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托板自锁螺母工序间退火与热处理工艺

 草虫gg 2019-02-11

作者:柏立庆、殷秀银

单位:上海锐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托板自锁螺母是一种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具有较高附加值的自锁类军用紧固件产品,主要用于飞机上钣金件和冲压件的连接,广泛地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产品类型包括单耳、双耳、角形、游动及气密托板螺母等多种型号。如图1所示。

图1  1Cr17Ni2单耳、双耳及角形托板自锁螺母


近年来,随着航天航空工业对高强度、高自锁和高耐腐蚀性托板螺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结构钢材料和工艺制造加工的托板螺母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研究表明,使用马氏体不锈钢1Cr17Ni2材料制造的托板自锁螺母,可以很好地解决原托板螺母性能不高的缺点,满足了苛刻的工况。当然,如何有效地控制1Cr17Ni2材料的工序间退火和最终热处理工艺成了产品开发的关键。本文将从1Cr17Ni2材料的特性着手,重点讨论托板螺母工序间退火和最终热处理工艺。


1.材料特性

1Cr17Ni2属于低碳马氏体不锈钢,它是在Cr13型基础上提高Cr的含量并加入2%Ni组成。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这样的合金化设计可保持奥氏体相变,使钢仍然能通过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而强化。在马氏体不锈钢中,1Cr17Ni2钢的耐蚀性是最好的,强度也是最高的,特别是具有较高的电化学腐蚀性能,因此1Cr17Ni2材料在海水和硝酸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表1  1Cr17Ni2材料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Ni

Cr

0.11~0.17

0.80

0.80

1.50~2.50

16.00~18.00

1Cr17Ni2材料的缺点是具有强烈的冷作硬化特性,工艺控制比较困难,必须经过多次工序间退火,以恢复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才能进行机加工。另外,由于1Cr17Ni2材料的合金化程度较高,奥氏体形成区域非常狭窄,温度敏感性较大,因此其最终热处理工艺控制也较复杂。


2.工艺流程

经过反复的工艺试验和产品试制,1Cr17Ni2材料托板自锁螺母的工艺流程如下:

备料→冷镦→压平→清洗烘干→工序间退火→二次压平→清洗烘干→工序间退火→切边→冲孔→机械去毛刺→钻孔→扩孔→内倒角→攻螺纹→收口→清洗烘干→最终热处理→机械表面抛光处理→钝化处理→检验→成品包装入库。


其成形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1Cr17Ni2双耳托板自锁螺母成形工艺流程


由于产品的规格在M3~M10之间,工艺流程也有所调整,尤其是工序间退火和最终热处理调整幅度最大,以便达到工艺的最优化控制。


3.工序间退火

1Cr17Ni2托板螺母在压平工序后,由于形变量较大而产生强烈的冷作硬化,使得压平后的硬度达到520~560HV,比冷镦后球部的硬度300~336HV提高了220HV左右。所以,必须对压平后的坯料进行工序间退火,使坯料得到回复和再结晶转化,降低材料的硬度和脆性,恢复材料的塑性和韧性,以便于后续加工。


根据螺母形状和规格大小,退火工艺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小规格单耳、双耳托板螺母只需要两次退火即可。对于角形、游动托板螺母,以及大规格的单耳、双耳托板螺母,需要进行三次退火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退火设备采用上海苏艾机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SA-J208型氮气保护真空井式退火炉,最高使用温度可达900℃。将1Cr17Ni2螺母坯料清洗、除油、烘干,并装进耐热钢料筒放入炉内,采用以下退火工艺进行。


(1)小规格的托板螺母(M3~M5)

650℃预热30min,采用接近再结晶温度的退火工艺,740℃保温2h,随炉冷至495℃出炉。退火后硬度比较均匀,达到26~27HRC,略高的硬度,可以避免托板厚度较薄的小规格螺母在切边落料时产生弯曲变形。


(2)大规格的托板螺母(M6~M10)

650℃预热30min,采用亚临界工序间退火,680~700℃保温2h,随炉冷至495℃出炉,硬度达到23~25HRC。略低的硬度,有利于大规格螺母后续钻孔和攻螺纹工序的进行。


4.最终热处理工序

1Cr17Ni2托板自锁螺母的最终热处理包括淬火和回火两道工序。1Cr17Ni2托板自锁螺母的硬度要求为33~39HRC,同时考核锁紧力矩指标,采用不锈钢专用网带炉进行淬火,SA-X308型氮气保护真空箱式退火炉进行回火。


1Cr17Ni2材料托板自锁螺母的淬火组织为低碳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组织,Ac1温度约为860℃,其奥氏体形成区域非常狭窄。1Cr17Ni2材料在奥氏体化过程中,其合金成分稍微波动就将对淬火组织中的а相产生显著的影响,而铁素体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淬火组织的力学性能,铁素体含量越低,淬火后材料的硬度就越高。


表2为1Cr17Ni2材料托板螺母在不同淬火温度下的硬度。当淬火温度达到Ac1+20~30℃,即880~890℃时,由于奥氏体形成区域较小,材料在奥氏体化过程中,у相里含有大量的а相,使得淬火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较高,造成了淬火后材料的力学性能较低,因此材料硬度只有29.8~30.6HRC。


当淬火温度达到Ac1+90~100℃,即950~960℃时,у相里的а相含量相对较少,淬火组织中的铁素体量也较低,因此对淬火组织的性能影响也较小,其淬火硬度可以达到48.2~49.5HRC。


当淬火温度达到Ac1+140~150℃,即1000~1010℃时,其合金元素充分奥氏体化,化学成分的波动很小,淬火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达到最低水平,因此淬火硬度可以达到50.5~52.7HRC。


表2  1Cr17Ni2材料托板螺母在不同淬火温度下的硬度

(1)不完全淬火

图3为1Cr17Ni2托板螺母的不完全淬火工艺曲线,根据螺母规格的不同,采用860~900℃预热20min,加热至930~960℃保温60min,炉冷30min至510℃出炉,快速风冷。淬火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大量铁素体组织,螺母的硬度为33~45HRC。

图3 1Cr17Ni2托板螺母的不完全淬火工艺曲线


表3为不锈钢专用网带炉不完全淬火的工艺控制情况。通过控制淬火组织中铁素体含量的多少,可以不经回火直接达到螺母的出厂硬度要求。


表3 1Cr17Ni2不锈钢专用网带炉不完全淬火的工艺控制情况

螺母规格

M3

M4

M5

M6

M8

M10

1/℃

860

860

870

880

890

900

2234/℃

930

930

940

950

950

960

硬度HRC

34~36

34~36

35~37

36~38

36~38

36~39

(2)完全淬火

图4为1Cr17Ni2托板螺母的完全淬火+回火工艺曲线,根据螺母规格的不同,采用860~900℃预热20min,加热至970~1010℃保温60min,炉冷30min至510℃出炉,快速风冷。淬火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少量铁素体组织,淬火硬度为53~55HRC。

图4 1Cr17Ni2托板螺母的完全淬火+回火工艺曲线


由于1Cr17Ni2材料中铬的耐回火性和Ac1点的升高,调质处理的回火温度也相应的提高,且高温回火时不会完全再结晶。由于材料具有475℃回火脆性,因此在高温回火时常采用快速风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回火工艺为:570~580℃保温90min,回火硬度33~39HRC,回火组织是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组织。


5.结语

根据1Cr17Ni2材料的特性,设计出了托板自锁螺母的产品制造工艺流程。结合不同的产品规格,详细地分析了新产品的工序间退火和最终热处理两大关键工艺,为相关的航天航空用紧固件产品开发提供了经验。

商务合作:1350119833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