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班主任对品德不良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柳河七中图书馆 2019-02-11
       我们在教学中会发现有的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过错,这样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品德不良的学生,他们虽然在学生中只占少数,但他们能量大,往往具有蔓延作用,给学校教育和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较多的困难,甚至成为社会秩序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我认为正确分析这些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形成不良品德的因素,采取良好的教育方法,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大量教育实践证明品德不良学生是可以教育好的,他们的不良行为是可以得到矫正或改善的,关键是采取符合他们心理活动规律和个性年龄特征的有效措施,讲究教育艺术,最好应采用以下几种教育方法:
一、消除疑惧心理,建立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
        品德不良的学生对待老师一般都抱有疑惧心理,他们总觉得老师是管他们,治他们,与他们作对的。他们常常听到的是讽刺,挖苦,看到的是冷若冰霜的面孔,可是真诚的爱与关切,能将师生的感情炼在一起。在教学中去爱护他们,关心他们,期望他们变好,不厌弃他们,使他们相信老师真诚的爱,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才谈
得上有效的教育。
二、提高道德认识,讲究谈话艺术
        要教育好品德不良的学生,首先要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因此,讲究谈话艺术就显得十分重要,要做到内容能打动人心,动摇他们的错误观点,进行自我反省,然后把错误改正掉。谈话语气要严肃、平和,少成肋指责,不伤害人格,要允许对方讲话,创造民主气氛,切忌教师自己一灌到底。
       另外,在各种评比、竞赛活动中,应适当给予好的评价,帮助他们总结自身的体验。总之,对于品德不良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处分。
三、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用集体的爱去感化他们
       自尊心人皆有之,品德不良学生也有自尊心,甚至到了过敏的程度,有时无意说的话,就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冲动。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他们,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来培养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一个良好的集体象一个熔炉,让品德不良学生在这样的集体中感受到一种向上的鼓舞力量。因此,集体的温暖,集体的荣誉,集体对个人的严格要求,个人对集体应负的责任,都是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条件。由于年龄、性格、所犯错误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矫正的方法
应灵活多样,年龄较小的学生的不良行为,常常是由于他们不理解道德行为规范,或出于好奇心产生的。对他们应采取正面诱导方法,指出其行为不当之处,并指导他们应怎样行动。对年龄较大的学生,由于他们已懂得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应采取比较严厉的教育方式,但也分不同情况,对初犯且自尊心强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警告,不在集体
面前公开他们的过错,对重犯而又缺乏自尊心的学生,可采取群众性说理的方式,公开批评他们的错误,并指出其错误的严重性。无论对哪种学生的教育,都应注意启发自觉,激发他们感情与老师产生共鸣,使学生自己下决心,痛改前非,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总之,要想把品德不良的学生教育好,除学生能在老师的正确教育引导下,自觉克服自身的缺点,也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把握他们心理的主要矛盾,循循善诱,以预防为主,使他们的品德按期望的方向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