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毒鸡汤语录其实放到整篇文章里或者是当时整个语境下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若不顾一切的抽离出来,可能就变味了。就说说王健林的那句“先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吧要是断章取义的话,这妥妥的是鸡屎,但对于老王,那就是人家生活的日常,这样的汤自带主角光环,人比人还真是得死人。 近几年,对“心灵鸡汤”的功效褒贬不一,甚至“鸡汤”成了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贬义词。在一个浮躁、焦虑的时代,越虚妄的东西越容易受人追捧,因为这意味着便利、逃避以及麻痹。所以,在朋友圈里有很多“伪鸡汤”“毒鸡汤”甚至是“鸡屎”被疯狂点赞、转发。而这些鸡汤不仅委屈事实,还污染智商,无视情商,让无知更无知,让邪恶更邪恶,让贪婪更贪婪,这样的毒鸡汤通常是让欲望的内核披着淡泊的外衣。 偷换概念——坚持,才能真正连接到信仰的力量。要相信,当你没有功利心,只有全然的利他付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信仰的虔诚与坚定,你的坚持终有拨云见日的那天。 貌似强调的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付出,可“拨云见日的那天”不就是所期待的回报么?况且“全然的利他付出”是不是也有点过于违背人性了,其实被这句鸡汤洗脑的人,通常是内心欲求不满,甚至尖酸刻薄之人,他们的潜台词是——别人要全然付出的对待我,然后我拨云见日,或者觉得谁都欠自己的,因为他自认为自己对谁都是仁至义尽。到底意难平啊! 金钱妖魔化——我选择糊涂,不是我真糊涂,因为我明白,有些东西是争不来;我选择平淡生活,不是我不奢望繁华,因为我明白,功名利禄皆浮云。 把金钱妖魔化也是毒鸡汤的典型套路。哈哈,这真是一句肤浅的标签式鸡汤。看似淡泊,其实是浅薄,或者说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有时候不是争不争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还有,你不曾有过繁华,也不曾获得过功名利禄,怎知它们就是浮云?信奉“有钱买不到幸福,内心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的人通常既没有钱也没有快乐。 无知愚昧——在没钱的时候,把勤舍得出去,钱就来了一一这叫天道酬勤。在有钱的时候,把钱舍得出去,人就来了一一这叫财散人聚。 如此没文化的歪解,真想让人骂街。这样的鸡汤语录是不是出自那些被钱彻底绑架,愚昧无知的loser之手?穷不可怕,富更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的心态。而这种心态,是这个社会普遍的病症。 以偏概全——《血战钢锯岭》坚定的坚守内心的信仰,子弹也会为你让路。 这是《血战钢锯岭》热播的时候,一篇鸡汤文的标题。100%以偏概全。一个无知愚昧的信仰者最终会被信仰绑架,并成为信仰的奴隶。要是男主没有随机应变的智慧,你看子弹为会不会为他让路? 听天由命——永不期待,永不假设,永不强求。顺其自然,若是注定发生,必会如你所愿。 通常无知、无能的人会用“上帝视角”的鸡汤来催眠自己,还美其名曰老天如何如何,上帝怎样怎样……没有什么是注定的,除了你注定会老、会更无知以外。 意淫成功——成功者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成功是因为态度;当别人说你疯子的时候你离成功不远了…… 在像疯狗一样渴望成功的背景下,成功学在鸡汤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伪成功学”又在成功学里占了更大的比重, 这也是为什么“成功学”越来越被认为是个负面词汇的原因之一。这类鸡汤的特色是把成功简单化,符号化,觉得做到这几点能如何如何实现人生逆袭。而真相是成功很难复制。所以啊,不是离成功不远了而是离“疯”不远了。而与意淫成功相对应的还有一类鸡汤就是如何避免失败。同样,也是简单的一刀切,通常的套路是做到以下几点就…… 废话连篇——只要每天进步就开始进步了。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学的到东西的事情是锻炼,学不到的是磨练;这是一场年轻的旅行,因为我们都未老;…… 句子本身要么有歧义要么有语病要么不符合逻辑,简直是另外一种重度霾,绝对的红色污染。每天进步当然是进步啦,谢谢不劳烦你提醒。“学不到”应该是白练吧?咳,越说越气,越为一些人的智商捉急。 拿年龄说事——趁年轻,敢梦敢闯;趁年轻相信希望相信梦想…… 一句“趁年轻”不知害了几代人,这种直男癌式的论调,给了很多人这样的错觉“到了某个年龄,某件事你还没做,你的人生就完了”,于是有了剩男剩女,要是30岁还……就会成为大家眼里的loser……当年龄成了一个deadline,一种标志,那就别怪你的人生少了跨度。与之对应的是另外一款毒鸡汤,就是“当你老了,就宁静致远了,就释然豁达了,”只能表示呵呵,你现在做不到的事,也别期待老了能做到。 …… 因此,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这样总结毒鸡汤的套路——有个乞丐,他总出现在固定的街角;有个老者,马路边是他永远的家;有个师父,总招到弱智的徒弟;有个修女,经常和上帝沟通人生;有个教授,研究领域异常宽广;有个商人,有钱了还是痛苦;有个总裁,欲望得到了满足还是悲伤;有头狮子,思想总比人复杂—……反正,都是极端的人生,极端的人物甚至动物。 不过,你的心缺决定了你会关注什么,喜欢什么。那些容易被毒鸡汤忽悠的人,通常是以下几种类型——缺少独立的人格和思想,最基本的判断力和辨别力都不具备,人云亦云;野心勃勃,好高骛远,甚至希望通过鸡汤实现人生逆袭,当上白富美,嫁给高富帅;自私贪婪精于算计,总觉得自己得到的还不够,出门不拣便是丢,这有点类似某些人信佛不是为了信仰和行善,而是为了让佛主保佑他升官发财,所以有人一边信佛一边作恶,一边发毒鸡汤一边刻薄别人;失意、迷茫、渴望成功的人,很多人失意迷茫是因为“渴望成功”大于制定目标、 确定方向以及高效执行,所以注定要连连挫败,而这些毒鸡汤就像迷幻汤致幻剂一样,让他们迷糊的以为自己还不是那么low……以上这些都是毒鸡汤的典型的忠实用户。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