山
孝庄
嘉庆
雍正
雍正
清朝
开国
明史宪宗
宣宗
英宗
嘉靖
元璋
谋臣
朱棣
仁宗
中日
林彪
货币
恐怖
我党
谍战
中美
非洲
台湾
韩国
常委
教育
急救
沙特
中朝
台湾

读完此篇文章,如有不爽,尽管留言吐槽。如果觉得还有点收获,请点赞支持布鞋君原创。读完此篇文章,如果觉得很有启发,烦请赞赏并转发,以鼓励布鞋君持续创作。每天一篇文章,坚持不易。若诸君对军事、政治、历史、中医、哲学、兵法、宗教、营销、管理感兴趣的也可以扫描二维码加布鞋君的私信交流(dai6668),欢迎大家留言提问,布鞋君定会及时回复;也欢迎大家爆料、提供素材,为中华之崛起献计献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