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连仲丨“三廉泉”及临床应用

 369蓝田书院 2019-02-11

1、“三廉泉”定位、穴性、操作方法及适应证

①定位及穴性

前廉泉位于前正中线上,在下颌部,正当颏后1寸凹陷中;穴性偏泻,功在活络利舌,通关利窍。

正廉泉位于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当舌骨体上缘中点处;穴性偏补,功在滋补肝肾,补益精髓。

上廉泉位于前正中线上,正当前廉泉与正廉泉连线中点处;穴性偏泻,功在通利咽喉,通关利窍。

②操作方法

前廉泉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行针3s左右,令局部有酸胀感即可,不留针,出针后点刺舌面舌尖舌背,并重刺舌下穴(经验穴,位于舌系带与舌下脉络丛之间,近舌根处,左右各一)。

上廉泉用长75mm毫针深刺,向后上方斜刺1.5~2.5寸,行捻转泻法,即低频大幅度重捻,行针3s左右,令局部有酸麻重胀感,不留针,出针后点刺舌根及咽喉壁,以加强通利咽喉之效。

正廉泉直刺0.2~0.5寸,行雀啄补法,即高频轻啄,行针10~20s,令局部有麻胀感即可。

③适应证

“三廉泉”合用具有很强的通关利窍,活络利舌作用,兼具补肾益髓之效,主要适用于脑血管病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等。

2、临床配穴

武教授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时,以“三廉泉”为主,重症加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急性期配内关、人中、三阴交等以醒神开窍,恢复期配风池、完骨等以养血健脑;治疗其他原因所致的吞咽障碍、语言障碍时,主穴取“三廉泉”,配双侧完骨、风池、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血海、足三里、丰隆、复溜等以升清降浊。

Ref:范江俊,高淑红,武连仲.武连仲教授运用“三廉泉”经验介绍[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2):34.

王德福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